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莊子寓言故事三則

莊子寓言故事三則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寓意味深長的道理。下面是寓言故事,快來圍觀吧。

莊子寓言故事三則

  01萬里——堅持夢想不怕冷嘲熱諷

遠古有一種鳥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雲彩。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飛去,捲起一股暴風,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窪地裏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麼高,這麼遠,很不理解,就説:“他還想飛到哪裏去呢?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也算是飛到邊了。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麼地方去呢?”

解析: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戰國時期的商鞅説,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這一原則通俗地説,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搜索。就像鳥雀不能理解大鵬的志向一樣。

  02望洋興歎——人切忌自滿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湧,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窪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麼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彙集到他這裏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着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裏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着大海感慨地説:“俗話説:'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解析: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望洋興歎字面意思是為因偉大事物抬頭歎息,引申義為形容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歎自己的渺小。

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這則寓言,意在告訴我們,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騖遠,那種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實在要不得。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03魯侯養鳥——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

從前,有隻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為這是隻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裏,畢恭畢敬地設宴迎接,並將它供養起來,每天都演奏古時的音樂《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吃。

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一點兒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

解析:辦事不看對象,完全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好心也會把事情辦糟。魯侯是用他自己享樂的方式來養鳥的,而不是按照鳥的生活方式來養鳥啊。這隻鳥是被他嚇死的。

  04蠻之戰 ——爭來爭去,蝸角之利

戴晉人對梁惠王説:“您知道有一種名叫蝸牛的小動物嗎?”梁惠王回答:“知道。”晉人又説:“蝸牛的角上有兩個國家,左角上的叫觸國,右角上的.叫蠻國。

這兩個國家經常為爭奪地盤而發生戰爭。每次戰爭後,總是屍橫遍野,死亡好幾萬人;取勝的國家追趕敗軍,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來。”

惠王説:“呀!這都是您瞎編的吧!”晉人説:“請允許我來為您證明。您的想象在無廣闊的宇宙中有邊界嗎?”惠王説:“沒有。”晉人説:“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馳聘,而一回到現實中,您能夠到達的地方卻只限於四海九洲之內。拿現實的有限與想象的無窮相比,豈不是若有若無,微不足道嗎?”惠王説:“你説的對。”

晉人説:“在我們所能夠到達的領域裏有一個魏國,魏國遷都大梁後才有樑國,有樑國才有樑王。樑王與蠻氏,有什麼不同嗎?”惠王想了想説:“好像沒有什麼不同。”魏晉人走了以後,梁惠王情緒低落,好像丟失了什麼。

解析:在大千世界中,我們都是很渺小的。我們在珍惜生命,珍惜我們這個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pr0l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