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怡和苑觀竹敍事散文

怡和苑觀竹敍事散文

老是錨在家裏網上衝浪,儘管增長見聞,擴大知識視野,結識了更多的網友,可是坐久了於身體並不是一件好事,於是想找個地方放鬆一下,這會兒的此一心情便尤為的強烈。早就聽説,怡和苑裏栽植了大量的竹子,這一準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去處,得去看看。

怡和苑觀竹敍事散文

説起竹子,派用可大着呢,就我略知的,大到宏觀,小到微觀,生活中沒有能離開它的任何方面。不斷普通人離不開竹子,文人墨客離不開竹子,就連形容人品這類的辭句也離不開竹子。晉朝不是有七個文學家,稱之為“竹林七賢”嗎?就因為他們常在竹林裏,酣歌縱酒,狂放不羈。據傳,他們所作的詩、辭、賦、文大多也都與竹子有關。“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一千古流傳的詩作,可説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描寫得淋漓盡致。因而常有以竹子來形容一個人的風骨、品格的。我又想起了“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名詩道出了鄭板橋身為知縣對百姓生活疾苦的深切關懷之情,讀來尤其令人頗生感慨。

這説的是典故,咱還是回到現實中説説怡和苑的竹子吧。

怡和苑南片的竹林很有特色,有的是一團團,一簇簇,還有的`是一塊塊,一片片。這些竹子被恰當地點綴在園區的某個角落,與其它樹種、花草進行合理搭配,新鮮,獨特,醒目,不落套,不厭倦,因而觀賞性極強。我看所栽的這些竹子,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麼栽在配電房周圍,要麼是通訊設施旁邊,即凡有配電房、通訊設施的地方,一般全都栽有竹子。我想,這樣做的幾個好處是,既遮掩了有礙觀瞻的建築物,又徒添了一道美麗的景色,進一步美化了周圍的環境,算是一石數鳥,一舉多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繞着進入地下室通道周圍的那一大片的斑竹林,從它的長勢來看,還有進一步擴大之態,可謂後勁十足,鋭不可擋。這大片大片的竹林茂密而濃厚,茁壯而堅實,氣勢如虹,蔚為壯觀,真的是值得認真一看。你且細細打量,竹的葉子,清麗而俊逸,秀桀有神韻,纖細而柔美,長青不敗;竹的支幹呢?結實強勁,氣宇軒昂,瀟灑挺拔,氣度不凡。這些無不透示出竹子的美麗、絢爛、璀璨與輝煌,以及生命力的堅毅與頑強;因為還有以其中空、有節、挺拔的特性,便更有了賦予人品德象徵意義上的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等美德。所以它與鬆、梅、蘭、菊被並稱為“五君子”,竹的堅貞、鬆的常青、梅的高潔、蘭的灑脱、菊的孤傲,歷來備受推崇。

看過了南片的竹子,那麼北片的竹子會是如何?懷着這種心情轉身便來到了北片。

進入大門,眼前的境界特別的開闊,樓房全都建在了苑區的兩邊。沿着左右方向遠遠的一掃視,東西兩端分別栽有兩大塊竹子,有對稱的意味。正門前方右側相繼又有一些點綴其間,活而不亂,很有節奏感。

繼續款步前行,從“怡和橋”信步走過。一陣陣的微風拂來,在沁人肺腑的竹葉的清香裏,還夾雜着濃濃的桂花的醇香,這感覺,遠比癢吧的還要來得新鮮,夠勁。我索性來到地域中央舞池,叉起雙手,昂起頭顱,忘情地一個勁地吮呀吸呀,然後就痛快淋漓地一氣呵出,那體會是越吮越精神,越吸越上癮。繼續沿着緩坡往上走,越過左側一個池塘,來到了最高點。這兒視野開闊,能俯瞰全貌。專注的目光四處搜尋着,發現又有好幾處竹林,正蹺首弄姿地站立在不同的地方,靜待着人們前去觀賞。

沿着緩坡往下走,一眼又看到一大片竹林,好濃密,好惹眼。在我採風結束,即將離開怡和苑之際,不意卻給了我另一個驚喜。真是結束行程疑無竹,柳暗花明又一林。此番好意,我忌能怠慢?便特意走近,一定要看個究竟。哎呀,這兒竟然是一大片野竹林呢,野竹作為城市的風景植物來栽培,我還是第一次才見到。於是,新奇、新穎、新鮮,美妙、美麗、美貌,這些莫名其妙的詞彙一古腦兒一起成為了記憶,也成為我此時讚美野竹的主題詞。城裏人也許不知野竹究為何物,人們平常最喜歡吃的從市場上買回的那些條狀竹筍,就是採集這種野竹冒出地面的幼苗加工而成的。

在這裏,我收穫了詩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nrz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