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消失的牛槽散文隨筆

消失的牛槽散文隨筆

年前回家,剛到家門口,發現家門前的牛槽不見了。難不成是讓人偷了?應該不會啊,誰會偷那幾塊青石板呢!正在遲疑的時候,母親從廚房走出來,笑着説:“這孩子真是書讀得呆了,到家門口都不知道進來。”我急忙問母親牛槽的下落。母親淡淡地回了一句:“家裏做地面的時候讓你爸給拆了,不養牛還要牛槽幹什麼?”

消失的牛槽散文隨筆

説完,母親轉身回廚房做飯去了,留下我呆呆地站在門口。小時候,家裏還養着牛,我經常和爺爺去洪澤湖畔放牛,或者去打水草。打完的水草放在牛背上馱回來,放在牛槽的周圍,用草叉分散開來曬乾,好做牛的口糧。將草散開後,爺爺總愛倚着牛槽吸一支廉價的捲煙,一邊吞雲吐霧,一邊疼愛地撫摸這勤懇的老牛。我單手扶着爺爺背,站在牛槽的邊上,小心翼翼地摸一摸牛的犄角,摸完後從牛槽中扯一把草喂牛,牛用嘴拉扯草的一端,很快就將草全部繞進嘴裏,不時地用鼻孔奔出一股愜意的`粗氣。這時爺爺卻會叮囑我:“莫碰它,讓它好好吃草。”我問爺爺咱傢什麼時候有這牛槽的啊?爺爺撓撓了頭,説:“你這一問,我也想不起來具體時間,反正比你爸的年齡大。”到了傍晚,為了驅趕牛虻和蚊子,爺爺在牛槽的不遠處點燃一堆乾枯的稻草,隨手從地面上薅起幾把新鮮的雜草扔在火堆上,慢慢地彌散開來的煙霧充斥着牛的周圍,在夕陽的襯托下,那牛、那老者、那小孩和那破敗的牛槽成了整個村莊不可或缺的風景。細細想來,當時的意境簡直比王維筆下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更顯得細膩與感人。

再後來,家家户户都有了手扶拖拉機。於是,長期在中國農耕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牛開始退出歷史的舞台,再也不復當年的神采。爺爺將牛賣了以後,開始處理與牛有關的配件——牛犁、牛籠頭等,留下的只有牛槽和兩條鞭子。牛槽慢慢地閒置下來,失去了它最主要的功用。

慢慢地,牛槽變成我和同村的小夥伴捉迷藏最好的藏身地點。很多時候,我會在牛槽的底部鋪上一層稻草,用腳踩平,人再躺進去,身子緊貼底部,眼睛凝視着天空,不知不覺就進入夢鄉,夢裏依稀還能看見牛在牛槽裏吃草,發出低沉的“哞”聲。

家人和鄰居們晚飯後都習慣在牛槽上坐一會,閒散地聊着家常。時間久了,青石板被坐得光亮,似乎牛槽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意義。

牛槽尚在的時候,我很少為它的命運而擔憂,只覺得它和我的記憶是一體的,更覺得它不會就這樣地消失。馮驥才先生曾説,現在中國的村莊正在慢慢地消亡。我擔憂以後自己拿什麼告訴孩子過去的村莊是什麼樣,很後悔沒有和牛槽有張合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zzo9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