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平等公民散文

平等公民散文

殘疾人是社會主義大家庭裏的平等公民。

平等公民散文

小的時候,由於身體很虛弱,連走路都很困難。等到我懂事時,我這才真正感覺到與別人是那麼的不同,尤其是走在大街上,迎着人們那異樣的眼光,我內心深處感到很痛苦與自卑。是的,我走路不正,語言吐字不清楚,給人一種不協調,不完美的感覺。當有人向我尋路時,本來我用熱忱的心正要向他指引時,那人便鄙夷地對我説:“怎麼遇到這麼個彪子?!”如果當時有個地洞,我真想鑽進去,了卻餘生。

隨着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人們對殘疾人的看法逐步在改變,由鄙視變成了同情,由同情變為理解,由理解變為尊重。起初,一提起“殘疾人”的字眼,我自卑得無地自容,完美的心靈卻不被接受,這種極其痛楚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奮爭,需要搏擊,力爭通過某種行之有效的途徑與健全人平等競爭,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我們忍受着常人難以忍受的疾苦,終於戰勝了一切。人們開始對我們刮目相看,“平等參與融合共享”的新殘疾人觀逐步形成。我們不再自卑,不再迷茫,我覺得,殘疾是不幸的,但我們在這種不幸中應該感到萬幸的,我因為“殘疾”而結識了許許多多關愛我的人,正式有了他們無私的幫助,我才茁壯的成長和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當然,儘管社會還存在着對殘疾人的隱形歧視,但是我覺得他們的心靈也許不是那麼健康。現在處處提倡無障礙建設,為殘疾人提供了形式多樣的人文關懷,這是我們殘疾人所希望得到的。

今年是第二十三個“國際殘疾人日”。我在電腦前整理資料,我的小女兒張宇馨在裏屋背誦着自己的講演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側耳傾聽,是那麼的耳熟能詳,我走過來一看,是學校老師讓她在12月1日國旗的時候朗誦的,題目是《關愛每一位殘疾人》,其中有那麼幾句話激起了我心中的波瀾:“殘疾人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着,他們忍受着常人無法體驗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他們哪怕取得一點點的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去搏擊、去創造,不僅為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實現了人生真正的價值。因此,殘疾人是社會平等的一員,我們應該關愛與尊重他們,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僅僅在助殘日那天,而且在今後的每一天,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與幫助,共享同一片藍天。”

因此,人無完美,月有圓缺。就讓我們殘疾人所展現出來的自強不息精神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放射出閃爍的光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9llwv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