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故鄉那棵老槐樹散文

故鄉那棵老槐樹散文

在浩淼的黃土地上,我走過不少山山峁峁、溝溝樑樑,也走過不少陝北村莊,久而久之,一個不知道延續了幾百年的風俗在我的心裏漸漸地清晰起來了。

故鄉那棵老槐樹散文

我發現,無論這裏的村莊大小,人口多少,無論是座落在塬上還是溝裏,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每個村子的村頭都會矗立着一棵碩大的老槐樹。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了這種風俗,單從村頭的那棵老槐樹碩大的樹幹和繁茂的枝葉就不難看出它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起碼也有幾百上千年的歷史了吧!

我去過一個叫做“老人倉”的塬上村莊,一爬上那道塬,首先闖入你眼簾的就是村頭那棵老槐樹。它的高大和形狀讓你不由得就會駐足仰視它的宏偉壯觀,然後你就會從心底裏由衷地對它肅然起敬!

它的樹幹直徑足足有數米,需五六個人方能環抱它的腰圍;兩三米高的主樹幹上分出了幾個分枝,每個分枝上又伸出十幾米高的樹枝,枝枝蔓蔓節外生枝,形成的樹冠方圓闊達十幾二十米;樹的主幹早已被風雨侵蝕成了空洞,但是乾枯的分枝上長出的枝條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葱葱;樹的主根由於常年的風吹雨淋,很多都裸露在了地面,盤根錯節地纏繞了大約十幾平方米,而且被長年累月坐在上面乘涼聊天的人們摩擦得光光溜溜了。更為神奇的是在蒼老斑駁的主樹幹上竟然非常顯眼地長着幾個猶如腫瘤般的大疙瘩。據老人們説,這每個疙瘩就代表着這個村子裏曾經走出的一個大人物,有清朝時期的舉人、秀才,民國時期的學者、將軍,還有戰爭年代的風雲人物。如今,出門在外工作的人也不少,而且還出過幾個大學生……據説村裏有一位如今還健在的老人就曾經當過某電台的台長。是否屬實,我無從考證,反正,村裏人就是這麼認為的,他們把老槐樹當成了一棵風水樹,跟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因此,他們對樹上的疙瘩敬若神靈,是絕對不能容忍隨意褻瀆的。

那棵村頭的老槐樹,已經不再是單純遮蔭擋涼的大樹了,它承載了那裏的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和精神寄託,儼然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尊神了!( 文章閲讀網: )

那棵大槐樹,盤踞在村頭陽光充足、視野開闊的高台上,老遠你就能看到:散坐在老槐樹裸露的'根幹上乘涼聊天的老人們和一羣圍着老槐樹嬉戲玩耍的頑童,與酷似耄耋老人的大槐樹構成了一幅充滿了濃濃的山村恬靜温馨和散發着淡淡的鄉土氣息的絕美田園風景。

在陝北村莊裏,還有一個古老的風俗,那就是在新住宅修建好以後,人們都會從野外移來一棵土槐樹,把它栽種在自家院子的當間。然後在樹的下面支起一塊雙人牀般大小、平整光滑的石板來,他們把它叫做“石牀”。這個大“石牀”就成了一家人春秋夏三季吃飯、休閒、娛樂的地方。石牀的不遠處立着一盤自家用的石磨,因此,石牀還兼有了另外一個功能:那就是磨面的時候在上面籮面和擱置用具的。

爺爺家的院子裏就有一棵老槐樹,樹幹高大粗壯,樹冠枝繁葉茂。在我的記憶裏那是一棵很高大、很挺拔的老槐樹。據説那是爺爺的爺爺在挖好五面土窯洞的時候親手栽種的,距今大概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吧!

冥冥中記得:每天,天矇矇亮的時候,爺爺就會早早起牀,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大掃把,將整個院子打掃得乾乾淨,順便也把院中間的那個大“石牀”也給清掃得乾乾淨淨,這樣,當我們這些孫子孫女們起牀以後就可以在上面盡情地嬉戲玩耍了。

每到烈日當空的中午時分,爺爺、大伯、大哥從地裏幹活回來,他們洗漱之後就會一起圍坐在石牀上,等着奶奶和嬸子端上飯來。

吃過飯,他們就會直挺挺地躺在石牀上睡一覺,然後又到地裏去幹活。

每當此時,我們幾個孫子就會相約着偷偷溜了出來,結伴跑到山上去偷摘爺爺和大伯他們栽種的瓜果;或是跳進村頭的小河裏耍水;有時,也會爬到村頭的那棵老槐樹上玩捉迷藏。當然,這一切是不能讓爺爺逮着的,否則,他就會拿一根高粱杆兒,挨着個兒地抽打我們的屁股。

黃昏後,地裏幹活的人們拖着疲憊的身子陸續回來了。吃過晚飯,他們就懶散地圍坐在院子里老槐樹下的石牀上,點上一袋旱煙,相互間聊着天氣莊稼牲口年景等等等等一切生活中的瑣事,直聊到月上枝頭、繁星滿天,方才意猶未盡地各自回屋睡覺去了。

遇到悶熱天,我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睡在外面的大石牀上,聽爺爺講述“楊家將”“岳家軍”“三國”“水滸”“三俠五義”“七俠五義”的“古朝”,聽奶奶講“孟姜女”“牛郎織女”以及狐仙鬼怪的故事。我躺在老槐樹下的石牀上,聆聽着爺爺奶奶講述的故事,眯眼透過老槐樹密密的枝葉,搜尋着天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想入非非地迷糊着進入了夢鄉……

就這樣,我的童年在老槐樹下快樂地、悠閒地慢慢度過!

光陰荏苒,轉瞬幾十年過去了,爺爺奶奶早已過世了,我也在外顛沛流離了幾十年。老家的那棵大槐樹不知是否還在?是否還好?

幾十年了,不管世事如何變遷,那棵家鄉的老槐樹依然清晰地、茁壯地生長在我漂泊的心裏,依然是高大粗壯,依然是枝繁葉茂,依然是鬱鬱葱葱!

老槐樹的故事真真切;老槐樹的故事綿長綿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ew9l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