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有關古詩詞的作文彙編七篇

有關古詩詞的作文彙編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詞的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古詩詞的作文彙編七篇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成長路上,總有着自己的一片藍天,自己的一方樂土,在這片藍天中翱翔,在樂土中尋覓真正的自己。也許擁有着那樣一份寶貝,便有了心的歸宿。而你,詩詞,便是將我心牽住的那樣神器。

小時呀呀學語,在奶奶的推車裏,總是念着奶奶手中小小的冊子中的類似兒歌的古詩詞,那一首《江南》,讓年幼的我隨着魚兒的嬉戲,遊東逛西,觀南賞北,將那一幅有着水鄉清墨韻味的荷中圖,在那朗朗上口的詩歌中展現給我。我的一歡一喜,一悲一憂都倒進了那富有童趣的詩詞裏。有它,真好!

再長大些,便蒐集了許多花的古詩詞來背,此時之詩,不再童趣,大都贊精神,喻品質了。“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樣一首贊梅之詩,那樣一種傲骨的品質,帶給我那樣一種嗅覺與視覺的享受,梅的幽香,似乎可以從紙中溢出,那梅香伴着墨韻,慢慢滲進我尚還稚嫩的心靈,讓我一次又一次為詩詞而震撼。成長路上,有你真好!

現在的我,似乎已比以前成熟,喜歡李清照那詞中含着的淡淡的哀愁,倚在牀頭,輕吟李清照的《聲聲慢》。那樣一種離愁,那樣一種喪夫之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悽悽。”那樣一種複雜的愁,在我心裏,別樣滋味。淡酒,歸雁,綠肥紅瘦,愁滋味在心頭蔓延。成長路上,有你真好!

詩詞之路漫漫,吾將上下求索。我每一個腳印,都有它相伴,都有它相隨。

感恩,成長路上,有你相伴!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白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朗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斷的戟沉埋在沙子中,雖長滿了鏽,但還是沒有爛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顯示出它是三國時期留下的兵器。詩人聯想當初,在那裏發生了赤壁大戰,那時要不是起了東風,讓周瑜有機可乘,火攻成功,那麼東吳就會失敗,連大喬小喬也會變成曹操的俘虜,鎖在銅雀台上讓他盡情享受玩樂了。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詩人在長江邊散步偶爾發現一隻斷了的戟,從這隻斷戟聯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戰。後兩句寫詩人對這次大戰的看法。人們都認為周瑜在這次戰爭中的偉績可佳,而詩人卻全面地看問題,如果當時沒起東風助周,那麼東吳就會失敗,曹操便會大獲全勝,歷史就會改寫。

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方法,使詩篇既有韻味又讓人深思。 折斷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戰中的東風,更讓人難忘。若真的沒有那東風,周瑜能贏嗎?打贏一場戰爭是多種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同樣,我們看待事物要客觀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結局都與多種因素聯繫在一起。這首詩的寓意告訴我們,要做成功一件事,離不開必需的條件,否則,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這首詩雖短,確讓人讀後很有回味,可見詩人敏鋭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寫水平,我深深欽佩古詩人。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我愛詩仙白哥的瀟灑不羈,會痴迷地喊:“好帥哦!”;也喜歡杜牧之杜郎的風流多情,會擠眉弄眼:“好渣哦!”;柳先生自是不必多言;恕我直言,沒愛過王維先生。

王摩詰,悄咪咪佛家弟子,“佛系詩人”,被後世尊稱一聲“詩佛”,古今公認藝術大師。

瞭解一下生平,我萌萌佛了,這也太“佛”了叭?生在樂音裊裊之家,爺爺是樂隊領導,打小懂樂理,工書畫,吟詩作對不在話下,還彈得一手好琵琶。22歲狀元及第,重陽節一詩被眾考生奉為紙上賓,“此物最相思”一曲相思更是響遍長安上流社會,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他是長安城裏最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狀元郎,更是岐王、寧王的府上常客。365度全方位無死角的成功啊,何以還要和我杜郎爭一個風流?

可他不愛長安,長安太喧鬧,配不起他的白衣清淨。更不是一帆風順的前半生,9歲父親因病去世,家奴遣盡,家產變賣,日子艱辛冷暖自知。十五歲應試赴京,少年此行當風雨半生。十七歲的重陽,縱使千人手抄,孤獨又不會離開。靡靡之音唱不盡相思,卻唱走了心愛的小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此後的被陷害、被冷落、被貶官、被髮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好不容易捱回了家,闔家團圓,初為人父的喜悦尚未燃盡,便被一盆水澆滅——妻子因難產而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中年喪妻,老年無子,此後三十年獨居,終身未娶。

我難以像評判李賀和孟浩然那樣判斷王先生的人生鼎盛於何時,前半生的風流倜儻是杜郎可堪比擬的,後半生的清心寡慾卻是杜郎遙望不可及的。

這個男人太靜了,從他的詩裏,總讓我這個驕躁的人害怕——被窺破心事的無處可藏,一景一物,一情一感,都太靜了。哪怕是“復長嘯”,也都是空靈幽遠的迸發。更莫提山月竹石水,連花都是寂寂地開。一切都是空靈寂靜的,沒有生的喜悦,也沒有死的悲哀,然而一切又都是永恆不朽的,令人生死兩忘,萬念皆寂。

可他好迷人,不知是不是這夜太黑太深,我好像愛上了這個男人,短短一個小時,堪堪數千年。而已。

他是命中註定——“維摩詰,印度高僧,沒有污垢,淨”,那麼那不斷得到的前半生與不斷失去的後半生都是註定,他不曾怨過什麼,他選擇隱,輞川別業捐了寺廟,761年,從容寫信與友人們告別,然後平靜地微笑着走了。

他也曾經歷過人世間的大富大貴,可他卻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樣的男人,不僅在長安,乃至整個唐代,上下五千年,都是長身玉立、安然靜謐的男神。

他讓我想起那隻被偷獵者屠族的白血病猩猩,縱然那藍色大海里沉過血腥與仇恨,可那仍然盛滿了相信與期待。

親身體會過不善良,仍相信善良;親眼見過不美好,仍自身美好。

古詩詞的作文 篇4

賀知章説過:“少小離家老大回。”誰都會回到那個陪伴你的地方——故鄉。無論腳步走多遠,在腦海中,只有故鄉始終相伴在心間。

緣始於相見,情長與陪伴。走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漫步在桃林中,不時飄來一陣花香,傳來一陣悦耳的歌聲。桃樹舒展着嫩綠的樹葉,開出一朵朵白裏透紅的小花,遠遠望去彷彿一片粉霞,把故鄉打扮得異常美麗,走近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跟隨着風的腳步走過池塘,連綿無盡與天相接的荷葉一片碧綠。與太陽相交輝映的荷花格外紅豔。青蛙前來問好,魚兒跳出龍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走。多少歲月滄桑了你的容顏,可故鄉一直陪伴。

瓜果飄香,來到果樹林。“一株梨樹園中長,每逢春來開滿花。”朝陽下碧綠的草叢中,一顆顆一串串像胖乎乎小頑童,咧着小嘴歡笑。月光下,大文學家東坡居士發出了祈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明月的陪伴下,親人雖相隔千里,但默然相伴。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時間逐漸逝去,故鄉卻從未老去。朱生豪説過“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的故鄉,我永遠不會忘記白雪瀰漫的情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令我陶醉。雪花像美麗的五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傑作。

獨在遙遠異鄉的王維發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音,故鄉永遠在心頭召喚他的遊子。

故鄉,有你的陪伴,我不曾孤單。在我失散的.童年裏,有你陪伴,我亦晴天。

古詩詞的作文 篇5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不計其數的詩。詩的特點就是精煉,它篇幅不長,但是隻要你細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境。你就能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詩在你眼中就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生動、富有活力的了。

我最喜歡的就詩詞是蘇軾版的《水調歌頭》了,其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句令我回味無窮。詩的大意是:人有相聚也有分離,月也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成全。只願家人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雖然相距千里,但也能共賞一輪圓月。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在月圓之時對故鄉,家人們的思念。詩中有很多對環境的描寫,使我彷彿看到了:硃紅色的樓閣、雕花的窗户、美玉砌成的樓、銀色的月光輕輕地灑向大地、蘇軾正舉着酒杯、獨自一人遙望圓月……

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也很喜歡。它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雨描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整首詩讓人感覺意境清幽,充分的體現出了詩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愛,和對這場春雨來臨時的喜悦之情。

詩詞文化,博大精深,還需要我們去慢慢地飽覽它,讀懂它。我愛古詩詞,愛它的高深莫測,愛它的意藴淡雅,愛它的豐富多彩!

古詩詞的作文 篇6

自從在那牙牙學語時學會了一首《詠鵝》,於是古詩詞便在我心裏種下了情根,揮之不去。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在詩中看四季更替。“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看春雨綿綿攜杏花飛舞,聞清風柔柔吹拂萬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看夏荷陽光微醺,青荷搖曳。日光映紅蓮,賞湖間千嬌百媚,奼紫嫣紅。“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蕭瑟秋風微涼捲起漫天落葉。望山層林盡染,火楓颯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輕擷一枚冰花置於掌心,佇立在白花色的世界。在這一首又一首的四季讚歌中,享受春夏之美,學詩之樂,而沉睡在心靈這片沃土中的詩緣情根也早已破土而出,經四季輪迴悄然生長了。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穿過千年時光,撥開歷史疑雲,前去拜訪這些流芳千古的詩詞背後的作者。“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誰在汨羅江邊痛吟?是屈原!是誰在桃林輕吟“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是嚴蕊!是誰在歡呼“劍外忽傳收薊北,忽聞涕淚滿衣裳。”是杜甫!又是誰在渭城朝雨中灑下留戀的淚?在賞析一首首傳世千古的詩詞中,穿越歷史,看這詩詞都是出自何人之手?此時,心中的詩緣情根怕早已經詩書的澆灌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在其中賞自然界中萬物眾生之姿。“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靜靜佇立,聽風輕輕搖曳枝梢,綠葉沙沙作響,掠過耳畔,輕撫雙頰。“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漫步桃林,沉醉於漫漫花海,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爭奇鬥豔。“月是故鄉明。”抬望眼,夜空中一輪明月高照,灑下許許熠熠生輝。那皎皎明月寄託着古今中外多少遊子離人的思鄉之愁!在學習這一首首詩中,看世間千姿百態,萬物鍾奇秀麗。

兒時種下的詩緣情根,想必此時早已長成了巍峨的參天大樹。樹間繁花朵朵,嫣紅秀麗。在學習這一首又一首的古詩詞中,我收穫到了快樂。從此往後,我與這古詩詞的紅線怕是再無法斬斷嘍!

古詩詞的作文 篇7

古代詩詞是我從兒時起就學習的內容,它不僅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還藴含着深刻的哲理,給予我們有益的啟迪。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文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詩。蘇軾不僅寫出了山水的美輪美奐,還寫出了更深一層意思: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不小心弄壞了朋友昊昊的飛機模型,當時因為接受不了昊昊的責怪,我和他吵了一架,不歡而散。回家後媽媽給我講道理時就提到了這首詩,讓我冷靜下來,試着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弄壞了,可能也會十分生氣而大發脾氣。於是我主動找他和解,後來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問題,而且我們還成為了更加要好的朋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讓我明白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和孩子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我聯想到我的媽媽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急急地趕回家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為了讓我營養均衡,媽媽想盡辦法給我製作色香味美健康營養的各種美食,每天晚上媽媽還要耐心地輔導我學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媽媽買一些小禮物報答媽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的辛苦和詩人對農民深深的同情。我小的時候,吃飯常把米粒剩在碗裏,爸爸叫我吃乾淨不要浪費,我卻不以為然。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講到了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他們是如何在烈日酷暑下勞作的,從那以後我才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來之不易,而我居然還浪費糧食,太不應該了。從那以後我吃飯時會把每一粒米都吃乾淨,爸爸媽媽為我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古詩詞中藴含着做事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詩詞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標籤: 七篇 古詩詞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d7x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