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關於文言文的教學介紹

關於文言文的教學介紹

文言文教學,學好文言文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文言文教學就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關於文言文的教學介紹

中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藴涵着中國文化的精華。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學語文教材重新進行了編排,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中選取的文言文篇目更多了。“大浪淘盡始得金”,無疑,文言文就是千年歲月裏留下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財產。學好文言文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文言文教學就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長期以來,怎樣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語文教師談論的焦點,這裏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巧妙導入,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第一源泉,第一顆火星”。上新課前,教師精心設計,運用巧妙的導入手段,創設出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學習情境與氛圍,就能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並把學習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上來。

例如,初中語文新教材中選取的第一篇文言文是《童趣》,教學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發生在我童年時的有趣故事,然後讓同學們回憶自己童年時的.趣事,並講給大家聽一聽,學生的熱情很高,爭着講述。這樣將課文內容生活化,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情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朗讀,培養文言語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重視閲讀,讀要得法,才能事半功倍。文言文的誦讀一般有默讀、自由放聲讀、齊讀、競賽讀、分角色朗讀等,誦讀應貫穿在文言文教學的始終,有效的誦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和《石壕吏》時,可在教師範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使更多的學生參與了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多學、深學,因此,教師要敢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比如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課堂上教師不必句句串講,只需做適當的“點撥”。在學生熟讀課文之後,由教師點撥文中的重要知識點,特別是古今差異較大的詞義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悟性。 四、小組合作,師生互動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創建一種平等和諧、寬鬆活躍的氛圍,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學會與別人合作。教師不是一人唱獨角戲,而是在學生自主預習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如小組合作疏通文意、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確實有異議時,教師再與學生共同探討。

五、設計活動,培養能力

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小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石壕吏》時組織學生編排課本劇,進行課本劇表演;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舉辦“答記者問”活動;複習文言文時進行知識競賽……這些具有針對性的課堂小活動的舉辦為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華的平台,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和諧的課堂中接受了知識,加大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思辯能力。

六、拓展延伸,提高品味

如果把文言文教學的步驟説成是“誦——譯——議——引”四個環節的話,那麼第四個環節絕不可輕視。有了前面三個環節的學習,還應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拓展,把所學的知識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引向更高的層次。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的成功與否,決定着語文教學的成敗。文言文的教學要避免“滿堂灌”,應該通過教學手段的變化,多種方法並用,讓學生在愉快學習的同時能力也有所提高。

標籤: 文言文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e99z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