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關於語文古詩文的閲讀方法

關於語文古詩文的閲讀方法

1語文古詩文閲讀方法

隨着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古詩文的權重在初中課本中越來越大。作為初中學生,掌握一些古詩文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想知道語文古詩文閲讀方法嗎?現在,小編就整理出語文教學的相關信息。

關於語文古詩文的閲讀方法

(1)以教材為起點,系統積累。在課本中有許多經典的古詩詞,在對這些古詩詞進行賞析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古詩詞的內容以及作者所處的時代進行學習,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累。

比如,教師在講《春曉》的時候,可以先不對內容進行詳細的解析,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之前對於古詩詞的掌握,自主進行相關的分析,使得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積累應用於實際的課內學習,這樣學生對創作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都會有所瞭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開展教學,學生對古詩所藴含的意境的體會會更加深刻。

在進行古詩詞的賞析時,教師可以將同樣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歸類比較,一同分析研究,讓學生體會每首詩的特色和不同。

比如《詠柳》《絕句》等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經典古詩。教師通過對同類詩詞的分析,建立學生知識的縱向聯繫,讓學生不僅能夠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還能夠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之後教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同樣以“春景詩”為主題,蒐集更多描寫春天的古詩,將其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摘錄下來,並在課上與大家分享。這樣的設計,將課內教學過渡到課外,以教材為基點,幫助學生逐漸積累更多的詞彙和句子。

(2)比照學習。教師針對課本中一些節選自經典名著的內容,在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時,鼓勵學生進行原著的閲讀,還可以針對課本的內容,讓學生進行相應的片段賞析,讓學生能夠在感受到經典名著中所具有的魅力之外,還能夠對整個課堂的學習充滿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對人物的形象進行講解的時候,對整個故事情節以及形象刻畫都有一定的積累,進而在之後的語文學習中能夠進行應用。

比如,學習《草船借箭》之後,教師可以佈置課外閲讀任務,要求學生閲讀原著《三國演義》,並將其中自己最欣賞的內容摘抄下來,課堂上師生、生生展開交流,師生針對自己欣賞的內容展開精彩的分析,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各抒己見、爭先恐後,其中有很多想法和評論相當精彩。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原著的精彩,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經典文學的魅力,也會由衷喜歡上古詩文。因此,教師應充分合理挖掘教材內容,提煉其中最有價值的古詩文素材,把課文相關的有價值的內容呈現給學生評析、吟誦,豐富學生對古詩文的積累。

2教給初中生閲讀古詩文的方法

一、透視好文字語言

其實我們只要認真閲讀古詩詞你就會有所發現,每一首詩詞都有“詩眼”。這個詩眼就是統領全詩詞的線索,同時也引領着詩詞的中心思想。對於詩歌語句來説,“詩眼”不過就是最為凝練、最為生動、最富韻味的字,而且這個字有着畫龍點睛的功用。如,宋祁《木蘭花》中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意本來只可感知,不可聽聞,春天來了,紅色的杏花擠滿枝頭,詩人就在這幅春景圖上着一“鬧”字,用擬人的手法,把它寫活了。這一“鬧”字既是繪景,又是寫情,它不僅描繪了杏花盛開的.豔麗景色,還寫出了在春風吹拂下,杏枝搖曳,花兒微動的活潑神情。

二、想象好整體畫面

許許多多的敍述詩,都包含着一個畫面,我們可以通過想象古詩詞的具體內容展示出來。如,唐朝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首詩的整體畫面是:在長有細草江邊,微風吹拂着,泊着一隻小船。星光燦爛,月影映入江水中。見景想象到:我的名聲怎能是文章呢?當官到老了病了就應該休息。我一生漂泊,就像這天地之中的一隻沙鷗呀。

三、領悟好內含感情

任何一首詩詞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白居易説:“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由此可見:詩詞從遣詞造句到營造畫面,從選擇物象到融情於景,無不藴涵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品讀詩歌時要結合作者以及寫作背景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當然,不同的詩歌類別有着不同的情感:邊塞征戰詩——對建功立業的渴望,有報效祖國的激情,有抒寫徵士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對帝王開邊的不滿和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即事感懷詩——古人常以“即事”為題寫詩,因一點事由生髮,抒寫心中的感慨,如懷親、送友、思鄉、贈人、人生感悟、閒情逸趣等;詠物寄託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發其報國無門、不為當道所重之憤,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敍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

3語文古詩文閲讀教學法

一、古詩閲讀導語激趣

俗話説,“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穎、扣人心絃的導語,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引人入勝。如教學《三峽》,引導學生背誦李白的《朝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詩句,然後問:“有誰見過三峽的景象嗎?”引發學生進入三峽的壯美景象中,激發學生一種嚮往之情。由“一位缺乏軍事才能但又是明君”這句矛盾的話引出《曹劌論戰》。好的導語設計,讓學生先入為主,為學生閲讀課文創造了一個前提條件,驅動和控制了學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識和技能,給人以啟迪,催人奮進。

二、古詩文誦讀激趣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習一篇古文,首先要從誦讀入手,誦讀分範讀、齊讀、分組讀、個別讀、交叉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通過教師範讀,使學生讀準字音,分清句讀。指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達到既定目標,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誦讀過程中多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探求慾望。如教《扁鵲見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師範讀,讀準字音、句讀,然後通過學生自讀、分角色朗讀等,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再進一步分析課文,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讀起來自然有興趣,效果就不言而喻。

三、課堂活動激趣

語文閲讀教學過程,應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樂學語文,願上語文課,不怕古詩文,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的古詩文教學課上得生動活潑,學生興趣盎然。如教學《核舟記》,課前要求學生準備畫具,課堂上通過記憶把“核舟”畫出來。許多學生一下子就來了興趣,但也有些學生説“太難了”,“讓我們看看書吧”。在學生充滿求知慾時,老師允許他們看一會兒書,蓄足的勢一下子變成旺盛的活力,由興趣轉化為想學,由想學轉化為能學,由能學轉化為會學,學生很快就感知了課文內容,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學《扁鵲見蔡桓公》,可把課文編成課本劇讓學生上台表演,教學《愚公移山》可針對愚公愚不愚開辯論會。此外,還可以分角色朗讀、背誦比賽等語文活動,使學生嚐到成功的甜頭,從實踐中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學生在實踐中才智得到發揮,就會有快樂的情感體驗。

語文古詩文閲讀方法教給初中生閲讀古詩文的方法語文古詩文閲讀教學法

標籤: 古詩文 閲讀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jqk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