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

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

你的夢是什麼?你從前的夢是什麼?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一起追逐那最初的夢吧!

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

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1】

黃葉飛舞的夜

我守着從前的夢

抽了心的生活

我還是找到了回到從前的路

那裏

有個池塘和老人

向我訴説他釣心的故事

在我老家的門外有條石徑,通向一個池塘,池塘對岸是一大片茂盛的蘆葦林。很小的時候,父親怕我玩水,總告訴我池塘裏有鬼,以至我從來不敢單獨去那兒。只有在大白天,跟着母親到池塘邊洗衣服,而每次,都會看見一位老人坐在對邊的蘆林叢裏釣魚。母親總問他釣到沒有,他總説沒有。而我每次想過去看他釣魚,母親總是阻止,説他是瘋子。

稍大時,我隱隱約約聽別人説起關於他的故事,説他曾有過兩個妻子,第一個很年輕就病死了。那時,他是村裏的老師,也是唯一的老師。他前妻留下一個孩子。後來,他有找了一個,生了個女兒。他的生活本來很幸福,可不幸的是他的一雙兒女在同一次溺水中死去了。為此,他也變得半風半傻,他妻子也走了。從此,他就一個人生活到現在。

到我讀中學的時候,我們搬家到了另一個城市。後來,就是上學,工作,結婚,生子,一系列普通人應走的路,我也走得順理成章。那個在我小時候記憶深刻的池塘和老人的故事隨着時間的推移,象戲裏的一個小場景,慢慢地退出了屏幕,我也漸漸淡忘了從前的那些記憶。直到有一天,我被生活壓得鬱悒燜抑,透不過氣來,忽然,我想回老家一趟了。

我的婚後生活並不十分如意。我有十足的書呆子氣,喜歡靜處,對一切凡俗瑣事一概不聞不問,以至我在別人眼裏總落個孤冷的形象。而我的丈夫卻有是個極要面子的人,他希望他的妻子是個客套圓滑、賢惠大方的女人,我的落寞、不合羣顯然讓他失望。儘管,我們相愛,並總是儘量地遷就對方,但愛情與遷就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他的不理解讓我漸漸地壞了脾氣,而我的壞脾氣更讓他在別人面前無顏,於是,爭吵難免。

一個雨後秋天的清晨,濕漉漉的清涼中,我悄悄的離開了家,乘上了回老家的汽車。

一路上,我的心情都很惆悵,一直望着車窗外不斷飛移的景物發呆。下了車,走在山間小路上,看雨後的高天空曠而清亮,但四野卻一片濕濕的蒼瑟,草枯葉黃,水瘦山涼,就象我的心境,蕭瑟,惆悵,暗淡。

老房子已不在了,換成了一座小洋樓。但那池塘還在,還有那茂密的蘆葦林,和那個釣魚的老人。只是,他更老了,背更駝了。

我看着他,遲疑了一下,走了過去。他朝我看了一眼,我們都沒有説話,他釣他的魚,表情安詳,我看着他釣。

忽然,他問:“生活遇到麻煩了?”

我一驚,看他許久:“你怎麼這樣説?”

他卻笑了,蒼老而從容,他説:“一個生活得幸福得意的人,是不會回到從前的地方懷舊的,只有不如意的才會想在過去的時光中找些慰籍。”

我也笑了,無奈的暗淡的微笑。——他是這樣輕易地洞悉了我!一個可以説是陌生的老人。而那些和我一同生活過那麼久的人呢?我好不容易壓住的惆悵有上來了。我甩甩頭,不去想。

我問:“你每天都這樣釣魚嗎?”

他説,是。但我看他的桶卻是空的,而這時太陽已快下山了。

我説:“你一條都沒釣到啊?”

他又笑了:“是啊,一條也沒釣到。”

我忽也笑了:“你在釣心情?”

我們相視着,都笑了。這一笑,我直覺得天地都新了。

我問:“你的童年也很美吧?”

他説,是。

我又問:“那你後來呢?”一問完,我馬上後悔了。我想他絕對不願意讓我問他的這些。然而,意外的是,他的神情依然晴朗,他平靜地説着,象在説別人的故事——

“我的童年,是個少爺,除了朋友,我應有盡有。後來,解放了,土改了。我也就和任何人一樣生活。我娶了兩個妻子。前妻很美,是我一生最愛的女子。她聰明,美麗,有教養,她補償了一切我命運中的不幸。後來,她死了。我又娶了後妻,她也很好,能幹,賢惠。但她的心太狹隘了,她容不下我前妻留下的孩子。那次意外就是因為她只顧救她的孩子,結果,兩個孩子都死了。我打了她,我平生第一次打女人,她走了,她恨我。... ...”

老人平靜地説着。太陽已經下山了,西天上彩霞滿天。

到最後,他説:“我從來不和別人説我的過去,他們都當我瘋子。話要對聽得懂的人説才有意義。我想,你回到這裏來也是找不到説話的'人吧,就象我只有釣魚一樣。” 我無言地歎息,算是默認。他已在收拾釣具。我也覺得該走了。正當我即將轉身時,他忽又説道:

“有些心事無人懂,也並不是多大的事。對生活不要要求太高,人生中總有些你找不到的東西。”

我微笑着走了。

第二天,我坐上回家的汽車。看着不斷後移的山丘,田野,樹木,我仿^***聽見那位老人在説:

“對生活不要要求太高,人生總有你找不到的東西。”

我不禁又微笑了。

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2】

往事總在記憶裏浮現

夢從夜幕趕到了黎明

昨天

漸行漸遠

明月

我的思念

星星

我的淚眼

不再回到從前

淚劃破了我的臉

像天空飄着一朵朵慘淡的雲

夜下的琴

夜下的弦

芬芳已盡

花已凋零

情漸情淺

獨留傷心

一切都是從前

我的思念

我的眼淚

在夜幕下漸漸來臨

我守着從前的夢散文【3】

喜歡散文,喜歡它的“形散而魂不散”,充滿着靈性、自由、美妙而生動。

喜愛文字,喜歡它能深入地走進心裏而產生與心靈的共鳴。

於是,時常便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傾訴與筆端,在文字的領域裏,字“壟”行間釋放自己的情感,表達着自己的內心世界。

雖然深知自己的文學功底甚是薄弱,知識水平也淺之又淺,雖然不能以此當做一種職業,但我依然喜歡,心底對此總有一種難捨的情,揮之不去的愛,似乎只有在文字中能找到一種心靈的相通和共鳴。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就喜歡看作文書。

對於物資匱乏的六七十年代,看書對於每個孩子來説是一件奢侈的願望。

而我唯一能看到作文書的方式,便是從做教師工作的父親那裏獲得,並且也是極其有限的,一本一氣呵成的看完,沒來得及體會每篇作文的心得感受,看完了就趕緊送回。

即便如此,對於當時來説也是很幸運,很知足快樂的事。

或許因為在這樣的方便條件影響下,每次老師留的作文我都能第一個完成,同時也是班級同學作文當中優秀的一個。

因此,每次老師留作文是我最高興的一件事,也是我最喜歡做的一項作業,而每次當我寫完作文手捧着交給老師的時候,也是我最為難過的時候,因為自己努力用心寫的作文時常看不到老師的批改和任何的評語,為此還曾向老爸有過抱怨。

即便如此,每次留有作文的作業,我都用心的寫完第一個交給老師,而更多的同學因為沒有完成受到批評。

每次考試的作文成績我都是優秀的,説心裏話,那時在同學當中,作文曾是我的驕傲。

喜歡上散文,是步入初中以後。

最初接觸到散文,是在語文課本上,朱自清的散文父親的《背影》和《荷塘月色》,樸實的語言,豐富的內心情感,身臨其境而美妙的境界,文字中隱藏的內涵深深的吸引了我。

時常如飢似渴的尋找着這方面的書籍。

家境並不富裕的我,每次走到報刊亭前,都會不知不覺的停滯不前,手捧着我喜歡的《詩刊》《散文》愛不釋手,翻着翻着卻又不得不遺憾的輕輕的放了回去。

買一本詩刊一元五角,卻要積攢了很長時間的零花錢,捧在手裏的那種感覺無以言表。

也就是從那時起,散文成了我的摯愛,我的夢想。

初中畢業,結束了我的學業,也結束了我的一切知識來源和途徑。

而此時認識了我人生第一位,也是我認識的唯一一位作家協會我敬佩的韓老師,給予了我的幫助和認可,並且鼓勵我堅持自己的愛好,着實曾經給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氣。

然而,這個夢想,這個與現實大相徑庭的夢想,在不久的時日終究破滅了。

但任歲月變遷,時光流逝,我依然感謝與之相識的恩澤一場,自此與老師也便成了我今生的永別!

人永遠無法脱離現實,因為現實是準則,你只有面對。

而後便是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忙碌於生活的繁瑣,心底的夢想也變得遙遠的無法觸及。

二十年,二十年我未曾提筆。

當電腦走進家家户户,當坐在電腦前打開散文網的剎那,當那一段段精美的文字映入我眼簾的瞬間,也撥動了我的心絃,觸動了我多年不曾觸及心底的那個夢想,如魚得水般暢遊在文字之中,陶醉在那個美妙的世界。

二十年後的日子,當我再次提筆之時,百感交集,不禁鼻尖酸澀,卻無從説起,不知如何用文字語言來表達那是一種怎樣的一番感觸。

“書到用時方恨少”,每每看到散文網可以會員註冊,我深知自己的文化功底,文學底藴更是無從提及,我便望而卻步,一直徘徊在散文網的大門之外。

唯有閒暇之時,漫步於散文網之中,品讀着美文帶給我的感受,如心靈的“雞湯”帶給我諸多的感觸與內心深處,便隨意的在空間寫寫隻言片語,無所謂佈局謀篇,不遣詞造句,簡單記錄落落心情,也算是閒暇時的一種精神食糧吧!

上網幾年,每有閒暇,散文網着實成了我休息的港灣,偶爾便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想註冊會員能夠參與其中,希望能在此吸取各位老師的文字精華,學習更多關於寫作的知識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文字以及文學上的稚嫩。

真的很有幸,當我成為散文網會員之一的時候,可以説,是散文網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一個交流的平台,那一刻我無比的興奮。

利用閒暇之餘,漫步於文字之中,訴説着平常的日子,豐富着內心的世界,融匯着真實的情感,透析着人生的哲理,沉澱着歲月的磨礪,釋放着所有的心情,充實着平淡的生活,如一縷陽光,體會着散文帶給我的感動,如一道彩虹,將生活染飾的更加美好。

看時光如水,聽歲月如歌,品生活五味,感百態人生。

是文字產生了與心的共鳴,一篇精美的散文,帶我走進一個美妙的世界,心靈的世外桃源。

雖然這二十年未曾寫過任何東西,雖然對我而言,這二十年是一段學習知識的空白,人生是得與失的一個過程,失去一個夢想,收穫的是一份平靜與淡然。

我的散文,我的夢,雖然這個夢想今生無法實現,但它依然是我心底的最愛!一份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27p9p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