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句 >

陶行知讚美老師不求回報的詩句

陶行知讚美老師不求回報的詩句

引導語:古人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陶行知似乎正是肩負着一種使命誕生在那個處在社會變革,動亂不安的年代裏。下面是一些陶行知讚美老師不求回報的相關詩句,歡迎大家閲讀!

陶行知讚美老師不求回報的詩句

◆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歐陽修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範。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聖人無常師。 ——韓愈

◆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樑。

◆為學莫重於尊師。 ——譚嗣同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我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陶行知的師品情操的感觸

在學習了陶行知以後,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位讓我受益匪淺且能鞭策的自己的偉人。古人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陶行知似乎正是肩負着一種使命誕生在那個處在社會變革,動亂不安的年代裏。家族的衰落,使他的求學之路一波三折,但這並沒有阻止機遇垂青於他,啟蒙老師的無私教誨和傳教士的鼎力幫助正是他的幸運石。若雖有資質但沒有機會的青睞,或許偉人也會隱沒在茫茫人海中,就像千里馬在遇到伯樂之前只是一匹普通的馬,在遇見伯樂之後方能顯現出其固有的價值。

陶行知先生的成就不僅起因於他的機遇,還在於它崇高的愛國情操和人格魅力。“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陶行知放棄了博士學位和在美國的豐厚待遇毅然回國,去譜繪他心中的藍圖。“人民貧非教育莫予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予知之。”,深憂國難當頭的他清醒地意識到唯有教育才能改變祖國的命運,於是他攜着一批與他志同道合的愛國志士進行了一次偉大的教育科研試驗,不求回報,只為培育出真正就有創新、求真意識的新人民教師。正如他自己説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把自己無私奉獻給了教育。但當今,越來越多的教師為了評上職稱爭得頭破血流,有些則費盡心思去城市裏的學校就職,似乎教師慢慢偏離了教師服務人民的這一信仰,而更多地是刻意追求自己的利益。

關於如何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生活”這一全新的觀念。人是社會的動物,生活本身就有教育的意義,它來源於生活,並反作用於生活,而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決定着教育。整個社會活動就是教育的範圍,只有運用了社會的力量,符合了社會的需求才是有效的教育,改造了個人便改造了社會,改造了社會變改造了個人。他強調生活與教育的時間一致性,社會和學校的空間一致性,學生應當積極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鬥爭中去選擇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陶行知先生在曉莊師範學校的期間親自帶領學生開山種地,讓書本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中,並使生產經驗豐富理論頭腦,正如他的那句話“頭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老。”但回顧當今的教育,我們接受的`教育,大多數時光都是在教室裏被動地被老師灌輸書本上的知識,很少有動手參與和親身體驗的機會。這直接導致了許多學生動手能力差,應用思維能力弱。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注重單一的傳授,而忽視了教學可以相長,唯有分數和升學率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工具,雖然素質教育政策早已被搬上台面,但升學的壓力始終抑制了理想的美好,因為升學率,瓦特隕落在教鞭下,牛頓消失在冷眼裏,愛迪生受傷在譏笑中。

陶行知不僅顛覆了傳統的教學觀,而且尤其注重教師的個人素養。他將教師定義為“社會的改造者”,這必然要求教師具備充分的條件。健康的體魄是基本,博愛奉獻是精神,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感是動力,與時俱進是信仰,教學相長是武器。身為教師,必須要有堅定的信陽新,相信教育事業是偉大美好的,並且要不斷的吸取知識來武裝自己。教師應當將教學相長作為不斷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徑,不能把自己擺在權威的位置,而要多與學生交流,培養默契。教師還要勇於創新,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因為年年賣舊貨的教師必定是會被社會淘汰的。

學習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蹟以及教育思想以後,我深刻體會到教師不是純粹的教書匠,他是獲得知識傳播者,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對於我們任重道遠,這就需要我們始終跟着陶行知先生的步伐,汲汲進取,孜孜不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u/roj0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