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有關理解詩意的解讀

有關理解詩意的解讀

一、興趣,從預習開始

課堂教學應是在師生的協作中達到其目的,學生課前的預習則是課堂教學的前奏。興趣,往往從這裏開始。安排預習內容要使學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採取了“中央擴散”的方式。所謂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預習中讓學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後帶着這種初步的認識進入到課堂教學中去。

我安排的預習題是:

1、《暮江吟》中哪兩句是寫景的,寫的是什麼樣的景? 哪兩句是抒情的,抒發的是什麼樣的情?(我為詩確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有兩句詩經常為人們所傳誦, 請指出是哪兩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鄉之情)

3、 《贈汪倫》中有兩句用了對比的方法表現了李白與汪倫的情誼,請問是哪兩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語言樸實,情感真摯)

顯而易見,對三首詩的核心處理各不相同,《暮江吟》側重於詩的風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則旨在突出情感,《贈汪倫》則偏向於寫作手法。這樣做一方面是扣住詩的.特點,另一方面則是從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考慮的。讓學生帶着不同的問題去預習三首詩,當然比讓學生用“理解詩句”這一種方法預習三首詩有趣得多。

二、設問引入,妙趣橫生

在學習《暮江吟》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小明是個喜歡文學的孩子,他非常喜歡唐詩。小紅同樣是個文學愛好者,所以兩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對小紅説:“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詩為代表。今天,我講一個李白和白居易賽詩的故事……”這時,小紅打斷了小明的話:“對不起,你弄錯了!”請問,小明錯在哪兒呢?

由於這一問題涉及到的是兩位詩人的生辰、卒年這些細節問題,所以多數學生恐怕答不上來,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敍述及設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懸念在這裏發揮了作用。這時我再告訴他們答案: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死於公元762年。白居易則於公元772 年才出生,兩人生活在兩個時代,是見不着面的。之後再引出《暮江吟》。

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是這樣引入的:小明在小紅的幫助下糾正了自己知識上的錯誤,知道李白與白居易不在一個時代,於是他又接着説:“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流傳下來的詩有1914首。不過比起杜甫來,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藝,不僅能作詩,而且懂音樂、繪畫,他的詩和畫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時,小紅又指出了小明話中的錯誤。同學們,小明錯在哪裏了?(“杜甫”應改為“王維”)這樣做,一改作者及其所處時代背景的介紹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説:要儘量使兒童在快樂中掌握知識,使求知成為愉快而非苦惱的事。基於此,我在新課引入這一環節的設計上吸取了一些綜藝節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兒童心理,這樣,也使學生懷着好奇心進入到教學中來。

在學習《贈汪倫》一詩時,我的引入是介紹式的:在唐代詩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詩不僅想象豐富、獨特,而且有着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説,李白是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詩人。他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向權貴們低頭,卻與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學習這樣一首詩……

這一介紹中,突出介紹了李白的性格特點,因為文如其人,扣住此點介紹,通俗易懂。之後以介紹內容方式引出課題,目的是使學生由淺入深,在預習後對本課有了再進一步的認識,從而克服畏懼心理。

縱觀三首詩的導入,各具特點,當然,上課時如何安排教學將取決於教師本人對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創作,詩意盎然

古詩的教學特點是理解詩意,體會詩情,這是不可改變的。然而,教師應設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學“理解詩意,體會詩情”這一環節時,首先是將預習題再次出示,要求學生交流自己對預習題的理解,這一安排達到了讓學生互幫互學的目的,同時也為教師後邊的指導打下了基礎。之後,師生合作將詩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學生已表現出對詩句的理解後,我以“二次創作”作為對整堂課教學的鞏固與提高。

何謂二次創作?就是讓學生在直譯的基礎上再進行文學加工。

標籤: 詩意 解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do0e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