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人在最安逸的時候,往往就正是開始不快樂的時候散文

人在最安逸的時候,往往就正是開始不快樂的時候散文

一切太圓滿了,就懶得再去創造與追求。量小識淺者亦為小成,小得,小知而自滿,是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淺薄。

人在最安逸的時候,往往就正是開始不快樂的時候散文

“滿足”也就是平淡乏味的開始。要使你生活中有可容自己去填補的“缺口”,就得經常使這圓周擴大,使圓周擴大,也就是把自己的追求擴大。

人們常以為清閒就是幸福,其實,清閒正是生命力的'浪費和萎縮。偶爾在忙碌之中有點清閒的機會,那是休息,也是收穫和享受。但經常的清閒卻是生命的僵化,所感到的將不是悠閒,而是消沉。

當你覺得生活太圓滿,以致清閒得近於無聊的時候,那已經不是幸福,而是你開始擴大追求,來設法造成另一個圓滿的時候。而當另一個圓滿完成之時,你不要繼續打破它,掙脱它,再去擴大你追求的範圍。這不是不知足,而是使生命力充分的發揮,是人性自然的要求。

你必須經常有一種力量,把自己由懶洋洋,無所事事的狀態中拉起來,使自己進入“動”的過程,這力量才是使一個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任何一種工作或學問都要花費力氣,單單愛好是不夠的。

不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靜止不動的平面,而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向前滾動着奔向目標的圓輪。

忙裏偷閒,你會快樂。如果你知道自己永遠無事可做,或你不知道今後該做什麼事,你就會覺得生活黯然無光風光。

人們都希望自己慢一點老去,然則如想真正能讓自己維持青春與清新,做好的辦法,當莫過於隨時多學習,多瞭解,多求進不了。什麼叫落伍?當你對新的事務不但拒絕接收,而且拒絕去認識,不想去了解的時候,那就是落伍了。

維持精神上的清新是使一個人保持年輕的最好辦法。而要想維持精神上的清新,就得多讀書,多認識你所置身的環境與時代的潮流。

要充分地把握自己這一生,最重要的是在能活動時儘量活動,能體嘗時儘量體嘗,能做事時多做事,該思想時多思想。勤勞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它使你覺得自己有活力,對外界的壓力有抵抗,能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環境。

標籤: 散文 安逸 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vvm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