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欣賞詩歌五診法散文

欣賞詩歌五診法散文

詩,就象水一樣,在大海上的人覺得一滴水算不上什麼,若把那滴水設想在沙漠,那麼那一滴水就是一個生命,一種靈魂,一個傳奇,一種生存的標誌。生活在詩意的國度,詩歌讓我們振奮、進取。是詩歌的精髓讓我們的靈魂更加的純淨、高尚,為了更好的欣賞詩歌,創作詩歌,我們不防採用五診法,即“望、聞、問、切、沏”。

欣賞詩歌五診法散文

所謂“望”,就是觀望,行走。的確,生活是一切的來源。情感、哲理都是從生活中得到的。若要詩歌不侷限於某個狹窄的方面,應去大量的遊山玩水,體驗民俗風情,從山水間取景,從人情中去悟意,從人與自然中去領理。若不這樣,無論你用怎樣優美的詞句來打造、設置你的詩,這樣壘出來的詩,大都顯的枯澀,不富有真情,也不易於人們接受,那麼所寫出來的詩都只是些文字,沒有靈魂,沒有氣度,沒有人性。詩不是讓筆走出來的,而是情與景的,景與理的。我們要樂於山水、人情,用眼睛去看:顏色、大小、形狀……而後用筆去勾勒,即是回望,在此基礎上,我們不能隨便看看就罷了,而是要加以理性的思考與評價,即是守望,做到這一點就好比我們飯前得到了碗筷,就具備了寫作的首要條件。

“聞”,就是用耳朵去聽,聽山水的聲音、人們的聲音。所謂情動於景,耳動於情,我們可以聽白天的聲音,黑夜的聲音。因為它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隔閡,沒有地位和權力的差別。好的與壞的我們都要聽的入耳。一位作家這樣寫到:窮人能聽到風聲也是很幸福的……正是由於這些聲音激發起我們的鬥志、嚮往、憧憬。浪濤的聲音啟迪我們去拼搏,摳門的聲音讓我們去開啟心志和相思,小草拔長的聲音給我們以振奮,風的聲音給了我們追逐的勇氣,腳步的'聲音勾起我們太多的回憶。試想,把一切的聲音融會到我們的詩歌當中來,定會引起你與讀者的共鳴,與你同悲共歡,同歌共泣。聲音就是我們的心跳,我們的夢想和希望。若詩歌達不到這種境界,那麼詩就是一首啞詩,沒有聲音的詩,也無法達到我們所要的創作目的。

“問”,就是用嘴巴,查問,尋問,問高山,問流水,問春暖花開,問秋風含笑,問夏日濃蔭,問白雪皚皚。有評論家評説:“好詩在民間”。很多的的好詩就是人們的,自然的。作為現代詩而言,都沒有嚴格的規定,都是由自己創作的。所以很多都顯得乏味。舒婷的“與其在懸巖邊上展望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若她不去問人們神女峯的傳説,豈可有這樣的哲思。行千里路,問百家事,我們就會為我們的詩創作提供很多素材,讓我們的詩不僅僅是乾巴巴的文字鋪路,而是充滿感情,給人以愉悦,親切,人性的感覺,詩就不會像石頭、沙子、樹葉、藍天白雲、水草那樣只有顏色、形態、體積等,而是富有動感、靈感,讓人更多的感到詩創作是有過程的,有規則可尋的。

“沏”,就是彼此之間相互切磋,創作手法,交換創作理論,這樣才能把一首好詩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手段中創作出來。很多的詩歌功頌德作者就是缺少這一步驟。做到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這就是心與心相融,或者説是作者與優秀教師之間相融通,取長補短,輯多家之靈氣,壯自己一臂之力。

同時還要把詩歌一塊塊地切割下來,重新的洗,重新的組合,讓每一片詩做到純潔,高尚,有力度,有氣度,有詩興,有詩意,有詩情,有詩理,有詩味,要注重詩語的錘鍊,語氣的諧。不能讓每一首詩的思想混亂,低俗。結構不脱節,做到完整有秩序就差不多了。

最後就是品了,或品償了,賞析,或者説是作品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工作經驗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了。詩寫好了,就要拿去發表,讓讀者來發現,來感之,來賞析,評論,讓詩來振奮讀者引領讀者。要做到讀者隨歌同歌,同悲互悲,這樣的詩就算好詩了,就會在人們的心中紮根,為人們接受、容納。作者就會讓他的詩去偉大,讓自己也去著名,因為詩人即詩,一切的思想可以品讀出作者的思想與人格,氣質與生活。不要忘了,沒有永遠都存在的完美的東西,要及時的反饋讀者的意見,從意見中重新發現自己,總結新的經驗,做到有得必得,有失必改,方才讓他與他的詩歌共進,進入一批真正的詩人行列中。

詩好比就是我們自己,詩的創作你就是我們自己。它包括我們的眼睛,耳朵,嘴脣,腳,手,以及我們的心,若要把自己塑造的更完美,把詩寫得更有水平,我們必須做到這些基本的步驟,就如我們缺少眼睛,不能區分燈光與星光,就如我們缺少耳朵,不能區分烏鴉與黃鸝的聲音。詩歌作者們,一點拙見,還肯請大家給予指導,評説,以補我之論。

標籤: 散文 詩歌 五診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pnnr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