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描寫橋的優美散文

描寫橋的優美散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橋的優美散文,歡迎閲讀!

描寫橋的優美散文

描寫橋的優美散文一

冬天的早晨很短暫,在下午四時,天穹便漲出了淡淡的灰濛,只剩下寒風和枯木,偶爾會散落下零星雪花。萬物殆眠,蜷曲着,進入夢鄉。不過,一大清早,大街小巷便熱騰起來,遠處的房屋、樹木只顯出淡淡的影子,好像畫家在白紙上輕輕勾勒的一道道輪廓。

附近舊牆邊有一座拱橋,很少有人經過,但這座橋卻是通往另一邊的必經之路。從小,我就非常喜歡在這座橋上玩耍,已不知有多少腳印踏過這裏。許久年,這一座橋與以前相差無幾,只是在橋墩上多了幾株野草。我還記得小時候,總會不禁從門縫裏探出頭,嬉笑着從這兒跑到哪兒,又從那兒跑到這兒,似乎從未感到過煩膩。一年四季,這座橋依舊挺立兩岸。春天,石橋如一道彎彎的虹,靜靜地卧在碧波盪漾的河面上;夏天,石橋像一條白玉腰帶,系在流暢的河水腰間;秋天,樹葉回綠轉黃,凋落在柔軟的河牀上,似小舟,細一看,真像萬舟競發的賽場啊!到了冬天,橋卻變得疏密與飛白,月光下的拱橋顯得輪廓更加分明。在我的童年裏,奶奶總愛牽着我的手,漫步在小橋之上,看着威武夏時的橋,看着連綿落雨的橋,看着人往稀少的橋,悠悠佔了我大半個童年。

我還喜歡獨自玩耍,雨水洗禮後,朦朦朧朧,我會踩着泥濘的泥水,笑着看着橋下悠長而延伸的河水,彎拱着的橋多像笑意的嘴臉,對我衝着笑。橋下,戲魚在浮萍下暢遊,碧波滋潤着臨岸的野草,好不勃勃生機!

我想,橋以自己而成全了魚蝦,難道它沒有以自己而成全了我絢麗斑斕的童年嗎?

描寫橋的優美散文二

橋是神祕的,有的看得到,有的看不到,有的只能想象。如:獨木橋、石拱橋、過江橋、立交橋都是看得見的。而心靈之橋、理想之橋、友誼之橋……都是看不見的。則飛天橋、樹藤橋、伸縮橋……都是我們美好的理想。下面請聽我來介紹吧!

最原始的橋是獨木橋。獨木橋是人們在很久很久以前發明的,就是把一根粗大的木棍橫放在河的兩岸,但這種橋既沒有護欄,也沒有水泥等東西固定,洪水以來就被沖壞了,行人還不能走多,一次只能走一個人,如果行人沒站穩不小心腳一滑就掉下去了。你看獨木橋多不方便呀!於是聰明的祖先又發明了石拱橋。石拱橋從名字就知道是用石頭做成的拱形的橋,由於他是石頭做的,所以它比獨木橋要牢固,橋面也比較寬敞,還能通行一些小型的車輛。如:人力車、馬車、摩托車……石拱橋也是有缺點的,第一:當大型車輛通行時或有許多人站在橋上時,橋就會跨。第二:在橋上人車一起走,有時人和車會發生一些意外事故,人們覺得這種橋也不是很好,就有發明了過江橋,過江橋就是直立在江上的橋,我猜你們都知道長江大橋吧!長江大橋比石拱橋更雄偉壯觀,比石拱橋作用更多,更安全。長江大橋分兩層,上一層是通行人和車輛的,下一層是通火車的,而且上一層的車道和人是隔開的,人走人的路,車走車的道,不會碰在一起,多好呀!可人類和科技都在發展、進化,長江大橋還達不到人類的要求,雖然長江大橋能在江面上走,但不能滿足陸地上交通堵塞,橋樑設計師們就試着把橋樑建在地面上,經過不斷的努力,發明出了立交橋,顧名思義,就是在馬路上騰空而起的橋樑,立交橋的建立大大方便了行人和車輛的運行,這種橋真讓我驚歎,沒有像長江大橋一樣的橋墩還能像飛天高龍一樣立在馬路上,而且形狀變換多樣,很多交叉在一起,一條彎曲的,一條筆直的……介紹完了這四種橋,現在聽聽我長大想發明的橋吧:

我長大可想發明一座壓縮橋。聽名字就很奇怪吧!橋怎麼能壓縮呢?為什麼要壓縮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由於許多的橋只能固定的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而我的壓縮橋長度有地球赤道三圈,還可以任意繞圈轉彎,這樣一來就能滿足繞那麼多的路,過那麼多的橋,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用時你只用説:“開啟吧”,它就立馬架起,不用時,你説:“收起吧”它就會自動收起。怎麼樣?很方便吧!

在我的心裏橋永遠是神祕的、變幻無窮的.!

描寫橋的優美散文三

老大橋,又名鎮海橋。建於明嘉靖年間。關於大橋名稱的來歷,我大抵是有些模糊了。不過,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為了平息水患而建。

老大橋位於三江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獨自站在大橋上,凝望着三江在此交匯,頓覺視野開闊,心潮澎湃。第一次看到他,我就深深地被他所吸引。他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氣派,也沒有雕龍刻鳳的華麗,只有樸實敦厚的石板,靜靜地書寫着他自己的歷史。走在橋上,一種莫名的踏實感會湧上心頭,你也在不經意間放慢了腳步,時而輕輕地撫摸着那斑駁的橋身,時而駐足遠眺,一葉扁舟,一朵晚霞,一座青山,一縷鄉愁

大橋每天都人來人往的。熙熙攘攘的人羣,川流不息的車輛,老大橋連接着河岸的兩座城,以及兩座城裏面的人。也許是看過了太多的物是人非,老大橋有一種獨特的滄桑感,就如同一位很有故事的老者。

歲月不語,唯石能言啊!一個孩童在大橋上蹦蹦跳跳地走着,靠近一看,竟是一位佝僂着背的老者了。不知在大橋上來來回回了多少趟,竟腰也彎了,背也駝了。大橋還是那座大橋,只是多了一些青色的苔蘚罷了。

大橋的兩旁,是搭好的青石板台階。每天清晨,當火紅的太陽從河面上升起時,就早有那勤快的婦人們,拎着大桶小桶的衣服,在河裏錘了起來。中午時分,河堤上就彙集了好多愛垂釣的人,大家靜靜地坐着,似乎忙碌的工作與生活和他們毫無關係,神情中帶着一份愜意與閒適。倚着橋杆,望着垂釣的人。我感慨萬千。其實一天就這樣釣着過去了,一年就這樣釣着過去了。歲月就在這一收一放間悄然走過。

橋上有時還有一些買東西為營生的人,有賣皮鞋的,有賣乾貨的,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賣荸薺的老人。前面擺着兩個筐,裏面裝着新鮮的荸薺,大的五元一斤,小得四元一斤。清晨當你路過,總想停下來買一斤解解饞,畢竟那鮮亮亮的,還透着水的荸薺,就彷彿是剛從河裏撈上來的一樣,這就是江南水鄉的風情呢。

每當心中煩悶,被瑣事所擾時,我喜歡獨自來到老大橋,望着遠處的新安江緩緩的流淌着,腳下是那幾百年厚厚的歷史,心情也釋然了。不愉快的事情就如同過眼雲煙一般,伴隨着太陽的升起,漸漸的消散了。

標籤: 描寫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rvoj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