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永不褪色的棉綢裙優美散文

永不褪色的棉綢裙優美散文

前幾天,我特意到布市扯回來幾尺花棉綢,親手設計製作了式樣老調卻又令我怦然心動的大罷連衣裙。

永不褪色的棉綢裙優美散文

儘管時下各款衣裙早已在各大百貨商場亮出俏麗的身姿,可記憶中那條鮮豔的棉綢裙。還時時常飄在我的夢裏……

上小學時,我既是班裏的文娛委員,又是學校少先隊大隊長。經常性的文藝匯演,老師總要我們穿裙子。我家沒有,只能向鄰居小梅家借。無奈之下,也曾在家翻箱倒櫃過。可結果,衣服散落一牀,卻連半條裙子的影子也沒找着。那時,我幼小的心靈裏便形成這樣一種錯覺:穿裙子,是別人家的事兒,與我無關。

那個夏季,我感到特別炎熱。那以後,我不再對裙子存半點奢望。

小學三年一期,學校新調來一位老師,擔任我們的大隊輔導員。與別的老師不同的是,她的裙子特多,三天兩頭地輪換穿,給整個校園帶來一絲清爽。課間休息時,我總愛怯怯地躲在離她辦公室不遠的地方,看她進進出出,不為別的,只為她身上那條美麗的裙子。微風吹拂的日子,那份渴望尤其強烈。

家境並不寬裕的我,從不敢向媽媽提出半點穿着方面的要求。可我最後還是忍不住問了媽媽,媽媽卻聰明地迴避了這個問題:“好孩子是從不跟人家比吃穿的。”説得那麼輕巧,可我分明瞥見了掩藏在媽媽眼裏深深的無奈。

不知怎的,棉綢布在那個年代特別受到青睞,似乎所有的紡織廠只會生產棉綢似的。它質地柔和,手感滑爽。我有意無意地感覺到:女孩子喜歡花棉綢裙,男孩子卻偏愛深藍色的棉綢褲,就連老人們大部分的夏裝,棉綢也是首選的布料。

第二年夏天,爸爸從省城給媽媽捎回了幾尺棉綢。鄰居家的阿姨們知道後,特意趕了過來,一個勁兒地用手摸了又摸:“喲,還是上等的棉綢呢!多少錢一米?下次也給咱們捎幾塊回來。”從她們羨慕的口氣中,我早就掂出了料子的不俗。再説那顏色:淡藍色的底子上點綴着朵朵白雲。別説是穿在身上,看一眼都會感覺涼爽。媽媽把棉綢摺好,整整齊齊地放在櫥櫃裏。趁媽媽不在的時候,我就關起門來,把布往身上一套,在鏡前比來劃去,再故作一氣誇張的笑容,心裏就別提有多過癮。來回折騰幾次,很是平整的一塊布上竟留下了累累皺痕。

每天放學,我總要經過媛淑阿姨的裁縫鋪。鋪子裏掛着的各色衣裙,老是吸引我的視線,但我卻從未進去過。心裏只有一個概念:穿裙子,那是別人家的事兒,與我無關。

可是有一天。我卻出乎意料地發現,媛淑阿姨的衣架上有條裙子的花色居然與我家那塊料子一模一樣。這,決不是一種幻覺,那顏色對我而言,早已爛熟於心了。

我立即在鋪門邊停了下來,可還是沒有進去,怕媛淑阿姨給我尷尬。回家了,也不敢問媽媽,害怕迎面而來的一次“老調重談”。

我多麼希望鋪子裏那條裙子能早日消失,好讓我儘快解開空虛令人煩惱的疑團:到底是誰的.裙子?

當那條裙子真真切切地套在我身上時,我卻十分驚異於媽媽的細膩與敏感:她是發現棉綢上的折皺後才作出決定的。穿連衣裙去上學是我夢寐以求的事兒。那天清早,我壓根兒沒想岔近道,而是沿整個石板街繞了大半個圈後才到學校。我故意放慢腳步,悠悠然地走着,從眼睛的余光中分明曉得有人在欣賞我的裙子。那種優越感和得意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不知是裙子顏色格外賞心悦目,還是她們從未見我穿裙子時的模樣。剛到學校,同學們就嘰嘰喳喳地圍攏在我的周圍。一時,我成了班裏“焦點人物”。。

穿裙子的日子我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把裙子弄髒弄破。放學回家第一件事,總忘不了把裙子換下,齊齊整整地擺放在牀頭。

在我單調的童年生活裏,這條花棉綢裙曾經贈予我的不僅是快樂,還有那無盡的希冀……

大學那年,外婆來我家要一些碎舊布做鞋墊用,其中就有我那條褪了色的花棉綢裙。我總是捨不得給她,儘管外婆一個勁地説:“你都長這麼大了,昨還能穿這麼短的裙子?”

是啊,它也該退休了。

可記憶中那條美麗鮮豔的花棉綢裙,至今還時常飄在我夢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evkz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