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詩歌主題怎麼表現

詩歌主題怎麼表現

詩歌主題

詩歌主題怎麼表現

詩歌到底有沒有主題?要不要有主題?這是很多人弄不清的問題。有一段時間,很多人主張詩歌無主題,想説什麼就説什麼,一首詩弄得亂七八糟的,不知所云。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如果詩人走進這個誤區而不能自拔,永遠也寫不出好詩歌不説,還會將詩歌帶進萬丈深淵,達到萬劫不復的程度。

其實,任何文學作品都是有主題的,議論文叫中心思想,記敍類文叫主題或者主旨。它們是一樣的成分,就是文字所要表達的情與意。作者把一堆文字放到一起,總要有目的,你想説明什麼道理,抒發什麼情感,那就是主題。

目前,寫詩歌的人特多,差不多每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能寫詩。很多人寫的詩太朦朧了,看了不知所云,筆者想,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要表達什麼吧!這樣的作品,詩句再好,也是一堆廢物,因為你沒有賦予它情與意。

那麼,詩歌的主題該怎樣表現呢?有三點供大家參考。

一是含蓄總結型。

這種類型的詩歌,主旨很明確,但詩人説得很含蓄,這種含蓄不是讓人看不懂看不明白,而是一目瞭然,任何人讀了都能説出來。例如,一葉飛鴻老師的詩歌。

“水是生命的源頭

山是水的源頭

有人從山中走出,佈道

有人走向山裏,修行

我走向山裏

是因為那裏有乾淨的,慈愛的水

寧靜的,恬淡的月”

這首詩堪稱經典,很少有人能寫出這樣的好詩。這首詩的主旨在最後這節,通過前邊的詩句,大家都明白,詩人要尋找的是乾淨慈愛寧靜恬淡的地方,只有那樣的地方,才是有生命的地方。讀者讀到這裏會產生聯想,詩人為什麼要尋找這樣的地方?因為,我們生活在喧囂的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有的地方環境又是惡劣的,受傷的人在傷痕累累的時候,就要尋找這樣的地方。簡短的幾個詩句,讓讀者讀到詩人的內心世界,瞭解到詩人的對周圍環境的看法與追求。所以説,這首詩是優秀的,它有明確而新鮮的主題。

二是直接點題型。

這種詩總是用一個句子乃至一個詞,有的也用兩三個詩句,把要表現的主題直接告訴讀者。大家看下面這首詩。

月之靜

我捧着一塊月餅

默默地抬起頭

我看見你那麼寧靜

寧靜得叫我心疼

歲歲年年你如期而至

無怨無悔地為大家提供素材

人們只知道向你索取

卻沒有人知道你也需要感情

心死了才沒有語言

你慢慢地爬行

向着最終的生命

靜靜地,我低下頭

我的身邊只有自己和自己對影

原來,我的心比你還寧靜

這首詩的主旨是“心死了才沒有語言”一句。這句詩是詩人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的。再結合全詩,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寫月的靜,是要抒發自己的心已經死了,詩人心疼月,其實是心疼自己,因為自己比月還寧靜,也就是自己比月還可憐,已經付出了,沒有人理解,這種淡淡的憂傷,讀了怎麼不讓人產生共鳴?

三是昇華主題型。

揭示主題是把主題告訴讀者,主題有多大,就説多大。昇華主題是在基本主題的基礎上,擴大了主題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拔高了主題,讓所寫內容表現的'思想大於原本主題一倍甚至很多。大家看武佔霞的這首《父親與草》。

父親與草

武佔霞

父親説草

身骨嫩軟除不斷

田地荒蕪

鋤一輩子沒鋤完

駕鶴西去

草在墳上又生還

子承父業

陽光燦爛無荒原

這首詩寫的是父輩的辛苦勞作,那時科技不發達,農民只能用鋤頭除草,幹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最終,死了,滿墳荒草萋萋。後來,孩子接着父親鋤草。孩子這輩子就很幸運,有了機械化,科技的發達帶來生活的美滿,人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再也沒有“荒原”了。結尾一句,不是簡單地點題,而是生華了主題,它不僅寫出了今日人們生活的美滿幸福,也展示了偉大的新時代帶給人們的滿足感。吾輩沐浴在黨的陽光下,生活中沒有任何盲點了。這樣寫,把一個簡單的素材變成了博大的題材,其效果便是以一頂十了。

詩歌沒有主題絕不行,但是主題太淺顯,太朦朧,太一般,都不是上乘之作。很多涉世未深的作者會説,我寫的是朦朧詩。這是對朦朧詩的一種錯誤理解。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樹》是朦朧詩的代表作,誰都看得出詩歌的主題。我的學生學完這首詩後,都去寫朦朧詩,他們完全把朦朧兩個字誤解成“看不清”就叫朦朧了。我告訴他們,“月朦朧”之所以叫“月朦朧”就是誰都看到了月,鳥朦朧之所以叫“鳥朦朧”就是誰都聽到了鳥的歌唱。否則就不叫“月朦朧”“鳥朦朧”了。孩子終於都明白了。希望初學者和喜歡把詩寫得誰也看不懂的詩人,改改風格。門無軸不會轉,風箏無線飛無影。

標籤: 詩歌 主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mzk3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