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別讓自己活得太累散文

別讓自己活得太累散文

生活,對於人的個體來説,原本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遊戲,不必刻意去計較,所謂的勝與負,原本無所謂。朋友,千萬別讓自己深陷在生活的旋渦中,揹着沉重的包袱,活得太累。

別讓自己活得太累散文

面對着燈紅酒綠,爾虞我詐的紅塵萬象,陷身於紙醉金迷,蠅蠅苟苟,物慾澎湃,激盪的七彩世界裏,如何去過好屬於我們自己的每一天,是需要我們大家冷靜思考的一個現實問題。“別讓自己活得太累”就是當下我想與朋友們聊開的話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捫心叩問和秤量自己,要真正地認識自己,認清自我,認知自我,自己要成為自己的“知己”。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平,把心情放輕,這樣,才會讓自己活得心地坦然,活得心情舒暢,活得身心快樂,活得靈魂安靜,活得樸素真實,活得灑脱自然。

把心態放平,把心情放輕。就是要我們能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看清沉浮於這個世界裏的人和事。世界,原本就是陽光與黑暗同在,美好與醜陋並存。我們要學會生活在美好的陽光下,也要能經受得住生活陰暗的重壓。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不僅會邂逅鮮花和美好,同樣,也會遭遇污穢與骯髒;我們既能感受到人類的友愛與真情,同時,我們也會飽受欺凌與欺詐的折磨。我們一定要讓真愛永遠與我們同在,讓她與我們一路同行。別人的成長,同樣是你身邊一道迷人的風景,不僅只是成就了別人自己,同樣會亮麗了站在他身旁的你。

清代文學史上,被稱譽為“乾隆三大家”的詩人、史學家趙翼(1727~1814),曾在《論詩》中談起詩歌創作、鑑賞的時候,就提出過“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主張。照理説,清人是以小説見長的,於唐詩宋詞來論,是難以望其項背的。然而,從以上趙翼的詩作中,我們不難窺見其內心狂放的思緒與大氣的智慧。

世界,原本不就是在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着自身的變革中前進麼?就象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清代的小説們一樣,不是各領風騷數百年麼?世事如此,時代如此,世界亦是如此。對於某個地方上的情況來説,你難道説它不是如此麼?這就叫做世相的百般變化。

有些人,真的是活得很累。

他們獨自躲在陰暗的角落裏,不思進取。獨自沉醉於過去的鮮花和掌聲,耳旁盡是阿諛的聲音。他見不得旁人進步,不習慣旁人的`努力,自己的雙腿被過去的榮譽的花環纏住了,總是邁不動步,走不出去。你説,他這樣深陷在狹隘的意識怪圈裏活着,還能不感覺到累?

世界上的事情,原本就沒有一刻停下過它的發展變化。人的個體也應該和它一樣要進行自我的檢視與變革。只是,在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要保有一顆平常心,將心態放平,將心情放輕。在這個世界上,人的個體差異是千差萬別的,是沒有等同的可能的。因此,我們面對各種不同的變化速度不要持有嫉妒、忌恨,更不要自不量力,不惜用自己的身體去擋去別人腳下滾滾前進的車輪,如果是那樣的話,就終將會被前進中的車輪碾得粉碎。要保有一種正確、平和的心態,要用客觀、理性的恣態去面對。

在這樣一個多元的世界裏,把心態放平,把心情放輕,平靜地面對身邊及眼前人與事物的變化,你就會少一些人生的無奈與感慨,多一份人生的淡定和從容。記得《小窗幽記》一文中有這樣的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當前,社會雖然在不斷的革新中進步,為什麼人的荷載卻變更加地重負,精神變得越發地空虛,思想變得異常地浮躁呢?的確,社會在不斷前進,也更加文明瞭。然而,文明社會的一個缺點就是造成了人與自然的日益分離,人類以犧牲自然為代價,其結果便是陷於世俗的泥淖而無法自拔,追逐於外在的禮法與物慾而不知什麼是真正的美。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種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現象來調節;失意是一種心理傾斜,是失落的情緒化與深刻化;失志則是一種心理失敗,是徹底的頹廢,是失落、失意的終極表現。而要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我們保持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水的心是平靜的,平靜得內心沒有一星半絲的褶皺;水的心是輕靈的,輕靈得你捉不住它的影子。雲的心是平靜的,平靜得能裝進四野;雲的心是輕靈的,輕靈得能放縱世界。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心態放平,把心情放輕,讓心成為大地上的一泓平靜的水,讓心做一朵天上的自在雲。這樣的話,也許你就不會讓自己活得太累。

標籤: 散文 太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kpq7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