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蘇州拙政園遊記散文怎麼寫

蘇州拙政園遊記散文怎麼寫

蘇州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州拙政園遊記散文,歡迎閲讀參考!

蘇州拙政園遊記散文怎麼寫

蘇州拙政園遊記散文一

到江蘇蘇州,遊人的目光會自覺地投向拙政園,據説那裏曾是富豪貴族的天堂。蓮葉疊翠,蓮花嬌羞,綠樹掩映的蓮池慵懶地散發着江南的柔光。信步園中,樓亭深深深幾許,又藏着幾多的古意?這裏不就是與承德避暑山莊、留園、北京頤和園齊名的中國四大名園之首的拙政園麼伍?

拙政園最初綻放着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第一個富貴夢,他把這裏闢為住宅。歲月滄桑,宅主幾番更替,宅子幾興幾廢,到1509年時,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用十六年心血,擴建成拙政園的雛形。王獻臣去世後,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崇禎四年(1631年)此園歸侍郎王心一所有。清順治十年,陳之遴曾購得此園。1662年,拙政園充公。康熙年初,園子闢為駐防將軍府、兵備道行館。其後還予陳之遴子,陳家再賣給吳三桂的女婿王永寧。清康熙十八年,闢為蘇鬆常道署。乾隆三年(1738年),蔣棨接手此園。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園為忠王府。光緒三年(1877年),富賈張履謙接手此園。同治年間的江蘇巡撫李鴻章、張之萬,辛亥革命伊始時的江蘇都督程德全,抗戰時期的偽江蘇省省長陳則民都看中了拙政園,一度成為園子的主人。時疫醫院、戒煙所、區公所都曾是拙政園的別名。千年名園如舞台,曾換幾多富貴人家,悲歡離合,一個個富貴夢在這裏消逝,幾度興衰話淒涼,歷史物什的興替的奧妙,讓人深思。

王獻臣當初退隱泉林,建園以寄託情懷,種蓮以表心跡,他便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以取園名為“拙政”。拙政園的亭台樓榭高低錯落,臨蓮池而建,或直出水中,與山島、竹塢、鬆崗、曲水相映成趣;橋亭相連,曲岸灣頭,若隱若現,迴環精巧,引人入勝;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幅幽遠寧靜的三唯畫面弱。

遠香堂隔水池與東西兩個山島遙遙相望,林蔭藤影,倒映池中;鳥鳴聲聲,如飛珠濺玉,伴花香飄浮。湖、池、澗等不同的景緻,閒適、曠遠、雅逸,藏着風景詩,藏着山水畫。遠香堂西面的倚玉軒與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連同北面的荷風四面亭三足鼎立,不管站在哪裏,都可隨勢賞景。細看中,會發現倚玉軒有一曲水灣,恰到好處地深入南部居宅文。

走過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枇杷園,便來到西部的補園,也許,這裏的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是拙政園造園藝術的最得意之筆。恍惚間,從三十六鴛鴦館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伍。

最為驚喜的是,我在水廊上看到了文徵明八十歲時所作的蠅頭小楷《千字文》,撫摸字跡,感受文徵明筆勢的空靈飛動,好象與文徵明做了一次隔世的握手。拙政園滋育了吳門畫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文徵明,當時是人們爭相傳播的一段佳話。園主王獻臣與文徵明交往甚密,王獻臣買下拙政園後,着手擴建,立即聘請文徵明參與設計,歷時16年建成。新園子建成後,王獻臣經常邀文徵明宴飲、賞遊,常對園中美景樂而忘返。拙政園也成了文徵明的創作藍本,他曾數次為拙政園作畫,其中的《文待詔拙政園圖》,集詩、書、畫於一體,堪稱巨構傑作弱。

在園子裏轉來轉去,歡快地追逐着園子的每一個細節。走累了,我便在與誰同坐軒裏,一個人靜靜地坐一會兒,靠着欄柱眯着眼舒心地小睡一會兒。此時,樹靜花幽,整個園林彷彿浮於水面,我彷彿浮於水面,周圍的一切似乎軟綿綿的,思緒也有些縹渺,不久,竟不知不覺地徜徉於夢境,拙政園的春日繁花、夏天蕉廊、秋季蘆塘、冬夜梅影及諸多關於園子的名人趣事,一一湧入夢中,當然我的夢裏盡是悠閒夢。其實,大富大貴也不過是過眼雲煙,人間美景,誰也獨佔不了文。

蘇州拙政園遊記散文二

在國慶節裏,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蘇州拙政園。導遊阿姨告訴我們,蘇州有拙政園、獅子林、網師園、留園四大園林。其中,最早最大的園林是拙政園,它有52公頃,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建成。因為王獻臣認為此園是無聊的人以澆花種植為政,所以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

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這座園林用了16年時間建造,而王獻臣十分不幸,他只在園林中度過了2年便去世了。他唯一的兒子在一次賭博中將園輸給徐氏。

拙政園的佈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台軒榭多臨水而築。拙政園為三個部分:東部,曾取名為"歸田園居",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也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西部,也稱為"補園",園內建築物大都建成於清代,其建築風格明顯有別於東部和中部。

一進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蘭雪堂",什麼是"蘭雪堂"呢?"蘭雪堂"是當年抬轎子的轎伕放轎的地方,也是轎伕歇息的地方,主人就從這裏來到園中,轎伕則萬萬不可進入園中。走出"蘭雪堂",迎面就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叢和古樹,簇擁着一座巨大的石峯,它狀如雲朵,巍然屹立在草坪上,西側有兩塊形狀怪異的湖石,兩石中間夾着一條羊腸小道。中間這座石峯叫做"綴雲峯",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來賓們的視線,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被稱作為"障景",起着引人入勝的作用。

我一到這裏,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覺得很奇怪,好像某個名著的拍攝場地。仔細一想,是《紅樓夢》,我正為自己的聰明得意,爸爸發話了:“其實,《紅樓夢》並不在這兒拍攝,只是書中描寫的大觀園進門處的假山,同這座假山極為相似。但是越劇《紅樓夢》確實在這拍過。”“哦!”我恍然大悟。再告訴你一個特別的'事,這裏的窗户一共有108扇,卻沒有一個是重複的。

這兒最美的景色要屬"芙蓉榭"。"芙蓉榭"就是建築在荷花池邊上的水榭。榭,是蘇州園林建築中的一種類型,造型輕巧,建在水邊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榭"的正面有一池荷花,背後是一堵高牆,一邊開闊、一邊封閉的強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寧靜的氣氛。加拿大温哥華"逸園"中的水榭,就參照了這個設計,前面是一泓池水,後面是一堵高牆,很有蘇州古典園林的味道。我走到芙蓉榭的門前向西面看,看到這個水榭進門的門框上裝了一個雕花的圓光罩,透過這個圓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橋流水,猶如一幅鑲嵌在圓形鏡框裏的油畫。我走過去再仔細看看,又可以發現這個水榭臨水的門框上裝了一個雕花的長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兩岸桃紅柳綠,把我引入了一種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境界中去。我很好奇,問爸爸:“這是怎麼回事?”爸爸説:“這是蘇州園林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園主想通過這種手法,把來賓們的視線集中到最佳角度,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真是十分神奇耶。

哇!蘇州的拙政園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品啊,這古老的建築更有着我國古代人民的勤奮和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0d8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