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魯迅 >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精選9篇)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精選9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故鄉》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精選9篇)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1

説實在話,我是很喜歡《故鄉》這篇小説的。濃郁的抒情,生動的人物,精巧的結構,個性化的語言,近乎完美的結合地一起。不過,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了較大的困難,主要有:

一、作品的主題較難把握

魯迅的作品,歷來參考資料較多。教師教學用書上在“課文研討”部分對這篇小説的主題歸結為三種看法:一是“故鄉”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二是表現中國社會愚昧、落後、貧窮的輪迴;三是渴望純真的人與人的關係。我覺得除了第三點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前兩點分析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困難。在“有關資料”部分,則附錄了三篇文章,分別是:王富仁的《精神“故鄉”的失落》、靖輝的《精神的故園在何方》、沈振煜的《哀人間之隔膜,探人生之新路》。這些文章從不同角度對《故鄉》的主題進行了精闢的分析,不過在教學中直接拿來使用顯然不太合適。

比較起來,我覺得還是《中學教材全解》上説得較為準確合適,學生也易於理解:

《故鄉》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描寫了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民的生活遭際與精神病苦,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隔膜的深沉憂慮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執着信念。

二、由於對時代背景的不熟悉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閏土、楊二嫂等人的生活為什麼會這麼困苦,他們生活的時代有什麼特點,學生對此並不熟悉,因此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描寫閏土是為了表現農民生活的痛苦,可為什麼還要寫楊二嫂呢?僅僅是簡單的襯托嗎?

三、關於宏兒和水生的友誼

為什麼作品中還寫了宏兒和水生的友誼,作者的用意何在?這一點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我以為,作者這樣寫的用意至少有兩點:一是為了表現中國社會的一種輪迴。水生未來的命運也就是當年閏土的命運,宏兒和水生的交往也就是“我”當年與閏土交往的再現。也就是説,中國社會的貧窮,中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隔膜會不斷地上演。二是為了表現作者對新生活的渴望。關於這一點,作者在文中説得很明白:“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四、關於小説結尾的議論

這篇小説結尾部分的議論也是學生很容易感到困惑的。我覺得要想理解這段話,最好結合全文,特別是小説的最後三節來理解。倒數第三節作者表達了希望後輩能過上新生活的美好願望,緊接着下一節作者寫了對自己希望能否實現的擔憂,而最後一節作者以清醒的認識表達了實現理想的決心,他決心要為後人開闢出一條新生活的路來。

五、關於小説中的“我”

如何理解這篇小説中的“我”的形象,作品中的“我”就是魯迅本人嗎?這個問題不少學生也有困惑。

此外,文中極具個性的人物語言,人物出場順序的安排,標點符號的使用等也都值得讓學生研究。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2

本文是一篇傳統的教材篇目,也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學中再走“介紹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負了新課改教材選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遵循作者寫作思路,走進作者心境,把握小説主題,引導學生學會閲讀作品。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感悟文章主題;然後採用探究方式,對有關問題進行研討。這樣使學生對作品的認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知識目標的掌握情況很好。

二、加強作品與現實社會的鏈接,為作品注入時代的活力。

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不僅僅作用於小説所屬的年代,而應是永久性的。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作品與現實的鏈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由閏土“多子”的事實到今天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舊中國農民問題到今天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

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生活,與閏土做個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這些教學環節使學生思維敏捷,情緒高漲,教學效果甚好。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中我讓學生髮表個人見解、辯論、討論穿插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另外我還設計了“再回故鄉”等一系列説話題目,讓學生盡情想象,感受作品,感受生活,從而激發學生髮現和創新的熱情。

總之,作為新課改的實踐者,我也堅信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釋,教改之路是靠千千萬萬的實踐者走出來的。只要我們滿懷信心地走下去,定會踏出一條光明之路來!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3

小説是我最喜歡講的一種文體,《故鄉》這顆選自九年級義務教育蘇教版九年級上第五課,小説結構精巧,人物形象生動,再結合濃郁的抒情,個性化的語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營造了辛亥革命後濃厚而逐漸衰敗的江南風情。

《故鄉》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描寫了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民的遭遇和精神病苦,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隔膜的深沉憂慮以及打破隔膜厚壁障,探求人生新路的執着信念。

在講課的時候,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以及掌握了學習現代文基本方法,在第一課時讓學生以自學為主,將字詞、作者、時代背景、文章結構交給學生去解決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自學和小組學習相結合,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第二課時捉住人物和環境展開學習,從小説三要素入手,以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和典型環境為主,深化本文的主題,掌握對比手法的作用,深刻體會小説中通過對比,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深化主題,昇華主題。

在講課過程中,學生髮言不夠積極(學生預習不充分,教師引導不夠),師生配合不夠默契,使得課堂不夠活躍。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學習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釋,滿懷信心,將教改之路進行到底!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4

講解這課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分析,而是運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原因是這樣的,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説的是如何教《故鄉》課,讀後深有感觸。於是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説,課文裏邊有很多的“三”,於是我就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作業,回家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三”,不僅是三什麼,更是“三個什麼”或者是“三什麼……”,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詢問是否找了,而學生説的幾乎全是課文中出現的,什麼“三十年”,什麼課文分“三個部分”等,這可不是我要的答案,也不是我希望出現的答案。於是我就開始了指導學生如何來找“三”,並不是説在課文裏明明白白地寫着,而是需要你自己通過讀課文,來歸納總結,整理概括,才能夠更加明確的“三”的具體內容。

隨着自己的課的完結,學生的總結也接近了尾聲。自己在講課的時候,也是在有意無意之中給學生點撥或者暗示出那些三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那些三具體指什麼呢?下邊有具體的解釋:

三個故鄉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5

終於遇到我熟識的“閏土”了,終於面臨不可迴避的魯迅了。

它是一篇小説,但它是魯迅的小説。許多學生甚至老師害怕又鄙視魯迅,把《一件小事》的主人公誤認為是車伕,説他敢於承擔社會責任。假如是這樣的話,我們也可以成為魯迅了,寫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不難!千萬不要忘記人家是魯迅,他不是在寫車伕的敢於承擔社會責任,而是寫“我”,一個知識分子,在五四後看到了中國社會的希望在於逐漸登上歷史舞台的無產階級。這對於整天想着玩PSP的初中學生來講那簡直是——我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了。

魯迅的“故鄉”是真切的,也是虛擬化的;故鄉中的人事既是發生過的,又是不盡然如此的。他想説的是辛亥革命後的農村非但沒有走上新路,反而是受社會的動盪的影響,瀕臨破產而民不聊生。愚昧的劣根性又使他們看不到問題的所在,所以他們只能“辛苦麻木而生活”或“辛苦恣睢而生活”,就算是來到了城市的“我”也只能“辛苦輾轉而生活”。閏土是最底層的農民的代表,楊二嫂是城鎮小商販的代表,而“我”是城市知識分子的代表,都一樣的辛苦,卻一樣的落迫。這就不是個人的原因,甚至不是一個羣體的原因,那一定是他們共同生存的這個時代和社會的原因。

這讓學生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魯迅不僅是批判,還有憧憬。希望“宏兒”和“水生”是一氣,而且過我們未曾經歷過的新生活。並號召人們:“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就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實際上他想説:大家一起行動,創建新的社會!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6

這只是《故鄉》這篇課文的部分反思。才上了個開頭,也許過幾天還會再寫個後續。雖然最近很忙,今天也明明應該要抓緊時間看點書的。但是,打鐵要趁熱,哪怕現在手頭都沒有課文。

教這篇課文之前,自己先通讀了好幾遍,邊讀邊圈點勾畫。大概有了幾個教學設想。第一個環節就是梳理情節,沒什麼特別的。教小説,梳理情節是第一步,也是必要的。第二個環節其實是想抓住幾個比喻句。先讀二十年前的閏土和楊二嫂的相關內容,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他們給你留下的印象。然後解讀二十年後的,閏土——“石像”、“木偶人”,楊二嫂——“圓規”。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相應的依據,闡述人物和喻體,在外在形象、內在性格上的相同點。接着分析內在成因,比較圓規和木偶也就是閏土和楊二嫂的異同。(具體內容和後續環節下次再闡述好了)不過後來,這個設想在撰寫教案的時候,被我否決了。寫着寫着,總覺得一下子進入到幾個比喻句的解讀,有點太深樂,還是要再鋪墊一下,循序漸進。

這就有了全新的一個設計。只説中間全部推翻的這個環節好了。改成探究人物關係,“我”和閏土,“我”和楊二嫂,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關係的轉變。楊二嫂和閏土的關係,分析兩人的異同,進入“苦”的深度探究。“我”和閏土,宏兒和水生,從這兩組關係,探討循環。最後進入到“希望”的探究,引入課文最後幾段。往往上魯迅的文章時,我總要講很久很久。從教後,慢慢地非常喜歡魯迅的文章。不自主地講太多了,這可能不是一個好習慣。但是覺得通過細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學生的寫作水平、閲讀能力、對世界的認知等等都會有不同維度的提升。

檢查學生的預習批註時,發現我的'預設有點偏差。對於閏土的麻木、楊二嫂的尖酸刻薄,宏兒與水生和少年時“我”與閏土之間的相似點,都已經有初步的分析了。所以,根據學情,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閏土和楊二嫂的異同,“我”和閏土之間產生隔膜的原因探究上,再逐步進入主題。也就依然選擇了第一次的教學設想的部分設計,仍然從大家感興趣,記憶深刻的“圓規”和“木偶”入手。不知道下次上的時候,又會有什麼樣的碰撞。梳理情節之後,引導學生去探究其中時間的錯位,也就是插敍手法的運用。學生提了幾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第一個問題是既然先寫二十年前的閏土是為了和二十年後的閏土形成對比,營造一個巨大的反差。那為什麼在這兩件事的中間,母親提及了閏土的境況“也很不如意”之後,還穿插了關於楊二嫂的部分?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確切地來説,是我在檢查學生的預習批註時,想到的),在母親説完閏土“境況也很不如意”之後,楊二嫂出場之前,為什麼穿插了一段“我”和宏兒的對話。這樣的閒筆又有什麼作用?

這兩個問題都是指向情節的設置,都是情節的一種“延時”。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7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的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如何讓學生更直觀的瞭解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查閲了有關辛亥革命的資料,瞭解作者寫作文章時的社會背景,認識辛亥革命歷史意義,失敗的原因。再援引了《中國近現代農民問題的研究》中的相關資料,給學生一個直觀感受。

對於本文主題的把握,重點放在對楊二嫂、閏土、“我”三個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進行該環節時,我給予學生研究人物的方法指導,從兩個角度來談:注意品讀人物的言行舉止和人物發展變化過程來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課堂上反覆訓練,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但在此環節的教學中,我沒有給學生足夠時間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思想進行進行探討。

引導學生分析寫作特色,有幾點學生自己是能説出來的,例如:對比手法的運用、環境描寫的作用。該環節主要是學生討論,老師點評總結。但此環節處理的較倉促。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8

小説是我最喜歡講的一種文體,《故鄉》這顆選自九年級義務教育蘇教版九年級上第五課,小説結構精巧,人物形象生動,再結合濃郁的抒情,個性化的語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營造了辛亥革命後濃厚而逐漸衰敗的江南風情。

《故鄉》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描寫了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民的遭遇和精神病苦,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隔膜的深沉憂慮以及打破隔膜厚壁障,探求人生新路的執着信念。

在講課的時候,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以及掌握了學習現代文基本方法,在第一課時讓學生以自學為主,將字詞、作者、時代背景、文章結構交給學生去解決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自學和小組學習相結合,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第二課時捉住人物和環境展開學習,從小説三要素入手,以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和典型環境為主,深化本文的主題,掌握對比手法的作用,深刻體會小説中通過對比,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深化主題,昇華主題。

在講課過程中,學生髮言不夠積極(學生預習不充分,教師引導不夠),師生配合不夠默契,使得課堂不夠活躍。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學習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釋,滿懷信心,將教改之路進行到底!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 篇9

《故鄉》作為經典作品,有很多優秀教師對此進行深入研究,而且也有很多經典的案例,但是各個教學設計也常常離不開人物分析和主題分析。而且由於文章很長,一般需要三課時才能解決。

我反覆閲讀文章,雖然這樣的文章自己也已經上了多次,但是每次總是有新的感受和觸動。本教學設計從理念和文章處理上希望有以下幾個突破。

1、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到了初三發現很多學生已經不再參與我們的課堂,哪怕是很簡單的內容也不願意,因此想通過小組學習和導學形式,逼迫這部分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這一點我覺得效果也是可以的。

2、努力想讓學生思考,儘可能讓教師的教授放到第二位,讓學生自主去感受、體會和表達,那樣雖然可能不成熟、不完整,但比教師雖然精彩的分析,實際上效果更好。不過在本節課中,這方面的目標沒有達成,學生的思維容量不夠,語言表達和書面表達訓練不到位。

課文解讀方面:

1、努力想不破壞文章的整體性,以“悲哀”為情感基調,分析悲哀的具體原因,然後過渡到環境描寫和人物分析來。

2、人物分析想通過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再度深入文本,自主比較分析閏土的前後變化,從而歸結人物命運的原因,直至挖掘文章主題。

不過設想雖好,但是操作中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導致教學流程不夠流暢,學生表現不夠理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切入不夠明確,對文章的感情基調的把握,由於學生未能深入文本,讀出自己的感受,僅僅兩段文章的朗讀,未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導致時間浪費,教學流程堵塞。

2、學生學情瞭解的還是不夠準確。情感基調的把握,環境描寫的作用分析等都沒有設想的那樣順暢,對學生學情有一定的高估,還有小小組形式使得個別原本上課比較積極地學生表現機會不足,無法進入良好的教學情境。

今天的課對人物分析進行的深入探究,表格形式還是非常有效,精讀描寫中年閏土的語言,學生的反應良好。説明細讀文本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方向,但是如何實踐還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luxun/q3kjg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