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情濃端午散文

情濃端午散文

情濃端午散文1

常去的菜場,這兩天到處飄出一股粽香,沸騰在攤上的粽子,像在提醒我端午將至。

情濃端午散文

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好小好小的時候,就從祖輩嘴裏聽來説是對先賢屈原的緬懷與祭奠。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浪漫與無奈,亙古在汨羅江。一節離騷,悲壯感慨,千年走來多少志士依然還在高歌吟唱他的《離騷》、《九歌》、《天問》。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懷。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又稱五月節。這一天,人們為寄託哀思,盪舟江河競龍渡,包粽吃粽流傳為屈原,更是"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個節日,肩負着歷史的厚重,帶着那一灣淺淺的汩羅江水,烙印在中國人的情懷裏。

雖然離過節還早,看見熱騰騰飄香的粽子,不免想犒勞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可幾次品償,總不合心意。這時,真的很懷念婆婆包的南方小腳粽。甜甜軟軟、粘粘糯糯、清香撲鼻,而且每一粒粽子都那麼可口,因為那是帶着母親的温度。記得有一年,俊姐回老家嘉興帶給我一箱五芳齋鮮肉粽,可就這馳名中外的嘉興粽也沒有比過我心目中的小腳粽,小腳粽是媽媽的味道,是幾十年的情感。婆婆包的粽確實不錯,樣子好看又好吃,那些個小腳粽包的紮實很俊,假如把它放到地上就能走路似的,靈氣着呢!粽子的品種亦多,鬆軟的豆沙餡、香甜的紅棗餡、鹹的有鮮肉和香腸、清香的是寡白米的。婆婆一輩子心靈手巧,嫁到婆家的這些年,過節包粽都是她一個人包攬,節氣的前幾天,便開始選粽葉挑上好的糯米,一切置辦停停當當。端午的頭天晚上,一人輕輕鬆鬆洗葉淘米切肉拌餡包呀煮的',第二天一早香噴噴的粽準時會出爐在餐桌上。婆婆是江蘇無錫人,出身商賈人家父親經營十幾家米行,生意做到蘇州、江陰等地。安安靜靜的江南女,燒火做飯、縫衣繡花、透着靜謐温婉,家裏家外主持的紅紅火火,日子拿捏的好,80年代大家的日子都艱苦不好過,可我們家逢事過節樣樣置辦,小孩有禮物、豐盛的節慶晚餐,如水的日子和和美美。正是婆婆對米的耳聞目染,這便是挑米包粽的意義,是婆婆把對子女的愛融入了一個個香甜的粽子裏。

如今,我八十幾歲的婆婆老了做不動了。我不禁雙目濕潤,眼裏浮現出婆婆筋骨好的時候,夜半忙碌,包粽過節,一生為兒女們做的一切……端午將至,婆婆,今年的端午兒媳為您包粽大家一起陪你過節。

祝天下友人端午安康!

情濃端午散文2

有一首民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我在故鄉過端午節時,常常能品味出舊時的味道。那是千百年傳承已久的鄉風民俗,每當此時,小鎮的上空飄蕩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着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温情。

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續齊諧記》雲:“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賽龍舟,我的故鄉沒有這種習俗。只在清明節期間,裏下河地區四鄉八鎮數以千計的的會船雲集溱湖,舉辦規模浩大的“溱潼會船節”。最近幾年,在煙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槳划船的比賽,那是會船盛會後的延續,吸引遊子歸來的鄉音鄉情。

端午節不同於過年,也是故鄉人忙的時節。除了去看划船比賽外,門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備中午吃“六紅”的美味佳餚,大有一種“舉玉箸遍嘗美味,約春風共聚雅舍”的興致。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回家,親口品嚐母親做的“六紅”菜。家裏的午宴吃“六紅”很講究,六個碟子是醬油燒紅、拌紅或自然紅的菜餚,如炒莧菜、燒黃魚、紅燒肉、燒龍蝦、炒鮮河蝦、用刀拍碎的糖醋蘿蔔、切開冒出紅油的鹹鴨蛋……有時候在節日那天,還能看到鄉下有幾個農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樣,到各個商家門前跳判官舞,收點小錢或香煙。看見大人帶着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湯”,我心中竟有一份悵然若失的感覺,人到中年,胸口空蕩蕩的,少了兒時頸上掛着一個用五色絲線編織成的蛋網,少了胸前晃動着一個碩大雙黃鹹鴨蛋的自豪。

好在母親包裹的粽子還有從前的模樣。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蘆葦蕩,有縱橫交錯的河汊水港。鄉人蕩着一條搖櫓小船,從湖蕩裏精心採摘碧綠的葦葉蒲草,到古鎮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賣。母親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草把頭、菱米子、斧頭狀、小腳形、腳爪形、小長方形……象是用粽葉包紮成的工藝品,精美絕倫。包粽子時,糯米中加入的餡料有紅豆、蠶豆、蜜棗、紅棗、蛋黃、火腿片等,用蒲草或棉繩紮緊粽子,放進鍋裏煮,看一眼青油油、水靈靈的粽子,十分惹人喜愛。出鍋時,空氣中瀰漫着撲鼻的粽香,常常能喚醒口中的饞蟲翩翩起舞。

過完端午節,我又要回江南。母親在我行李中擱上幾包沉沉的粽子,不須關照,不用解釋,粽子裏藏着舊時的情懷。我從小到大一直喜歡吃的光粽子和蜜棗粽子,母親跟我們早有約定:草把頭是光粽子,菱米子是蜜棗粽子,斧頭狀是蠶豆瓣粽子,小腳形是紅豆粽子……從母親的滿意的神態裏,我覺察到“兒行千里母不憂”。粽子裏包含着恆古不變的母愛,深沉的親情給予我前行的力量,無論我何時何地闖蕩天涯,胸中要常懷一顆感恩回報的心!

情濃端午散文3

有一首民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我在故鄉過端午節時,常常能品味出舊時的味道。那是千百年傳承已久的鄉風民俗,每當此時,小鎮的上空飄蕩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着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温情。

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續齊諧記》雲:“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我的故鄉沒有賽龍舟這種習俗,只在清明節期間,裏下河地區四鄉八鎮數以千計的的會船雲集溱湖,舉辦規模浩大的“溱潼會船節”。最近幾年,在煙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槳划船的比賽,那是會船盛會後的延續,吸引遊子歸來的鄉音鄉情關於端午節的散文:情濃端午粽飄香關於端午節的散文:情濃端午粽飄香。

端午節雖不同於過年,也是故鄉人忙的時節。除了去看划船賽外,門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備中午吃“

五紅”的美味佳餚,大有一種“舉玉箸遍嘗美味,約春風共聚雅舍”的興致。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回家,親口品嚐母親做的“五紅”菜。家裏的午宴吃“五紅”很講究,五個碟子是醬油燒紅、拌紅或自然紅的菜餚,如炒莧菜、燒龍蝦、炒鮮河蝦、用刀拍碎的糖醋蘿蔔、切開冒出紅油的鹹鴨蛋……有時候在節日那天,還能看到鄉下有幾個農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樣,到各個商家門前跳判官舞,收點小錢或香煙。看見大人帶着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湯”,我心中竟有一份悵然若失的感覺,人到中年,胸口空蕩蕩的,少了兒時頸上掛着的用五色絲線編織成的蛋網,少了胸前晃動着一個碩大雙黃鹹鴨蛋的自豪

好在母親包裹的粽子還有從前原汁原味的模樣。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蘆葦蕩,有縱橫交錯的河汊水港。鄉人蕩着一條搖櫓小船,從湖蕩裏精心採摘碧綠的葦葉蒲草,到古鎮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賣。母親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草把頭、菱米子、斧頭狀、小腳形、腳爪形、小長方形……像是用粽葉包紮成的工藝品,精美絕倫。包粽子時,糯米中加入的餡料有紅豆、蠶豆、蜜棗、蛋黃、火腿片、鹹肉等,用蒲草或棉繩紮緊粽子,放進鍋裏煮,看一眼青油油、水靈靈的粽子,十分惹人喜愛

出鍋時,空氣中瀰漫着撲鼻的粽香,常常能喚醒口中的饞蟲起舞

標籤: 情濃 端午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r0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