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跪拜之禮不可廢的短文散文

跪拜之禮不可廢的短文散文

跪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節,也是人類文明的優良遺產。今日的世界,倡導平等自由,早將跪拜之禮拋棄。中國直到民國成立的時候才從法律上廢除跪拜之禮,完全是受到西方風氣的影響和政治上的考慮。現在我們反思一下,跪拜之禮究竟有無存在的意義?我可以直言,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我希望不久的將來,跪拜之禮能夠被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重新接受。

跪拜之禮不可廢的短文散文

正常人都有雙膝,但卻沒多少人知道人為什麼會有雙膝。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如同我們有眼睛是為了看東西一樣,我們長膝蓋就是為了跪拜。跪地拜天,跪祖拜宗,跪賢拜聖,跪長拜君。近世以降,平等自由思潮的泛濫,表面上看是歷史的進步,實則為文明的大倒退。人類眼光太短淺,是非顛倒,以至於妖魔鬼怪橫行世間,形成如今社會的種種亂象而不自知,乍聞正理反生驚詫,以迂腐封建而譏訐之,甚可悲哀。

跪拜的道理很深,比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科學高深千萬倍。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這個意義就是知道自己是誰,知道宇宙的真相是怎麼回事,而不是什麼發展生產力,搞活經濟,提高生活水平。我對政治經濟本無什麼興趣,因為我知道人類的根本問題不在這上面,專制政體也好,民主政體也罷,計劃經濟或者市場經濟,這個不是我所着重關心的,雖然它對人類的命運有一定的影響,但這是次要的,而且會有人關心,關心的人還很多,因為大家都認為這是核心問題,所以我就不討論它了,因為我明白大家這樣想是謬誤的,我也沒時間長篇大論,我就坦白説,一切問題都是人心的問題,我們活着只是為了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人生的唯一意義,不走這條道路,往任何其它路上走都是歧途。所以,你們不要用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科學這樣的道理來反駁我,這在我看來都是夢話。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覺悟,這就是我的價值觀。雖然在這個時代這是不可能實現的,99%以上的人都在醉生夢死,但我不會因此就妥協放棄自己的觀念,所以你也不用勸我現實點,那還不如讓我做個糊塗蛋乾脆。既然我已經講了人生的意義何在,那下面就切入正題。怎麼才能覺悟呢?不是靠你胡思亂想,也不是靠你讀書就能得到的。世間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無論他的學問有多高,他都不是覺悟的,因為覺悟不是靠讀書思考來的,一切語言文字都是有侷限的,不可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道出來,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是也。今天世俗社會的書籍學説也就不用多提了,八個字就可概括:世智辨聰,增益邪心。你讀這些書永遠都在夢裏。

要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得學道,外國的先不談,先講中國的。儒家的道,道家的道,佛家的道都在不同層次上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當然佛法是最圓滿最無上的真理。但孔孟之道同樣是非常偉大的,是人間正道。聖人施教,以文字為道具,無知之徒以訓詁考究為道,早已差之萬萬裏。西方人就很無知,以為中國的哲學太簡單了,連三歲兒童都會説。但他們不曉得三歲兒童道曉得,八十老翁卻行不得。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是哲學,是道德。道者,天之行也;德者,人法天之行也。只會説不會做是永遠不能得道的。所以西方人重視辯論,而中國人卻輕視它,連極其善辯的孟子也説: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正是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要覺悟就得有實行,儒佛道三家雖異,但在求道的根本方法上卻是相同的,這個方法就是恭敬二字。沒有恭敬心的人永遠不會覺悟。恭敬心就是與道妙合。真正懂傳統文化的人,他就會有恭敬心;真正覺悟的人也一定是有恭敬心的。我們現在太不象話了,不但不恭敬聖賢,還要誹謗聖賢,實在是大逆不道。一切道都要從恭敬心中求。真懂傳統文化的人不用我講,不懂傳統文化的.人三言兩語,他也一定不會相信,除非先讓他接受幾年聖賢教育,或許有相信的可能。所以,我這些話也只是講給有緣同道聽的。我就簡單把道理説幾句。

人之初,性本善。什麼意思呢?人之初不是從出生開始計算的,而是無始久遠以前,我們的本性還沒有受到無明煩惱污染的時候,就叫初,這個初就是我們的本覺,就是眾生與佛不二的佛性。性本善就是説我們的本性是覺悟的,眾生本來是佛,並無佛可成。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本性被無明煩惱所污染,就同一面鏡子被灰塵遮掩了一般,我們就這樣墮入生死輪迴。所謂覺悟就是祛除無明煩惱,恢復清淨本性而已。恭敬心是覺悟的基礎,也是本性之用。跪拜就是恭敬心的一大表現。見到孔孟聖像,見到佛菩薩聖像而不跪拜,這樣缺乏恭敬心的人是不可能覺悟的。

我們這個時代太不成體統了,本來跪拜之禮是應該在所有人之間進行的,但已經完全被廢除不可挽回了。所以我們今天只好暫時將跪拜對象侷限在往聖先賢裏了,這是絕不可再罷黜的。在一代代有識之士的弘揚下,再逐漸恢復這個傳統。即使不是每個人都要在今生覺悟,僅僅為了維護人世的正道,這也是很有必要的。

天地君親師,我皆當跪拜;

敬極心亦淨,朗朗乾坤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jjd7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