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張果老的啟示散文

張果老的啟示散文

從小就知道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驢的故事,但卻不知道他為什麼倒騎驢。前日再登蓬萊閣,總算從導遊小姐的四句打油詩中找到了答案。詩云:“訪過多少人,不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原來,張果老倒騎驢是為了回頭看,果老所以為仙,所以能上天入地、知天文懂地理,全因其倒騎驢與回頭看。

張果老的啟示散文

這使我想起了老家有一句俗語,叫“有錢難買回頭看”。它主要是告訴人們,將要離開某一地方的時候,最好回頭看一下,看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拿上,以防丟失。但這句俗語中關於“回頭看”的原始含意是很窄的,而張果老的“回頭看”,含意便深刻得多。如果我們把張果老“回頭看”的內涵賦予到俗語“有錢難買回頭看”上去,我們也行會在世事與人生上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人生是由一段一段的歷程組成的,在走過一段路之後,自覺地回過頭來看一下自己踏出的足跡,我們的人生之路便會更加穩健。因為人不是神仙,在人生之路上既會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既會積累經驗,也會得到教訓。回頭看的實質就是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使今後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而回頭看的過程,就是把經驗教訓變成精神財富的過程。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像黑像子掰玉米那樣,掰一個扔一個。

回頭看只所以金貴,根本原因是時間的一去不復返性。俗話説的`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能夠及時地進行回頭看,就可以讓我們從過去的經驗教訓中得到教益,使自己今後不犯或少犯錯誤。因為從嚴格的意義上説,一旦犯了錯誤,你花多少錢、費多大力,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徹底的挽回。所謂“亡羊補牢”,對於損失的彌補也只能是相對。

一個人是否懂得回頭看的意義,能否自覺堅持經常地回頭看看,是其成熟練達與否的重要標誌。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味橫衝直撞,對於老人們關於“有錢難買回頭看”的教誨統統斥之為陳腐與市儈。在他們碰得頭破血流之後,他們才漸漸學會了回頭看,知道了經歷也是財富的道理。所以,有沒有回頭看的自覺性本身就是人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我推崇回頭看,卻不贊成倒騎驢。張果老總是向後看,在我看來,總覺得有點過於世故。我們回頭看的目的,並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創造未來。所以,回頭看要反對兩種傾向:一種是悲觀的對待過去,喪失了對未來的信心和前進的勇氣;另一種是陷於對過去輝煌的欣賞不能自拔,喪失了繼續前進的鋭氣。

所以,我對於過去的態度是“既要記得住,又要忘得了”,我對於回頭看的態度是:“既要參得透,又能走得出”。這便是我再登蓬萊閣的又一點小小的體會。

標籤: 散文 張果老 啟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7y2ng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