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歲月深處的洱海抒情散文

歲月深處的洱海抒情散文

童年記憶中最難忘卻的就是那洱海里的快樂時光。在銀橋鎮西城尾自然村永濟河流入洱海的河北岸的沙灘上,從那裏進入洱海里游泳,撈螺螄撈海菜,入海半華里、海水只到小肚子下,勞作後就在沙灘上憩息,那陽春三月的玉洱沙灘為我的童年時光鐫刻上了温暖的一筆。

歲月深處的洱海抒情散文

八十多年過去了,她始終是我精神的原生地和靈魂歇腳的地方。

忘不了洱海,是因為洱海里有太多即使我走到天涯海角也抹不去的醇香記憶,這種記憶將温潤我一生。

小時,最期盼的事就是一年一度大理的祭海,耍海節的日子。

母親講給我洱海的故事中,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洱海,是大理文明的搖籃,也是大理白族人民賴以繁衍生息的“母親湖”。千百年來,一方面洱海就像一位美麗慈祥的母親,用她源源不絕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居住在周邊的白族先民,讓我們世世代代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另一方面,居住在洱海周邊的白族先民又以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來表達他們對洱海母親淳樸的感恩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而在眾多的文化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已有上千年歷史的祭海、耍海節了。

祭祀是向神靈祈福消災的禮俗,不論年歲之悠遠,抑或故事之神祕,洱海都有資格接受其子民們的祭祀。歷史以來,洱海岸邊村邑羣眾多,而依白族傳統,幾乎每個村都有祭海的習俗和儀式。其中較有規模的有喜洲金河村的本主節、灣橋古生村的本主節、大理龍鳳村的本主節、雙廊紅山的本主廟會等。喜洲金河村的本主神是斬蟒蛇英雄段赤誠,節日正逢農曆四月“繞三靈”盛會,所以“繞三靈”隊伍祈禱要魚貫而繞至洱河祠(“仙都”)娛神一天,祈求洱海母親賜予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收。不過在所有的祭海的節日中,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儀式最隆重的則是與繞海會相始終的兩次本主節,即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的古生村本主節和農曆八月初八的`龍鳳村本主節。

農曆七月二十三日是一個祭祀海神和賽龍神的盛大節日之會。屆時,洱海邊各大小村子蓮池會的老齋奶和許多中青年信眾幾乎都毫不例外齊聚到灣橋古生村東邊的龍王廟旁,祭祀洱海龍王,人數多達數千人。他們來到後,主要舉行三項活動,一是花船競渡、娛神娛人;二是各村蓮池會的老齋奶各自為政,燒香拜祭,唸經祈禱,祭祀洱海龍王;三是放生。放生是祭海的一大重要內容,凡是前來參加活動的信眾到時都要把提前準備好的活魚、泥鰍放生到洱海,充滿了宗教的虔誠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讓人肅然起敬。

農曆八月初八在龍鳳村的祭海活動也同樣規模宏大、熱鬧非凡。屆時各村蓮池會、洞經會齊聚到龍鳳村海邊的四海龍王廟旁歡度本主節,共祭洱海神。與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祭海有所不同的是,在活動過程中,花船競渡活動更為熱烈,來自四村八寨的各種龍舟、花船成百上千、場面蔚為壯觀,讓人目不暇接。這一節日,因為以花船競渡、耍海遊玩為主,所以人們又把它稱為耍海會。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八十多年過去了,但我熱愛洱海之心一點不老,反而與日俱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v77r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