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遇見一場別離的傷感散文

遇見一場別離的傷感散文

這是我進入大學生活以來的第一個暑假,不同於以往的學生時代,只是一味的把精力投入到對課本知識的把握和解讀之中。我想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大學生,一個具備社會責任能力的人,要做到的,絕不僅僅是不聞窗外事的讀一本接一本的聖賢書,我們更應該積極的融入這個社會,服務這個社會。而通過自己的能力與辛勤的付出換取酬勞,明顯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條捷徑。

遇見一場別離的傷感散文

我也在第一時間明確了自己的大方向----傳授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於是我來到了一間家鄉的培訓機構,幾番轉輾找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正如人們過於世人所言,萬事開頭難,過於突然實現從學生到老師之間的角色轉換,讓我一時非常的難於適應。內心的緊張使我在上課時往往突然失語,知識的生疏使我在答題時常常一時發難,經驗的匱乏使我在台上時穩定不了紀律。看着當時的情況,如果説我從沒想過要就此放棄那絕對是説謊。

可我始終明白我是社會最新一代的青年,對於環境的快速適應,對於苦難的樂在其中,對於明天的樂觀展望是對我們最起碼的要求。看着一起找到工作的朋友們,人人充滿自信,個個不談苦累,我又有什麼理由以“苦”這麼一個籠統寬泛的藉口放縱自己的惰性?正是這種自己對自己的激勵,這種由外界無聲無息下傳來的刺激,激勵着我在最困難得第一天堅持,第二天努力,第三天開始擁有如同機器一般的慣性,正面的情緒鼓勵着我繼續自己最初的堅持。

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時間長達34天,如果説頭七天是一場煎熬,我樂意稱其為一場毅力與苦難的較量,那麼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我更樂於稱之為和孩子們的一場聚會。那時我也開始意識到一個經常出現於書中的道理,“沒有不苦不累的工作,區別只在於你是否熱愛着它”,的確,當我真正融入進這個大家庭,曾經冷冰艱澀的一切開始變得温暖而富有了人情味起來。當自己的眼睛裏有春天,哪裏又不是春天呢?

主講老師們曾經惡意的警告,原來是善意的提醒,想讓我做到更好;課堂孩子們以前無理的玩鬧,或許是童年的放縱,憋久了快樂的人總想放聲大笑;就連悶熱的酷暑,眼下似乎也成了繁華的盛夏,蟬鳴伴著書聲宛如一篇華麗的樂章。我開始真真正正的融入進了“快樂學吧”(我做助教的地方)這個大集體,上課也因心情的放鬆和經驗的.豐富而變的運籌帷幄了起來,甚至有一天,因為王老師家中的老人生病,我還自己走上了講台,為高二的學生講了電磁感應的左右手定律。兩年前的學生,兩年後的老師,這樣的經歷讓原本只是準備教小學生數學的我感到既驚喜又驕傲。的確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是每個人的夢想不是嗎?而實現夢想的道路也有很多,有的窮其一生,不懈奮鬥。而有的機緣巧合,弄柳成蔭。這也是我這次社會實踐之旅除了金錢與友情之外另一收穫----站在高聳的講台上,做一個無私的教師,奉獻着一切我所能夠奉獻的,那就夠了,不是嗎?

最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無論初來乍到時有多煎熬無奈,面臨離別時有多心酸不捨。很多事情總是如此----想逃避時阻礙重重,終於離開了,卻又心心念念。孩子們,老師們都對我們這幾個大學生的離開感到不捨,更有一些小學生上來直接拉着我的手問道“明年還來這裏讀數學的話,哥哥還會在嗎?”想説不會再見到了,又因不曾殘忍直白的拒絕過一個孩子,而最終脱口而出一句,當然啦。接着…….嘴上笑成一輪彎月,心裏卻哭了,哭的傷心,哭的慚愧。

如果説有人問我,這次的社會實踐能學到哪些具體的東西嗎?”那我想説除了對課本知識的第二次温習,別的我什麼也沒學到。但如果拋開唯物主義的禁錮,那我又學到了什麼呢?那可就太多了,對人的謙恭有禮,讓我處事大方利落;對事的心思縝密,讓我遇亂顧全大局;對物的小心翼翼,讓我不再丟三落四。可以説改正了許多,學到了許多,更完善了許多。

最後,忘不了每個可愛的孩子,和我們共度的桃李芬芳六月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9je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