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對聯 >

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通用50對)

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通用50對)

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

一、小年的歷史淵源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説:“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灶神信仰是民間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詩》:“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小年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説,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其實,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區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區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傳統上的`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在臘月二十四。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區官民也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因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於是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在清朝中期之前,北方的祭灶日也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北方人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如《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説:“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也説,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4]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二、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通用50對)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對聯吧,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你知道什麼樣的對聯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對聯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通用50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1-25對)

1、歲月不肯住,看看又小年。詩窮殘臘後,杯引大江前。樂事思南土,閒情寄短篇。夜來風勢惡,驚徙五更船。——林光《客中小年四首其一》

2、輕風澹月,年年去路。誰識小年初度。橋邊曾弄碧蓮花,悄不記、人間今古。吹簫江上,沾衣微露。依約凌波曾步。寒機何意待人歸,但寂歷、小窗斜雨。——劉辰翁《鵲橋仙自壽二首》

3、面臉丹如朱頂鶴,髭髯長似綠毛龜。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間祭灶時。——孫緯《獻壽》

4、百歲禪師説,先師指此鬆。小年行道繞,早見偃枝重。月檻移孤影,秋亭卓一峯。終當因夜電,拏攫從雲龍。——齊己《古寺老鬆》

5、扁舟徒泛泛,野泊傍江漁。客況驚殘臘,流年逼小除。消愁今夜酒,償債幾行書。獨有鄉園夢,先春到敝廬。——李之世《小年夕同楊亦琳胡伯連對酌分賦明日立春》

6、衡門忽有滿堂賓,皆詫瞿聃抱送麟。懶作柳邊退朝客,寧為花下弄孫人。小年置膝尤鍾愛,晚歲含飴當食珍。吾萬卷書將付汝,勝如制誥水銀銀。——劉克莊《竹溪以餘得第七孫惠詩次韻一首》

7、插架餘殘歷,挑燈憶故鄉。年光蛇赴壑,羈旅雁隨陽。禁闕迎儺鼓,鄰街祭灶香。英雄須自力,容易鬢毛蒼。——孫嵩《行都錢歲》

8、甲子春侵臘,燕京又小年。兒童歡禮灶,簫鼓鬧喧天。數九晴看柳,書空仰羨鳶。此身吾自有,富貴乃浮煙。——林光《小年二首其一》

9、茂陵病後非平昔,瘦骨竛竮短髮疏。紅燭悔從長夜飲,青燈喜對小年書。聖賢親見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餘。破屋頹垣君勿笑,更闌弦誦滿吾廬。——陸游《冬夜讀書》

10、甲子春侵臘,燕京又小年。兒童歡禮灶,簫鼓鬧喧天。數九晴看柳,書空仰羨鳶。此身吾自有,富貴乃浮煙。——林光《小年二首·其一》

11、陌頭飛雪浥輕塵,江上寒雲限去津。對酒遠懷同舍客,維舟猶作異鄉人。誰家村鼓驅儺鬼,何處香餳事灶神。明日東風京國道,滿頭華髮為誰新。——劉崧《小年夜對酒憶呂徐二僉憲》

12、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呂蒙正《祭灶詩》

13、燕朔逢窮臘,江南拜小年。歲時生處樂,身世死為緣。鴉噪千山雪,鴻飛萬里天。出門意寥廓,四顧但茫然。——文天祥《小年》

14、酬君海外佑行廚,持慣長齋合笑吾。晨夕餐從辛苦得,盆瓶禮不古今殊。鞠躬此日朝天闕,屈指明年返帝都。但祝東南兵燹靜,安排茶灶泛西湖。——查元鼎《木蘭花慢·送灶》

15、酬君海外佑行廚,持慣長齋合笑吾。晨夕餐從辛苦得,盆瓶禮不古今殊。鞠躬此日朝天闕,屈指明年返帝都。但祝東南兵燹靜,安排茶灶泛西湖。——查元鼎《送灶》

16、栽鬆成曲徑,洗石出秋屏。米價佔新月,更籌認曙星。買牛鄰共契,祭灶婦看經。不覺成頭白,頻看燒地青。——趙庚夫《山居苦》

17、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雪鬢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滿不羞貧。問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頭樂社神?——陸游《祭灶與鄰曲散福》

18、聽千街響竹,趁宵半、送神歸。正白馬迎初,黃羊薦後,風漾靈旗。瓊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綠章遲。知否天閽萬里,九門虎豹環司。芳時。彩燕絲雞。中婦豔,少兒嬉。笑因熱何人,踞觚憑我,媚奧奚為。休辭歲盤草草,供梅花、聊當贈行詞。好問和羹心事,炊香到處春回。——杜文瀾《木蘭花慢·送灶》

19、檐外蒼榕六月秋,小年來此愛深幽。壞牆螢出如漁火,古壁蜂穿似射侯。涉世昏昏忘舊話,入山歷歷記前遊。故人埋玉僧歸塔,獨聽疏鍾起暮愁。——劉克莊《華嚴知客寮》

20、年關催人諸事忙,乞兒結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門前舞,賞錢好言稟玉皇。——佚名《跳灶王》

21、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蘇軾《縱筆三首·其三》

22、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呂蒙正《祭灶詩》

23、萬木亂參天,孤峯對鐵船。客因看畫至,寺以伏龍傳。寶笈悲前代,薄團坐小年。松花吹不定,半落講堂邊。——閔麟嗣《黃龍寺》

24、壯心負光嶽,病質落幽燕。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歲時如有水,風俗不同天。家廟荒苔滑,誰人燒紙錢。——文天祥《二十四日》

25、時屆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酒糟塗灶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佚名《祭灶》

關於小年的詩詞對聯(26-50對)

26、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倚雲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轉扇驚波連岸動,回燈落日向山明。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傳項信名。——方幹《觀項信水墨》

27、野店山橋策蹇驢,浩然聊喜遂吾初。童顏幾歲已辭鏡,胎髮今朝還入梳。小甕漫營秋社酒,斷編閒理小年書。白雲可笑猶多事,常向人間耐卷舒。——陸游《旅舍偶題》

28、門冷如冰盡不妨,由來富貴屬蒼蒼。誰能卻學痴兒女,深夜潛燒祭灶香。——劉克莊《歲晚書事》

29、老夫眼暗牙齒疏,七十未滿六十餘。故人慾盡誰與娛?獨坐默誦小年書。北風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濕。鳳皇覽德乃下集,可憐飛螢常熠熠!——陸游《雨夜南堂獨坐》

30、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魯迅《庚子送灶即事》

31、虛堂明燭小年時,子弄瑤琴父詠詩。會得心中無事旨,樂夫天命復奚疑。——吳與弼《小年夜》

32、馬蹄遍歷雪花天,客路驚心又小年。寒滿疏林時序改,曉侵野色霧煙連。故園何處梅花發,瘦影橫空沼砌邊。已報春光消息近,馹亭索寞悵風前。——黃公輔《武岡道中小年》

33、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蘇軾《縱筆三首》

34、煌煌銀燭照良宵,樂此昇平荷聖朝。門户恍思前甲子,肅然世澤感迢遙。——吳與弼《小年夜絕句》

35、遠客無佳節,狂風又小年。江吞湖嶺外,舟避漲沙前。閲世慵雙眼,題詩更短篇。迷途還買醉,高枕贛州船。——林光《客中小年四首其二》

36、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命小兒嘗。——佚名《吃灶糖》

37、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范成大《祭灶詞》

38、小年那得此風流,老子登臨興未休。恨石尚分三敵國,仙翁合列五諸侯。——王洋《五老峯》

39、杏子青青梅子酸,山園轉眼又春殘。老懷豈復小年樂,病骨不禁清曉寒。學術背時甘義墮,功名無路久心闌。蠶收麥熟吾何恨,但遣銀盃似海寬。——陸游《春晚園中作》

40、小年為寫遊樑賦,最説漢江聞笛愁。今夜聽時在何處,月明西縣驛南樓。——元稹《使東川·漢江上笛》

41、旅館身如贅,春催未盡年。童顏欺白髮,老眼看青天。徇俗焚巫馬,乘風笑紙鳶。歲窮窮未送,淚落濕薪煙。——林光《小年二首其二》

42、臘日才過又小年,那堪澤國雨連天!兒童把酒傳明燭,遠想慈親尚未眠。——範梈《小年日,仍宿北山》

43、獨有頹年感,偏逢故舊歡。壺觴迎小歲,燈火候仙壇。正直平生是,飛騰晚暮看。寧因祠灶禮,名姓動天官。——區大相《小年夜諸客過集》

44、虛堂明燭小年時,子弄瑤琴父詠詩。會得心中無事旨,樂夫天命復奚疑。——吳與弼《小年夜》

45、昨日宰豬家祭灶,今宵洗豆俗為糜。燔柴夾水明如晝,截竹當階爆御魑。故國賽還新歲願,老翁回憶幼年時。才高命薄天相戲,我亦剛腸不肯悲。——陳藻《平江臘月廿五夜作》

46、陽城衰晚拙催科,闔寢空慚罪亦多。祭灶請鄰君自適,載醪祛惑我誰過。猗猗庭有蘭堪佩,寂寂門無譽可羅。歸去好尋溪上侶,為投纓紱換漁簑。——楊時《寄長沙簿孫昭遠》

47、舐犢情何限,亡羊意易迷。聊為暮景玩,遽與小年齊。漲乳空宵哺,深閨失曉啼。已知真幻泡,感至一悲棲。——姜特立《失駿子》

48、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太平甲子非容易,新曆頒來仔細看。——蔡雲《吳歈》

49、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唐庚《醉眠》

50、南浦盈盈淚,東風小小年。回鐙窈窕夜,分鏡泬寥天。銷骨驚花箭,離腸泥酒船。可憐明月子,依舊影娟娟。——張含《離夕有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duilian/4lk4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