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想喜喜散文隨筆

想喜喜散文隨筆

寒冷的冬夜,北風撕咬着落葉的法國梧桐,嘎吱作響;雪霰敲打着緊閉的玻璃窗,窸窣有聲。我和喜喜靠着鐵皮圓筒小火爐,就着學校商店買的花生米,喝着小鎮上打的谷燒酒。他一大碗,我一小杯;他一大口,我一小呡地胡扯海聊。這樣的夜晚,天地是空寂寒冷的,我們居住的薄殼拱頂的窯洞式紅磚房子內卻是融和温暖的。

想喜喜散文隨筆

和喜喜在一起的日子,更多的時候,我們幾個合得來的年輕老師,在忙完一天的教學,安頓好寄宿的學生之後,喜歡擠在喜喜的房間裏,看喜喜寫字,聽喜喜談天,陪喜喜喝茶,學喜喜吸煙,或躺或坐的欣賞取笑着我們這位可敬可親的大哥。

我總奇怪,他那稜角分明的臉上,怎麼密密麻麻長着那麼多鋼茬似的鬍鬚。要不是滿頭黑髮下那一雙明亮仁慈的眼睛,我絕對會把他看作粗漢。其實喜喜是個看似粗野實則敦厚儒雅的人。

見過抽煙的,還沒見過比他更享受香煙的。他抽煙,常常是從煙盒裏小心的抽出一支,仔細的瞧瞧,捏捏過濾嘴,把煙絲一頭在大拇指指甲上輕輕地抖抖,拿到鼻子底下嗅嗅,才叼在嘴上,再慢慢的掏出打火機點上,狠狠地吸一口,紅火明滅,煙已燒掉半截。這時他一面用食指輕輕地彈着灰白的煙灰,一面悠悠的閉住呼吸。隨着喉結的上下滑動,你分明聽得到他咕的一聲把煙全吞進了肚子裏。正當你奇怪不已的時候,兩條銀蛇樣的煙霧,已從他脹大的鼻孔悄然溜出,扭着細小的身子,緩緩的向上升騰。銀蛇越扭越長,顏色越來越淡,在你以為煙霧將盡的當兒,他又猛地撮起嘴巴,噴出一個又一個白色的煙環,追趕着慢慢升騰的小蛇,掀起一個新的高潮......那詭異神祕的氣氛,那藝術化的情景,合上那悠然陶醉的神情,讓我們不得不把他看作煙神。

常言道,煙酒不分家,喜喜除了吸煙喝酒,還特愛喝茶。他喜好濃茶,泡茶的搪瓷杯裏結了一層厚厚的茶垢,就是不放茶葉,把開水衝進去,也能聞到茶葉的清香。但不放茶葉泡茶,那是絕對不行的。他喝茶,常常是撮把茶葉,扔在茶缸裏,提起開水就衝,看着茶葉水底絲草一樣翻騰舒展,他就歡喜,説這樣能感受春的氣息。茶水喝完,他就勾着小拇指,撈起泡翻的茶葉抽麪條似的慢慢享受,那咀嚼吞嚥的樣子,彷彿世上沒有比這更美的滋味。

喜喜寫得一手好字。其書法結體緊湊,運筆有力,遒勁飽滿,佈局疏密有致,頗具顏體風骨。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仿宋諸體他都有研習,而尤以行書為佳。他訂有書法雜誌,理論修養頗深。記得我第一次誇他字寫得好的時候,他放下筆,望着我,説,寫字和書法是兩回事,字寫得好,不一定就是書法家。寫字簡單,書法,難啦。至於書法需要歷練,講究神韻,書品即人品,書法見人生之類宏論,就是他灌輸給我的。因為見識不一般,他對自己要求更高,從不以字驕人,更不輕易寫字予人。有年年末,我見市場有寫字賣聯的,一時昏了頭,就鼓動他也去寫聯賣。誰知他臉一沉,不吭聲,端着茶杯就走人。我懺愧自己的唐突,依其表情,我知道,他把我的建議當成了褻瀆。

為人平實,處事方正的喜喜並非無慾無求,他適心隨性,只是追求不同。那年學校教務主任崗位空缺,教育辦決定競選。當時改革開放不久,老師們競爭意識還不是很強,總覺得報名競選難免討官要官之嫌。誰知通知下來,喜喜竟第一個報了名,這可大大出乎大家的預料,一時看不明白。儘管如此,最終他還是以高票當選。當年這個大膽的改革舉措,引起縣局注意,教辦領導因此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喜喜也受到了縣教育局局長的召見。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的參選動機彙報,還被局長大人寫進了專題調研報告裏大加讚賞,局長説他就喜歡這樣善於抓住機會,想幹事業的年輕人。

此後幾年,喜喜不忘初心,不負眾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由教務主任,晉升為中學校長。學校在他的帶領下,教育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在周邊鄉鎮頗具名氣,吸引了不少外鄉學生前來就學。可就當大家以為他應該乘勢而上,爭取更大發展的時候,他卻又在老師們的莫名驚詫中提交了辭職申請,到教育辦做起了教學專幹。這樣不合常人思維的做法,自然引起不少猜測。其實,幾年的校長經歷,讓他更清醒的認識了自己,覺得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更適合他的性情。

一個鄉鎮教育辦的教學專幹,如果不想事,那是十分清閒的。喜喜可是個閒不住的人。在這個清閒的崗位上,他卻做出了讓人欽佩的成績。這些成績最突出的有四個,一是組織開展全區中小學生古詩文背誦大賽,因為這項活動是在全國新課改還未啟動之前開展的,沒有教材,他就多方收集資料,自己編寫打印了130多首經典古詩文印發全區學生,供學生背誦;二是組織教師積極教改,幫助鄉中學語文組申報了“三環遞進,主動發展”的教改課題;三是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大賽,每年秋季的教學大比武,成了全區教師展示才華的大舞台;四是幫助鄉中學和中心完小先後成立了“湖溪文學社”和“新苗文學社”,並出版社刊。這些工作今天看似平凡,可當初都是富有開創性的工作,沒有遠見,不想創新,完全不可能做出這些影響深遠的事情。

在這個崗位上,喜喜如魚得水,有滋有味的幹着,打算帶領教師進一步深化課改的時候,上級卻突然取消了學區的教學專幹。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喜喜無可奈何。搶在學區領導宣佈新的工作之前,他在學區教師大會上作了簡短髮言,簡單回顧了自己這幾年的工作。記得他的開場白是:“我是個平凡的人,但我絕不想做一個平庸的人。”這平實而深刻的話語,震撼着我的.心,因為這話,我理解了他全部的所作所為。從此,他的形象,在我心裏更加高大起來。

後來我調到了新的學校,幾年後喜喜也因為年齡的關係,提前內退了。這時他的兩個女兒,已經參加工作,大女兒也已結婚在長沙成家,他就和夫人一起到長沙幫大女兒照看小孩去了。花甲之年,含飴弄孫,有此至樂,人生還求什麼?每次同喜喜打電話,他都樂呵呵跟我嘮叨着做姥爺的快樂,那份喜悦通過電話,甜膩了我的耳朵。我沒想到,前年一次通話,他突然告訴我説,他現在長沙老年大學學篆刻,聯想到他早年向我借過《説文解字》,流露過要學篆刻的意願,我就祝賀他終於如願以償了。在電話那頭,他依舊樂呵呵地笑着,説自己是弄着好玩呢。我早就想刻兩枚印章,趁着這個機會,就半開玩笑地請他幫我刻章。他朗聲應下,連説説要得要得。大約一個月後,他果然把印章刻好,用微信把圖片發給了我。兩枚印章,一陰一陽,字體古樸,佈局均勻,刀功深厚,很難想象這是初學篆刻者的作品。我要他把印章寄給我。他説怕遺失,到時要親自送給我。

今年五一假,喜喜小女結婚,我夫婦事先得到喜喜的邀請,前去他家賀喜。落座不久,喜喜就領我到他的書房,拿了一個精緻的小方盒給我,説這是給我刻的兩方印章。我迫及待的打開黃色的福紋小盒,裏面不僅擺着兩方方形天然大理石印章,還藏着一個圓形的青花瓷印泥盒。正當我感慨他做事周全,卻又不知説什麼好時,喜喜又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書送我,説這是他的一本《篆刻三字經》,親自鈐印了幾冊,特意贈我一本。捧着這珍貴的禮物,我驚慨得顧不上禮節,連聲道:這是你印的?這是你印的!是的,這是喜喜印的。回家後,我洗了手,抹了桌,在燈下,輕輕地翻閲拜讀這本精緻的《篆刻三字經》。在序裏,喜喜説,這些年在長沙,他一面替女兒照看小孩,一面在老年大學學習篆刻。平日裏他按時送接孫子上學回家,其餘時間全部用於鼓搗篆刻,這一本《篆刻三字經》就是他在朋友的鼓勵下用石400餘方,耗時數月才得以完成的。對篆刻我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但憑直覺,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有檔次的作品。冊頁是印有“西冷印社”幾個字的高檔宣紙,每一個印章的用墨都恰到好處,篆章鮮豔清晰,邊沿不滲油墨,行距排列整齊,每個圖章三字,佈局各不相同,遇有相同文字,務求同中有異,筆畫或陰或陽,刀刀均見功力,無論單個圖章,還是整冊印頁,古拙端莊祥和,不見絲毫浮華。這是怎樣一份工作?需要怎樣一份毅力?這心態,這定力,這韌勁,絕非常人所能。

讀着朗朗上口的《三字經》,欣賞鮮紅的篆刻圖章,我似乎看見喜喜時而伏在桌案拿着刻刀精心雕刻,時而拿着印石迎着燈光細心察看的身影.待把刻好的圖章印在宣紙上後,點上一支煙,泡上一杯茶,他正一邊慢慢的琢磨,一邊噴出圈圈煙霧,咀嚼泡翻的茶葉......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不知為何,每次讀李白的《贈孟浩然》,我就會想起喜喜。想起喜喜,我就會想起孟浩然。難道因為喜喜姓顏,我們私下裏叫他顏夫子?無論如何,我想,這絕非我作如是想的全部原因。

喜喜,今夜沒有月亮,想起你,我心中卻撒滿了月光。五月與你相見,你説自己又在學習國畫。難道,此刻,你也正在燈下想月畫月?不然,此刻,我心中的這輪明月,怎會如此皎潔?

標籤: 散文隨筆 喜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lx9dg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