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清明時節淚紛紛散文

清明時節淚紛紛散文

每年的清明節,妻子和我以及她哥哥、弟弟一家都要到城外的公墓去祭奠我的岳父,岳父去世後的頭兩年,我的岳母還和我們一起去墓地祭祀,後來隨着年事漸高,不能前往了,但每逢清明節,老人家就會提前親自買好了紙、香、鮮花、水果、食品等交與我們,並囑咐好多話,我們便將岳母的和我們的思念送到岳父的墓前。

清明時節淚紛紛散文

每次去岳父的墓前祭掃,妻子總是跪在她父親的墓碑前啜泣一陣子。岳父已經過世七、八年了,她的哀痛竟不能消減多少,可見女兒比兒子更心疼父母這句話是對的。況且她也不是獨生女,她上有哥哥,下有弟弟,並沒有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寵愛,甚至她比她的哥哥、弟弟受到的寵愛要少得多,她還能這樣,我只能説她爸爸媽媽有福氣,養女兒比養兒子強啊!我有時想:將來我死了,我兒子能這樣哭我嗎?我趕上計劃生育了,只有兒子,沒有女兒,因而得不到孩子的更多的眼淚了。祭拜完岳父,妻子總是久久地停留在墓前,不願離去,她説她想陪爸爸多待會兒,爸爸一個人在那邊太孤單。

我看到在偌大的墓地裏,絕大多數的墓碑都是兒女為父母立的,墓碑的中央有幾個大字“慈父(或慈母或慈父慈母二者兼有)某某某之墓”,左下角有幾行小字“兒子某某某,女兒某某某敬立”。這就對了,黑髮人送白髮人,就像莊稼一樣,上一茬黃了,熟了,收穫了,終歸於無,下一茬又長起來。對於每個家庭而言,這是一個正常的更替,是有福的;如果墓碑上寫着“愛子(或愛女)某某某之墓父母立”那就意味着這個家庭是不幸的。我的記憶中倒是沒有見到過父母為兒女立的碑。來的人大多是中年人,有的還帶着孩子,來祭奠自己的父母,他們大多表情肅穆,還帶着些悲哀,有的臉上還掛着淚痕,但他們的下一代,那些青年或是少年表情就是漠然的,甚至是快意的。唉!隔輩人的感情確實是疏遠了,世上有什麼情感能比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感情更深呢?

我見過妻子為丈夫立碑的,也有丈夫為妻子立碑的。這些應該是年輕夫妻,沒有孩子的,或是孩子尚在幼年的。墓碑上刻着“丈夫某某某之墓愛妻某某某敬立”或者“愛妻某某某之墓丈夫某某某敬立”。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墓碑就會心酸落淚。僅有幾年短暫的夫妻恩愛,不幸過早永別,逝者長已矣,可活着的人,還要走過漫漫長路,要用一生承載失去愛人這人世間最大的哀痛。“……不思量,自難忘”,別説十年,一生難忘!“一尺之錘,日取其半,則萬世不竭”,失去愛人之痛,十年取其半,則永世不盡。

我還見過一塊哥哥為妹妹立的碑,上面寫着“愛妹某某某之墓兄嫂某某某立”,想必是父母早亡,兄妹相依為命,妹妹是一位未嫁甚或是未戀愛過的姑娘,如果嫁人了或是在戀愛中,自有他人為之立碑。年紀輕輕,不幸夭折,哥哥心裏的傷痛得有多大呀!我看了也是不住的傷心歎息。

墳墓是生者為死者安置的長眠地,是生者與死者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樑,是生者緬懷死者的處所。人是世界上最有感情的生物,對死去的親人的'思念悠遠而綿長,試想如果沒有這一小塊淨土,人將何以寄託思念呢?按照佛教的説法,管人不叫人,稱為“有情”,這是最恰當不過的稱謂了。清明時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綠意盎然,春和景明,氣候温暖宜人,人們在野外祭念親人,遣懷永日,亦不甚覺困頓疲倦,上天有悲憫之德,飄灑霏霏細雨,與人同哭,更加渲染了傷惋的氣氛。

最近的一次清明節,看到的情景令我感慨萬分。我們祭掃完岳父的墓返回時,看到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帶着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跪在一塊看上去新立的墓碑前痛哭失聲,墓碑上寫着“丈夫張某某之墓愛妻白某敬立”。女子穿一身黑衣,胸前戴一朵白花,這是特意為丈夫穿的孝。墓碑的上端鑲嵌着死者的彩色照片,小夥子很英俊,帶着眼鏡,微笑着。這是一對金童玉女式的恩愛夫妻,可是婚姻太短暫了,真是大悲哀、大不幸!女子一邊哭,一邊訴説,的確,她有哭不完的痛,説不盡的話。本來,他們應該朝朝暮暮,卿卿我我,或許有時也吵架、慪氣——這也是幸福的;也或許一方生病了,另一方悉心照料、伺候着,累得精疲力竭——這也是幸福的;本來,他們或許可以再要一個孩子,看着兒女漸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享受天倫之樂;本來,他們可以事業有成,收入不菲,有房、有車,有數目可觀的存款,過着浪漫的小資生活;本來,他們應該長廂廝守,白頭偕老,共同走完人生的道路……可是這一切都失去了,她只能一個人默默地走過漫長的一生。她將來應該還會嫁人,組成新的家庭,但任何人也替代不了初戀情人的位置,再婚家庭也無法和原配夫妻相提並論。看着女子攬着女兒長久地跪在那裏哭泣,我倆都已經淚流滿面了。這一幕不禁使我想起了十年前的清明節。那一次我帶着妻子和兒子特意回老家給父母上墳,當然,是和在老家的大哥一大家子一起上墳燒紙的,共同祭奠完我們的父母后,又一起祭奠我們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然後又在祖塋裏所有的墳前燒紙磕頭,這些墳是我們的叔祖父、伯父、叔叔們的,為祖塋裏所有的先人祭祀是我們家族的規矩,在祭奠我們的父母時,大哥大嫂和我倆都流下了眼淚,下一輩的只有我的十七歲的大侄女小敏哭了。在經過村北的無棣溝時,我們看到有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站在河邊,望着對岸的一片小樹林自言自語地説了好多話,我妻子問她做什麼,她説她和她媽媽説説話。我侄女小敏告訴我妻子:這個小女孩叫小梅,是我一個本家弟弟榮光的孩子,她的媽媽上個月亡故了,她爸爸在城裏打工,他和爺爺、奶奶、弟弟一起在農村生活,她經常來這裏和他媽媽説很多很多的話,他媽媽就埋在對岸的小樹林裏。我妻子問她:“你媽媽能聽到你説的話嗎?”她説:“能,媽媽一定能聽到我説的話。”妻子把她緊緊抱在懷裏,眼淚象瀑布一樣傾瀉,我的心都碎了,村裏在此路過的人沒有不掉眼淚的,失去母愛的孩子是天下最不幸的的孩子。説句不當的話,如果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失去父親或失去母親任你選其一,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留下母親而棄掉父親,因為父愛與偉大的母愛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麼。

從公墓返回的公交車上,年屆半百的我倆手握着手,不説一句話,但我們知道對方要説的話,那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愛着,相互攙扶着走過人生”。人啊,當擁有健康、生命、親情時,不知道好好珍惜,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健康、生命、親情的珍貴。我們都應該好好活着、好好愛着,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親人、他人,反過來説也是對的,不僅僅是為了親人、他人,也是為了自己。

標籤: 散文 清明 時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w9w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