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關於小學寓言作文三篇

關於小學寓言作文三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寓言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寓言作文三篇

小學寓言作文 篇1

在一座綠樹環繞,高聳入雲的青山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它從高空往下跳,飛流直下三千尺,流出了一道像銀河一樣美麗的瀑布,它圍着山腰繞了九九八十一道彎,給大山圍上了一條清亮亮的腰帶。它驕傲的説:“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美麗最長的溪流!”青蛙聽見了,説:“你雖然一眼望不到頭,但是你能比得過大海的寬廣嗎?大海一望無際。”

小溪不相信,它讓青蛙帶自己去找大海,它一路飛奔,恨不得一步跨到海邊,好把大海比下去。

到了海邊,小溪大吃一驚,大海巨浪滔天,無邊無際,再看自己,小的就像一條瘦小的毛毛蟲。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小溪羞愧的低下了頭。

小學寓言作文 篇2

《伊索寓言》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道理。《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來已甚特有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

寓言作為人們生活智慧的結晶,目的在於形象性地反映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種種現象給人的啟示和教訓。伊索寓言正是這樣。在《狼和小羊》中,狼想吃小羊,試圖以貌似公正的理由來掩蓋自己的暴行,但當他的虛偽言詞被純樸的小羊一一揭穿時,他便不加掩飾地露出了固有的橫暴本性。這則寓言以及一些其他類似性質的寓言揭露了強者凌弱的醜惡現象。《農夫和蛇》以人們日常生活經常可能發生的故事告誡人們,對好惡者要多加提防。《狼和狗》用人們熟悉的兩種動物之間一段充滿個性的簡單對話,讚頌自由自在的生活,反映了古代處於人類特有的發展形態——奴隸制狀態下的人們對自由的愛好。寓言集中有不少寓言反映了古代歷來存在的社會問題——貧富矛盾。《赫刺勒斯和財神》把富人與惡人等同,表現了窮人和夫人的不滿。《欠債人》則表現了窮人的悽慘處境和債主的強橫,後者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隨口作偽證。

應該説,寓言集中更多的故事體現的是各種直接的生活經驗和智慧。例如有些寓言告誡人們,各種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可違被自然,勉強從事。《烏龜和老鷹》中的烏龜本是爬行動物,卻想學飛翔,結果被摔死;《鷂子和天鵝》中鷂子本為飛禽,卻想學獸類嘶叫,結果適得其反;《肚脹的狐狸》説明矛盾會因情勢的變化而變化;《駱駝》説明知識高於經驗;《駝鹽的驢》告誡人們不可犯經驗主義的毛病,《兩隻青蛙》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狐狸和狗》涉及的則是一個重要的美學問題——心靈美勝過形體美;《烏龜和兔子》作為一則廣為人知的寓言,非常簡明而形象地説明了先天才能和後天努力的辯證關係。此外,《農夫和他的孩子們》教導人們勞動創造財富,《螞蟻和蟬》嘲笑好逸惡勞,《叼肉的狗》、《寡婦和母雞》告誡人們不要貪婪,《狐狸和猴子》、《狐狸和鱷魚》嘲笑吹牛撒謊,《狐狸和山羊》告誡人們做事不可冒失上當,《獅子和老鼠》讚揚知恩圖報,《驢和騾子》教導人們要互相幫助。《打破神像的人》反映的是當時人們樸素的神靈觀念,《賣卜者》和《女巫》則是對迷信、巫術的批判。

《伊索寓言》中的許多題材都曾被後代作家繼承和模仿,但人們讀後稍加體會和比較,仍不免稱讚《伊索寓言》的藝術風格的高超。

小學寓言作文 篇3

人們議論的聲音越來越響,皇帝裝作鎮定自若的樣子,卻抑制不住地發着抖,後面託着衣裙的大臣也十分尷尬,低着頭繼續遊行,皇帝越走越快,大臣們只得小跑着跟上去。人們嘲笑光着身子的皇帝,皇帝的臉色漲的`通紅,大喝一聲:都給我閉嘴!哈,皇帝這麼也跟小丑似的?真好笑,廢了這個昏庸的皇帝吧!皇帝火冒三丈地走向宮殿,留下一羣依然議論紛紛的人們。

有沒人給我一個解釋!皇帝面如土色,狠狠地瞪着下面一言不發的大臣,可是下面的人卻鴉雀無聲,沒有人説話。去給我把那兩個可惡的騙子抓過來!看過騙子把術卻沒有告訴我的人也通通抓起來斬了!沒有人行動,下面的人們還是低着頭,皇帝隨手抄起一卷他曾經下過的聖旨扔了下去,狠狠地跺了一腳,大聲吼道:難道沒有人聽我的話嗎?

台下的大臣開始騷動起來,要處罰的那幾個大臣都是人際關係不錯的,誰也不想得罪他們。反倒是那幾個大臣突然開始喊:皇帝,廢除!皇帝,廢除!皇帝其他的臣子想到這個國王的腐敗、無能,也壯起膽子反抗,一時之間,宮殿上一片吵鬧的樣子,更有甚者竟上前推皇帝,他的護兵們也當作沒看見,不予理會。皇帝被推倒了,頭上的王冠已被摘下,黃袍也被脱去,狼狽的一代皇帝就這麼被推翻了。

過了幾天,那兩個騙子被找到了,可是當他們恐懼地摔倒在地時,士兵卻恭敬地對倆人説:恭喜您,被新任皇帝封為左右宰相,新皇帝認為你們只要好好效力國家,你們的智慧是有用之處的。兩個騙子,不,兩位宰相吃驚極了,目瞪口呆的樣子十分滑稽。

標籤: 小學 三篇 寓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rrj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