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余光中 >

余光中《鄉愁》仿寫訓練

余光中《鄉愁》仿寫訓練

余光中的《鄉愁》完成了“讀”、“議”、“比”三個教學環節後,按教學設計進行“仿”的訓練。要求孩子們以“快樂”、“煩惱”或其它詞語為題,進行仿寫。剛一佈置任務,孩子們又是一聲長長的,並有着上揚語氣的“啊--”,表示十分為難。當然,此時我早已準備好了我的修改作《幸福》:

余光中《鄉愁》仿寫訓練

小時侯/幸福是一顆小小的糖籽/銜在嘴裏/甜在心裏;

上學後/幸福是一個紅紅的分數/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後來啊/幸福是一方低低的講台/教也用心/學也用心;

再後來/幸福是一篇短短的文章/我的名字/成了鉛字;

而現在/幸福是一張圓圓的飯桌/父母上方/妻兒兩旁。

我的“磚”拋出去了,當然是要引孩子的“玉”。沒想到,這一招還真靈,孩子們再也不“啊”了,很快都進入構思狀態。

不一會兒,就有幾位孩子完成了他們“人生”的第一首“詩”,要我“看看”。我當然十分樂意,一會兒指出這個孩子的構思邏輯上問題,一會兒指出用詞上問題,一會兒指出語感上問題,真是讓我“看花了眼,看昏了頭”,全班73個孩子,幾乎個個都把他們的“詩”給我欣賞,給我校正。有的孩子讓了竟讓我當了兩三次“醫生”,就連平時學習一向不用功的幾個孩子,也紛紛寫起了他們的“快樂”,他們的“煩惱”。當然,我只管診斷,不管治療,提出問題後,讓他們自己“再讀讀”、“再想想”,仍然把皮球踢了回去。一節課結束,“詩作”業已全部交了上來。

  幼年時/快樂是一張小小的錢幣/有之則安/無之則煩;

  小學時/快樂是一羣天真的夥伴/同吮晨露/共享夕陽;

  初中時/快樂是一張光榮的獎狀/嘴裏微笑/心存榮耀;

  長大後/快樂是一次艱苦的磨練/胸懷理想/展望未來。

  (徐少武)

  幼年時/煩惱是一次無情的跌到/摔倒爬起/爬起又倒;

  小學時/煩惱是一包可口的零食/有錢則喜/無錢則哀;

  初中時/煩惱是一張恐懼的試卷/高分則樂/低分則愁;

  而現在/煩惱是一場痛苦的分離/相聚則笑/離別則哭。

  (徐少武)

  小時侯/快樂是一句幽幽的話語/説在嘴裏/樂在心裏;

  長大後/快樂是一封厚厚的書信/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後來啊/快樂是一張薄薄的試卷/託在手裏/刻在心裏;

  而現在/快樂是一疊美美的書籍/捧在手裏/印在心裏。

  (蔡曉平)

  小時侯/滿足是一枚輕輕的角幣/握在手裏/樂在心裏;

  長大後/滿足是一件厚厚的棉襖/穿在身上/暖在心上;

  後來啊/滿足是一杯醇醇的咖啡/苦在嘴裏/甜在心裏;

  而現在/滿足是一聲深深的讚許/聽在耳裏/美在心裏。

  (李甜)

  童年時/快樂是一羣親密的'夥伴/打鬧嬉戲/幸福無比;

  少年時/快樂是一個高高的分數/紅分一到/欣然一笑;

  現在啊/快樂是一次舒服的懶覺/睡到黎明/輕鬆心情。

  (趙江濤)

  小時侯/煩惱是碗中的湯藥/看在眼裏/苦在心裏;

  長大後/煩惱是媽媽的嘮叨/聽在耳裏/煩在心裏;

  後來啊/煩惱是上學的奔走/人在路中/心在家中;

  而現在/煩惱是測驗的試卷/忙在手中/愁在心中。

  (黃河)

  在故鄉/成長是一首甜甜的童謠/我在歌唱/父母在微笑;

  在校園/成長是一條彎彎的小道/我在前進/老師在指導;

  在社會/成長是一座高高的大山/我在跋涉/友人在陪伴;

  在未來/成長是一片茫茫的宇宙/我在探索/祖國在守侯。

  (趙劉娟)

  廚房裏/快樂是一頓美味的飯菜/品嚐佳餚/閤家歡樂;

  書房裏/快樂是一本精彩的名著/感悟人生/體驗真理;

  客廳裏/快樂是一次温馨的對話/談天説地/其樂融融;

  卧室裏/快樂是一陣悦耳的鈴聲/伴我入眠/夢鄉甜蜜。

  (吳霞)

  舊時代/快樂是一碗滿滿的米飯/吃在嘴裏/樂在心裏;

  後來啊/快樂是一份滿意的工作/累在身上/樂在心上;

  而現在/快樂是一輛嶄新的轎車/跑在路上/喜在心上。

  (張營)

  小時侯/理想是一顆甜甜的糖果/我在外頭/糖果在裏頭;

  後來啊/理想是一個紅紅的對鈎/鈎在外頭/收穫在裏頭;

  到現在/理想是一所名牌的學校/身在外頭/而心在裏頭;

  而將來/理想是一家豪華的公司/人在外頭/事業在裏頭。

  (張超)

  童年時/思念是一串串淚珠/我在此處/她在那處;

  少年時/思念是一幕幕回憶/我在這方/她在那方;

  後來啊/思念是一捧捧墳土/我在跪着/她在躺着;

  而現在/思念是一簾簾幽夢/我在自責/她在安慰。

  (徐久紅)

  孩提時/快樂是一雙粗粗的臂膀/趴在身上/暖在臉上;

  小學時/快樂是一輛長長的火車/拿在手上/樂在心上;

  中學時/快樂是一疊厚厚的賀卡/收在懷裏/喜在心裏;

  其實呀/快樂是一句美美的讚語/聽在耳裏/甜在心裏。

  (蔡巧)

  起牀前/快樂是一陣悠悠的歌聲/享受悦耳的歌曲/我心快樂;

  朝讀時/快樂是一陣朗朗的書聲/學習有用的知識/我心充實;

  上課前/快樂是一陣甜甜的笑聲/增進純潔的友誼/我心愉悦;

  下課後/快樂是一陣叮叮的鈴聲/談論幽默的生活/我心輕鬆。

  (餘金舫)

  童年時/家是一片蔚藍的天空/我在翱翔/父母在浮想;

  上學時/家是一片廣闊的大海/我在遠航/父母在期望;

  而現在/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我在奔跑/同學在追趕;

  未來啊/家是一片永久的土地/我在消融/祖國在榮光。

  (王少華)

  在家裏/快樂是父母一聲聲關心的話語/説在嘴裏/愛在心裏;

  在學校/快樂是同學一句句真心的祝福/話在口頭/情在心頭;

  在外面/快樂是朋友一次次無言的幫助/做在手上/樂在心上;

  而未來/快樂是同事一回回親密的合作/勝在手間/美在心間。

  (王佩)

年幼時/快樂是一顆顆晶亮的玻璃球/精緻的花紋藏在裏面/斑斕的色彩映在外面;小學時/快樂是一張張金色的獎狀/珍貴的榮譽貼在牆上/燦爛的光芒照在臉上;初中時/快樂是一聲聲讚賞的話語/靦腆的神態顯在臉上/欣喜的滋味聚在心上;更多的時候/快樂是一道道青春的罅隙/少有的開懷展在臉上/更多的抑鬱壓在心上。

(鄢宏亮)

  小時候/快樂是一局精彩的遊戲/同伴高興/我也高興;

  長大後/快樂是一場成功的考試/父母高興/我也高興;

  後來啊/快樂是一次勝利的競賽/老師高興/我也高興;

  未來呢/快樂是一個富強的祖國/華夏兒女高興/我也更高興。

  (吳止境)

  春天/快樂是一襲淡淡的花香/聞在鼻裏/享在心裏;

  夏天/快樂是一陣微微的涼風/吹在臉上/爽在心上;

  秋天/快樂是一片金黃的稻田/看在眼裏/樂在心裏;

  冬天/快樂是一尊美麗的雪人/冷在手上/暖在心上。

  (胡爭)

……

實在叫人“眼花繚亂”,實在叫人“愛不釋手”。

但想想以往上課,為什麼沒有那麼多孩子向我“請教”?以往作文,孩子們為什麼沒有這麼高的熱情、沒有這麼多的精品?

--的確值得深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yuguangzhong/j0dv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