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歲月曾與我們温婉相安散文

歲月曾與我們温婉相安散文

相比於現在手機隨時可看的電子書,我更喜歡訂裝成冊的紙書。好似親手寫的信箋,好似上世紀九十年代用老相機拍下的老舊相片,你翻閲着它們,能真切地體會那種手接觸在上面的顆粒感,就仿若那一行行的玲瓏小字,經桑田疊浪,與你在山河歲月裏相逢,它們一路走來的那漫漫來時路,落字傾城,落眼心安。

歲月曾與我們温婉相安散文

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每年春節,我都會用家裏給的為數不多的壓歲錢和平時積攢的零用錢,去小鎮上買一本書籍或者雜誌。一本好書幾塊錢的價格,在那個年代,對於一個上有老下有兩小的農村家庭來説,已算是比較奢侈的消費了。這樣的“奢侈”,在我十二歲之前,每年一次,從無例外。

那些年裏,不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書本可供挑選,通常紙頁都是老黃老黃的,背景全一色的灰白,景物也單一。那時候覺得它們特別的一般,也並不如何珍藏。如今每次瞧着我房裏僅剩的殘破不堪的幾本,嘴角的笑都會溢滿心底。破舊的它們,是我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見證,曾温暖了我的青春年少。

小時候每次買回來,母親都會從我手中接過書,將它們放在專門騰出的一個小抽屜裏。用她的話來講,以後改變命運可全靠這些了,得好好保管着,可我對她的行為越來越討厭。以至於後來每次買回,我都直接賭氣式地丟給她,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去看它們。

但媽媽的性子始終不曾淡退過,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從小抽屜拿出一本,小心翼翼地抖落掉上面的灰塵,然後像捧着珍珠一樣小心地打開,挑選一些好看的篇章或者某些段落。她一邊指着我看,一邊輕聲念着。

那些被輕念出來的字句,像位慈祥的老者,而時光,像老者的眼睛,真實而温柔地注視着。

在那些尋常的日子裏,在很長一段的時間,我喜歡坐在門前的小院子裏,手裏翻着本書本,偶有人經過時,快速地讀上兩句,而大多時候我都在瞧着爺爺,爺爺砸吧着嘴抽的老煙在空中轉着圈,聽着他嘴裏絮叨着些已經不合時宜的他們那年代的往事。偶爾回頭望望屋子,看看母親,在昏黃的燈光下蹬着那台與我一般年歲的縫紉機。臉有桑田,眉掛笑意。

吱吱呀呀,吱吱呀呀……

一些歲月,就在母親的縫縫補補裏,老成了舊光陰……

再到後來為了我的前途,一家來到繁華的城鎮生活,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着,而我,迷戀着車水馬龍繁華若夢的城市,漸漸不怎麼去買那些紙質書本了,也慢慢忘卻了母親不辭辛勞陪讀的初衷。

好像來到城裏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和母親單獨待過,更別談一起翻看某本書籍了吧。母親偶有閒暇讓我讀些書給她聽時,我都是厭煩地回道:“不是有手機麼,自己隨便搜索看去呀”,然後就再無下言。

大概每一個孩子,都會成長為試圖掙脱母親、家庭的大人,你再不是小時候依偎在媽媽身旁的孩子,而是渴望獨立、厭煩親密的少年。我們把親密時光留給路過的陌生景色,給萍水相逢的路人,給終須一別的朋友,卻不再給血肉相連的親人。

直至前些年家裏出了車禍,叔叔離世,父親骨折住院。母親既要照顧住院的父親,又要照顧正讀高三的弟弟,還要為父親與叔叔的車禍打官司。一個人忙裏忙外的,全家的擔子都落到了她的肩上,沒有片刻的閒散。

當我從大學坐車回到家,在醫院見着忙碌的母親,看着那眉間深深的褶皺,發間偶爾穿插的絲絲銀線,那一刻,自打出城生活就再也沒有哭過的我,眼淚嘩地一聲就止不住地哭了。

父親,老了。母親,也老了!

時間,走得可真快呀。像一匹野馬,一放開韁繩,再停下時,時光就成了鑲在記憶的老照片。

除了一些記憶,剩下的還是記憶。就像曾經愛不釋手的.紙質書籍,難求一本的雜誌,都不再是選擇的主流,隨着歲月一一老去了。

父親和母親,就這樣老了開來,擋也擋不住。

這人老了,再加上有病纏身,就反倒像個孩子,吃也鬧,不吃也鬧。父親,就是這般。動不動,手中的枴杖,就頓了地,磕得亮閃閃的瓷磚,光影亂晃……

只是,苦了我的母親。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一直都是好看的女子。素着臉,清水掃眉,笑一笑,兩頰會有淺淺的酒窩……

不知何時,母親的酒窩,突兀着,竟然就不見了,消失了,成了一枚跌進茶碗裏的月,被鎖在記憶的古井裏。曾經的發,也亂了,銀色的白,一輪一輪地衝擊着母親的烏絲,從髮根蔓延到髮梢。令人看了,便心生幾許悲涼……

家中,曾有一方鏡。某年某月某日,這鏡子就破了。莫名其妙的,碎了一地。

母親,將破了的殘鏡,安靜地掃,安靜地倒掉。我説:有空,我再給您換一塊鏡吧!母親笑笑,搖搖頭,説:算了,有鏡無鏡,又有何種區別?説完,母親轉身進得房去,除了聲輕微的歎息,餘下的都是翻看書紙的聲音。

這嘩啦有序的聲音裏,母親的背影成了一道窗下的剪紙,在燈火裏,從天上走到人間。我是知曉母親不再要鏡子的緣由的。人老了,要鏡子,何用?“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念一念,心都是酸的啊。

如今閒了些的母親,依舊像從前一樣喜愛看書。每日都要抽些空閒翻看幾頁。

偶爾下班經過一些書店,我會選幾本經得起推敲的書帶回家。

每次遞給她時,母親就會笑。我不知道母親為何不喜歡手機看書,而是偏愛這些紙質的書,我只覺得,這樣做了,母親會笑,會很開心。

那麼,我就這樣做去。

後來偶爾閒聊,起了興致問了她,她説拿着書本,便覺心安。每次瞧着那些印落在紙張上的字句啊,都會覺得格外的厚重與温暖。容顏再是嬌好,貧苦再是艱難,終究會抵不過不曾停下的歲月,而這些實實在在的書,是一直存在不會消散的。你看着它們,仿若看到了那些燈下的作者當時是如何日復一日敲打下這一字一句的心血,也像是在隔着時空與一個太久不見的朋友重逢,説着些歲月閒話。翻着那些書,就彷彿回到了以前唸書給我聽的那些煙火日子。

時間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行走,也一直在消散,但生命裏總有些東西是時光所磨滅不去的,它與我們曾温婉相安。

標籤: 歲月 相安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ye2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