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徘徊與非回散文

徘徊與非回散文

去年參加高考監考員培訓班,開班典禮上,考點主任發表重要講話。在講到違紀現象時,他竟然把“孤注一擲”説成“孤注一鄭”,聽者一片愕然。

徘徊與非回散文

其實,領導們讀錯字,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因為這種現象時有發生。我記得,有個鎮學區(教管辦)主任到下屬學校檢查開學工作,作總結時説:“總的來説,你校開學工作還是令人滿意的。但是還有點不到位,有少數學生至今還在校園外非回。”

此言一出,與會者如墜五里霧中,嘰嘰喳喳,議論開了。散會後,一位年輕教師説:“諸位,今天當官的把‘徘徊’讀成了‘非回’。依愚之見,字音雖錯,但意思大致相同:‘在校園外徘徊’是講學生在校外走來走去,沒進校園。非者,不,沒有也。‘在校園外非回’也是沒進校園。不同的詞能表達同樣的意思。領導多有水平呀!”

這個領導以前是個體育教師,不學無術,但會拍馬溜鬚,投機鑽營。據説,他能當官就是得益於這一套捧吹術和一沓沓鈔票。

這樣的`領導,自然要讀白字,自然也鬧了不少笑話。有一次,他把“皇帝一登基就天下大赦”讀成“天下大赤”。照他的讀法去理解,皇帝登基後,天下就要發生大旱災。其實,是説皇帝登基後,要大規模地赦免天下犯罪的人。他把“可憐”認做“可伶”;把“耒陽”説成“來陽”;把“辣椒”寫為“辣叔”;“忠心耿耿”念成“忠心耳火耳火”。

我還記得有個朋友曾經給我講過這麼個笑話。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區委書記在會上做報告。報告是由祕書寫的,字跡比較草。書記大聲念道:“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説,人固有一死,或重於秦山,或輕於鴻毛。張恩德同志的死比秦山還重。”

在講到學大寨時,他念道:“我們在農業學大寨的運動當中,不要蠻幹,要實幹加23幹。”

在講到階級鬥爭時,他念道:“階級鬥爭這根弦不能鬆,我們一定要提高革命警惕,對階級故人的破壞活動,堅決狼狼地打擊。”

參加會議的人員,有的不知其所云,有的暗暗發笑,還有的。

原來他弄錯了:“泰山”讀成了“秦山”,“張思德”讀成了“張恩德”,“巧幹”讀成了“23幹”,“敵人”當成了“故人”,“狠狠”看成了“狼狼”。

假如你在單位裏攤上的是主任和書記這樣一類的白字領導,你如果天天去注意他哪些字讀錯了,計較他寫誤哪些字,那簡直是跟自己過不去。因為那麼做,不累死你,才怪呢?

標籤: 徘徊 與非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90g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