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知不足是成長的第一步散文

知不足是成長的第一步散文

知不足,是知道自己有哪些欠缺的地方,這是成長的第一步。

知不足是成長的第一步散文

知不足的方式可以是良師、益友、諍友、畏友指出來的,也可以是通過一些事情自己發現的,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那是你改進的方向,古人所謂的“聞過則喜”大概也包含這個意思吧。

古人有對自己要求很高者,注重修養身心,首先要杜絕的就是“傲”氣。傳説書法家王獻之小時聰穎、勤奮過人,自認為字寫得很可以,寫了一幅字後,其父在其中一個“大”字下加了一點,其母來檢查,説:我兒寫盡三缸水,只有一點像羲之”,而這一“點”正是王羲之點上去的。這讓王獻之大為慚愧,從此發憤,終成一代名書法家;也是傳説,蘇東坡少年時熟讀詩書,自認為沒有不認識的字,於是寫了對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一天一位老者來訪,奉上一書,蘇東坡竟然一個字也不認識,臉紅之餘,將對聯各加二字,變成“立志讀盡人間書,發憤識遍天下字”,終成一代大家;成語“蜀犬吠日”説四川因為大霧,很少見到太陽,一旦碰到難得的晴天,那裏的狗就會對着太陽汪汪亂叫,以為見到怪物,和“夜郎自大”一樣,也是對見識不多的人的`一種諷刺;而那個著名的“盛石之缽,石間可加入沙,沙間可注入水”的故事更讓人警醒。那是一位師父考驗其自滿的徒弟的辦法,徒弟自認出師,要下山前,師傅讓人端來一個裝滿石頭的缽,問徒弟:滿了嗎?徒弟説,滿了;師父讓人拿來沙子,沙子從石頭間加入,直到溢出,問“滿了嗎?”徒弟説,這下真滿了;師父又讓人端來水,水灌入沙石間,直到水再溢出,再問“滿了嗎?”徒弟無言,也領悟到自己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於是靜下心來,再次跟隨師父,投入研習之中。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常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藝無止境,學無止境,何敢輕言沒有不足呢?

缺陷是客觀存在的,而能否知曉就是關鍵了。古人每日三省吾身,就在於發現不足;周總理提倡“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指正。正是這樣的態度才有了偉人超凡脱俗的成就。

與一位朋友聊天,其對自己的不善表達、不善與人相處很苦惱。我告訴這位朋友,一定要從語言上下功夫,可以多讀一讀古代的成語、典故,這些都是濃縮的語言精華,長此積累下去,就不會產生駕馭不了、理解不了語言的苦惱;還要多用尊重別人、體諒別人的心態與人相處,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好感;至於別人是不是真誠相待,時間自會説明一切,你只需做好自己就好。這當然需要毅力、時間,但人的每一次成長都不是那麼舒服的,比如學走路,比如學説話,比如學認字……這些,今天看來都不算什麼,可當時付出了多少,只有父母和自己知道。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找藉口的懶。

知不足而後進。正如學外語,有人説在國外學得快,為什麼?因為你一旦身處那個語種的環境裏,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語言不通的苦惱,所以也就時時處處的留心、用心學,這樣的結果便是外語水平的突飛猛進。所以説,許多事沒有做好並不是因為我們不聰明,而是我們沒有那種知不足的清醒與緊迫感。

知不足是成長的第一步,淺嘗輒止與半途而廢一樣,都讓生命止步於高層次的體驗面前;至於因傲而無事生非、而橫生枝節者,更是可悲的。

最後,用一句名言與朋友們共勉——“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274v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