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寓言故事精選:合作才能生存

寓言故事精選:合作才能生存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合作才能生存】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

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吃完魚後,他又沒有什麼辦法維持生活了,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着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一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看到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最後的一點力氣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帶着無盡的遺憾撒手離開人間。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經過了遙遠的跋涉,終於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不拉馬的士兵】

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到下屬部隊參觀演習,他發現有一個班的11個人把大炮安裝好,每個人各就各位,但其中有一個人站在旁邊一動不動,直到整個演練結束,這個人也沒有做任何事。 軍官感到奇怪:“這個人沒做任何動作,也沒什麼事情,他是幹什麼的?” 大家一愣,説:“原來在訓練教材裏就是這樣編隊的,一個炮班11個人,其中一個人站在這個地方。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軍官回去後,經查閲資料才知道這一個人的由來:原來,早期的大炮是用馬拉的,炮車到了戰場上,大炮一響,馬就要跳就要跑,一個士兵就負責拉馬。

到了現代戰爭,大炮實現了機械化運輸,不再用馬拉,而那個士兵卻沒有被減掉,仍舊站在那裏。

  《魯國少人才》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説:“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説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説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説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如果認為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範圍發佈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採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説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着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思想、學説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

  《玉器和瓦罐》

韓昭侯平時説話不大注意,往往在無意間將一些重大的機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們周密的計劃不能實施。大家對此很傷腦筋,卻又不好直言告訴韓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聰明人,自告奮勇到韓昭候那裏去,對韓昭侯説:“假如這裏有一隻玉做的酒器,價值千金,它的中間是空的,沒有底,它能盛水嗎?”韓昭侯説:“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説:“有一隻瓦罐子,很不值錢,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嗎?”韓昭侯説:“可以。”

於是,堂谿公因勢利導,接着説:“這就是了。一個瓦罐子,雖然值不了幾文錢,非常卑賤,但因為它不漏,卻可以用來裝酒;而一個玉做的酒器,儘管它十分貴重,但由於它空而無底,因此連水都不能裝,更不用説人們會將可口的飲料倒進裏面去了。人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地位至尊、舉止至重的國君,如果經常泄露臣下商討有關國家的機密的話,那麼他就好像一件沒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幹的人,如果他的機密總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計劃就無法實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幹和謀略了。”

一番話説得韓昭侯恍然大悟,他連連點頭説道:“你的話真對,你的話真對。”

從此以後,凡是要採取重要措施,大臣們在一起密謀策劃的計劃、方案,韓昭侯都小心對待,慎之又慎,連晚上睡覺都是獨自一人,因為他擔心自己在熟睡中説夢話時把計劃和策略泄露給別人聽見,以至於誤了國家大事。

堂谿公開導韓昭侯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很善於説話,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能夠虛心接受意見、不唯我獨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領導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opl9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