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歌頌奉獻的散文

歌頌奉獻的散文

對人來説,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歌頌奉獻的散文

奉獻是一種幸福

給予比接受更快樂——《聖經》

曾經有人採訪奧斯特洛夫斯基“難道你這一次也沒有想到自己失去了幸福,沒有想到永遠不能看東西、不能走路,而感到失望嗎?”奧斯特洛夫斯基卻説“幸福是多方面的。我很幸福。創作產生了無比驚人的快樂,而我感覺出自己的手也在為我們大家共同創造的美麗樓房——社會主義——砌着磚塊,這樣,我個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由此看來,幸福大廈的基石,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滿足,還有更重要的精神——對人類的無私奉獻的滿足。

歷史大片《辛亥革命》的第一個場景就是秋瑾上邢台就義的場景,當時她的一些獨白是“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未有為革命而犧牲者,…死並非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在這一刻至心底喜極而泣”也就只有這種為以奉獻為幸福的人方能有“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漂泊我無家”的千古絕唱。也讓世人永遠記住了秋瑾這個人,因為此刻她的幸福已經屬於千千萬萬人的。

當然這並不是偉人才有的專利。

王國明以為普通的年輕班主任,地震時他不顧自身安危指揮學生從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衝上去將還沒逃出去的女學生推了出去,而自己卻永遠留在了他的教室。雖然他為了孩子而不在人世了,但是他的幸福卻永遠的留了下來,成為了孩子們一輩子的幸福。

李春燕她是大山裏最後的'赤腳醫生,提着籃子在田壟裏行醫。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温暖的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她不是遷徙的候鳥,她是照亮苗家温暖的月亮。她沒有任何編制不享受國家工資和待遇,但她卻堅持入不敷出的肩負起全村2500多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她在接受採訪時臉上洋溢的那種幸福的表情詮釋了奉獻這種幸福是如此沁人心扉。

杜甫一生雖然坎坷,卻還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奉獻精神,終為後人所傳頌。

范仲淹遠離朝堂仍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始有文正公之美名。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樸實的話已經成為雷鋒奉獻精神供後人學習。

奉獻者的收穫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樂的心境,莫過於無私的奉獻。修煉無私奉獻精神吧,它是幸福的源泉!

讓我們做為奉獻者奉獻出我們的所有,追求着“心靈豐富”的永恆的幸福。

愛的奉獻

想用世間最美的文字去謳歌你;

想用天下最美的樂曲去讚美你;

想用心中最真的情感去頌揚你。

謝謝你給無助的人插上了一對希望的翅膀,給荒蕪的大地添上了無盡的綠意生機,給汪洋的大海捧上了生命的希冀。這個世界離不開你-奉獻。

2015年寒冬,梅帶着一對兒女去公園沐浴陽光。兒子肚子餓了,她去給他買了些零食。小傢伙吃不完,隨手就將剩下的扔進了垃圾桶。一個衣衫不整的少年,在眾目睽睽之下撿起來就狼吞虎嚥。梅走過去,親切地説道:“小弟弟,這東西髒不能吃。給,這是一百元錢,你拿去買點吃的吧。”少年高興極了,一眨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晚上,梅再次路過公園,又看見了那個男孩睡在椅子上。梅心疼地説道“小弟弟,這麼冷睡這會生病的。走,去姐姐家住,好嗎?”少年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梅先讓少年去洗個熱水澡,再讓他美美的吃一頓,最後又不厭其煩地跟他聊天。“小弟弟,你怎麼一個人呢,爸媽去了哪兒?”梅疑惑地問道。“姐姐,我是離家出走的。爸媽離婚了,我被判給了父親,兩天前後媽打了我,為了氣氣她,我就悄悄拿了幾百元錢一聲不吭地走了,我原打算來城裏找媽媽,可只知道她住在浦東,電話號碼也記不清了,找了兩天沒找到,錢也花完了,所以今天只能忍飢挨餓、露宿街頭了。”少年淚眼汪汪地説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小弟弟,你這樣做,家人肯定會氣壞的,你恨繼母,但也不要不考慮爸爸的感受,畢竟他是愛你的,對吧。再説媽媽知道後,她的心臟肯定承受不了的。唉,小弟弟,你就忍心傷害兩個最愛你的親人嗎?”“姐姐,我……該怎麼辦呢?”“小弟弟,先給爸爸打個電話。如果還想去媽媽那,就跟家裏説清楚,同時問清楚她的電話號碼,明早姐姐才能帶你去找媽媽。”“好的,姐姐。”少年爽快地答應了。隨後,她帶他去了卧室,給他蓋好被子,打開房間的空調,然後才離去。

第二天,梅開車將少年送到了他媽媽家,同時還送給了他一套新衣服和兩百元錢。

少年在外流浪,不但荒廢學業,而且生活、人身安全都沒保障。梅不僅挽救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更為社會減輕了負擔。她用實際行動為社會注入了一股温情的暖意。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告訴我們什麼是奉獻;“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告訴我們什麼是豁達。走近詩人,與詩人同行,讓詩句提升我們的思想,慰藉我們的感情,淨化我們的心靈。

讓我們托起愛心的太陽,傳遞暖人的陽光,讓人間充滿愛、灑滿愛,讓愛心的歌聲時時縈繞耳旁。

遺人玫瑰,手有餘香

生命宛如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它所流經之處,總會給予他人以甘露,正因為如此,生命的長河被回饋的花瓣點綴的是那樣的美。——題記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奉獻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為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世人歌頌。其實,老師也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換取他人的美好明天,這樣的奉獻更深沉更偉大。正如陶行知所説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長大後,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夢想,守巢的總是你。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神氣,説一句話也能驚天動地;長大後,才知道那塊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名利。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神祕,讓所有的難題都變成了樂趣;長大後,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有力,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長大後,才知道那個講台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深感老師比蠟燭更永恆,照亮了別人,融化了自己,即使比作“春蠶”也是絲雖盡,身未死。春蠶化作蛹蛹變成蛾,蛾又孕育出蠶寶寶……無窮無盡,真是如詩如畫。

老師還有一顆金子般閃閃發光的心,在我們失敗的時候,老師鼓起我們前進的風帆;當我們成功的時候,老師和我們分享成就和喜悦;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耐心細緻地撥正我們前進的航向。總之,老師給我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讓我們在知識的天空裏自由自在的翱翔。

有人説,老師是清閒的,有兩個假期;有人説,老師是優雅的,一切都顯得從容不迫;還有人説,老師是充滿閒情逸致的,有時間看書讀報。而我要説老師很辛苦,忘不了老師早上陪我們晨讀,忘不了老師在操場上的風吹日曬,忘不了老師那誨人不倦的神情,也忘不了老師燈下認真備課的身影。老師仔細批改作業,有事直至深夜,別人有八個小時工作制,可老師的工作時間何止八個小時,別人有兩天休息日,而老師哪有真正的週末……

遺人玫瑰,手有餘香。我真想大聲説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94ed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