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思鄉古詩 中秋思鄉情懷

思鄉古詩 中秋思鄉情懷

1.《關山月》

思鄉古詩 中秋思鄉情懷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閒。

《關山月》韻譯:

皎潔的月亮從祁連山升起, 輕輕漂浮在迷茫的雲海裏。

長風掀起塵沙席捲幾萬裏, 玉門關早被風沙層層封閉。

白登道那裏漢軍旌旗林立, 青海灣卻是胡人窺視之地。

自古來這征戰廝殺的場所, 參戰者從來不見有生還的。

守衞邊陲的征夫面對現實, 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

今夜高樓上思夫的'妻子們, 又該是當窗不眠歎息不已。

1、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

2、胡:這裏指吐蕃。

3、高樓:指住在高樓中的戍客之妻。

李白《關山月》簡析

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一幅清冷蒼茫的月夜圖,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表達了詩人對徵人的關切和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淒涼而又雄渾悲壯。詩人將戰士的思鄉、家人的思親融於廣闊蒼茫的景色裏,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

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圖景抒發戍人思鄉的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自然流露。這首寫“關”“山”“月”的詩,就表現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另一種情操。

2.《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湧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5類候殘酒卮。

譯文:

天空澄澈無雲,清露濕衣。在星光外一輪圓月升騰而起。

漸漸升高,東面的樹林也不能遮蔽它,當行於天際之時,四海之內都可看見。

清光自可讓人吟詠,月中桂影卻不能攀折。

可憐那半夜美麗的月影,正照着貴戚近臣喝殘的酒杯。

作者簡介:齊己(860~約937/864~943)),中國唐代僧人、詩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益陽(今屬湖南益陽)人,一説長沙(今屬湖南)人。自幼家貧,六、七歲時父母相繼去世,靠牧牛度日。少年穎悟,據説7歲為寺院放牛時,即取竹枝畫牛背為小詩。後出家,佛事文事雙修。60歲以前大部分時間在衡嶽道林寺、廬山東林寺度過,期間曾雲遊四方。晚年駐錫荊南龍興寺。曾攜詩卷謁鄭谷,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鄭谷曰:“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齊己不覺投拜曰:“我一字師也。”後與鄭谷多有酬唱。龍德元年 (921) 依南平高季興為龍興寺僧正。 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於詩歌創作,是中晚唐與皎然、貫休齊名的三大詩僧之一,其傳世作品數量居三大詩僧之首。《全唐詩》收錄其詩作800餘首,數量僅次於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詩除禪林生活和登臨酬答等題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會動盪、戰禍頻仍、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之作,具有較深刻的思想內涵與積極意義,藝術上亦具鮮明特色,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讚譽。一生著述甚豐,有《白蓮集》、《風騷旨格》、《玄機分別要覽》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jo8q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