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兩種生活經典散文

兩種生活經典散文

今天讀完了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的《瓦爾登湖》(Walden)。由於好奇心,在網上查看了跟Walden有關的圖片,看到梭羅當年建造的房子大約10來平方,僅放得下一張單人牀和一張小桌兩三把椅子。在這本書裏,作者主張極簡生活,即“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可有可無,甚至可能會阻礙人類昇華。”

兩種生活經典散文

前幾周,朋友約了我在北加州著名的費羅麗莊園喝茶聊天(Filoli)。莊園佔地近500畝,園內無論建築還是花園都極為美麗,莊園先後為大富豪波恩夫婦和羅斯夫婦擁有,後為小羅斯捐給並向公共開放。這裏也有一種生活,奢而不華,舒適而不陳腐,令人愉悦。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是説如果讓我選擇,我選擇過哪種生活呢?

先賣個關子,不直接回答。先説説我對這兩種生活的看法。

首先,費羅麗和瓦爾登,一個奢到極點,一個簡到極點, 看起來天差地別,但實際上有其內在的聯繫,那就是美和接近自然!

費羅麗莊園,位於Woodside羣山之中,隱密之處,莊園的前後兩界主人,分別利用手頭的資源把園中的景觀設計做到了極致。而瓦爾登小房的主人,雖然屋小,屋外的一切儼然如同自家前後院,彷彿一個由精靈管家時時打理,四季不同。

其次,費羅麗建於1921年,於1938年易主,前主人擁有此莊園的時間不過17個年頭;而瓦爾登小屋建於1845年,在這裏作者度過了兩年零兩個月的“非典型”與世隔絕的.生活,在書中不斷聲稱這裏的空氣和水能令人“益壽延年”,事實上,他死於1862年年僅45歲。由此可見,不管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都會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沒有什麼東西是能夠真正擁有。因此,我比較欣賞使徒保羅説的,“無論處貧困還是處富裕,我都習得了祕決”。

論語裏面有孔子與他的弟子子貢的一場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這裏子貢問孔子説,如果人窮而不低頭獻媚,富貴而沒有盛氣凌人,怎麼樣呢?孔子對此表示了認可,並且進一步補充説,人窮但因為追求真理而保持快樂,富貴但因為追求聖賢之道而遵行禮法, 這樣的人境界更高。

所以説,無論過哪種生活,我必追求真理,直到死亡來臨

理論層面講完了,實際的該來還來。如果非要追問,費羅麗和瓦爾登,你到底要選哪一個?我想我一定會選瓦爾登。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有小孩,而安全舒適的環境,更有利小孩成長。

標籤: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jpdk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