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看到陌生人他(她)就害怕散文

看到陌生人他(她)就害怕散文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孩子在家中活潑大方、能説會道,可一旦去別人家做客或者遇到陌生人,卻侷促不安、膽怯怕生。這是什麼原因呢?

看到陌生人他(她)就害怕散文

首先,孩子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父母是其最先交往的對象,以後逐漸擴大到親友和夥伴,這中間有一個從生到熟的過程。如果爸爸媽媽整天將孩子關在家裏,不與外界接觸,勢必會造成上述情況。其次,爸爸媽媽過分溺愛自己的孩子,什麼事情都由成人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一見到生人便會畏首畏尾無所適從。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怕陌生人的心理呢?

第一、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許多孩子怕陌生人的原因之一,是由於父母管教過嚴,限制過多,打罵等等,導致孩子不願接近生人,膽小、自卑。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不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和其他孩子的優點比,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比別的孩子差;要欣賞自己孩子的優點,經常鼓勵孩子。

第二、可以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膽量。

比如爸爸媽媽短時間外出的時候,試着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家裏呆一會兒;讓孩子學會主動向別人問個好,説句話;讓孩子獨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等等。通過這些事,鍛鍊孩子的膽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要教會孩子平等待人,禮貌待人,和朋友相處真誠相待,互相關心,互相愛護,讓孩子在社交中提高膽識和能力,感受到與人相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還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孩子見了人不願打招呼,任憑你怎麼勸怎麼引導他還是拽着你的衣服躲在背後不出聲。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因為羞怯;二是不懂得見了人要打招呼是禮貌行為;三是可能受過人為的驚嚇,不願意和人打招呼。 糾正這一現象的方法如下:

1、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性別、辨別年齡的能力,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他們知道滿臉皺紋、有白髮的老人是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這時,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當,不要對孩子過分保護, 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面前,要鼓勵孩子懂禮貌、敢講話,堅持要孩子招乎人,並告訴他招呼人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招呼人而不帶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時應儘量攜孩子,讓孩子和成人一起參與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並且鼓勵孩子接觸陌生的環境。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禮貌行為習慣,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認識的人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然後再向孩子簡單介紹,讓孩子主動地招呼人。

3、當孩子不願招呼人時,不要説“這孩子不懂禮貌”,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尷尬的局面,而應該慢慢引導,因為孩子需要較多 的嘗試和時間來適應新的事物,新的環境。應該對他表示關懷、愛護,並且陪同他尋找方法,主動開口招呼人。如爸爸帶孩子上街,遇到一位孩子爸爸熟悉的同事, 爸爸可對孩子説:“想想看,他叫什麼叔叔,你應該對他説什麼呢?”

4、成人對於膽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關心,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幫助適應他人與環境,如事先將可能見到的生人的相貌、特點告訴孩子,並瞭解孩子心中的憂慮、 儘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諮詢,讓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5、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成人應試着去發掘孩子的獨立天賦,在陌生的環境, 陌生的人面前,讓孩子自己判斷該怎麼招呼陌生的人。當孩子獲得成功的經驗時, 自信心自然會增強。

培養孩子舉止大方,做客便是良好的途徑。

1、帶孩子做客。做客前父母應先向孩子介紹造訪的對象,讓孩子有必要的心理準備;其次還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定的信心。比如,可這樣鼓勵孩子:“王阿姨特別想見你,她們家還有一個小哥哥,有很多玩具,一直都想跟你玩。”用諸如此類的話,幫助孩子消除陌生感,樹立信心。

2、把客人請進來。成人也可經常請親戚朋友到家中做客,給孩子創造當小主人的機會。這時,對於在生人面前易膽怯的孩子,父母不必急於求成,可按以下步驟循序漸進:

(1)能向客人問好。

(2)為客人送遞茶水;幫助大人招待來客。

(3)鼓勵孩子與客人交談或為客人表演節目。

在做好前一步的前提下提高要求,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能勝任的事,等孩子習慣了前一種做法,可自然過渡到下一步。

3、學會鼓勵孩子。對孩子與生人交往中每一次突出的表現,都應抓住時機,給予鼓勵。如可用親切的語言告訴孩子:“你今天真棒,客人們都誇你了,爸爸媽媽真為你高興。”必要時還可送一樣孩子喜歡的玩具和食物,並明確告訴他得到獎勵的原因。

4、放開雙手,持之以恆。父母應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還要有意識地去鍛鍊孩子,比如,請孩子去鄰居家借把剪刀,讓孩子給某個阿姨送本書,孩子實際練習機會多了,以後與人交往便會自然多了。另外,父母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節假日時,多帶孩子串串門,讓孩子多與人交往,持之以恆,你定會有一個驚喜的發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zw3vm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