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知識作文 >

知識伴着實踐騰飛作文

知識伴着實踐騰飛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知識伴着實踐騰飛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識伴着實踐騰飛作文

在外國人眼裏,我們中國的學生,也許只是一個個為了獲得高分的作業、考試、理論的“機器”罷了;不會實踐,靠着死啃書本度日。“實踐”是中國教育的一塊“短板”,我們何嘗不應讓知識伴着實踐騰飛?

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什麼?説白了,就是為了學以致用。空有知識,沒有實踐,紙上談兵,空空臆想,又有何用?

黑雲翻滾,看似平靜無奇的海面暗藏着玄機。忽而,一個滔天巨浪打來,愈來愈頻繁,愈演愈烈。海,發怒了。由於這場海嘯,沿海地區損失慘重,而有一個海灘卻無人遇難。這歸功於一個小女孩,把在學校學的地理知識聯繫實際,預測會發生海嘯,及時通知了海灘上的人們轉移……這被稱作“奇蹟”,但這又不是一個奇蹟,她只不過是學以致用而已。學會了的知識就應運用到實踐中來,才能實現知識的價值。理論一大堆,實踐什麼也不會,百無一用。

若説,“成功”是一緩慢的“化學反應”,那麼在“知識”的條件下,“實踐”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神舟”升空,雲霧蒸騰;太空紅旗,舉國同歡。錢學森——航天事業的先行人,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實踐,為祖國日益壯大的航天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祖國列入航天大國。微風拂來,田間,黃澄澄的稻浪此起彼伏,空氣中瀰漫着清清稻香。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通過日復一日在稻田中辛勤勞作、研究,讓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轟鳴的引擎,繁雜的儀器,一架架戰機聲震藍天。竇樹軍——戰機神醫,經過無數次的實戰與積累,在職務上是個“兵”,在技能上超過“官” ……為什麼他們可以成功?是一次又一次或成功或失敗的實踐的積累,知識與時間的融合,促進了成功。

知識與實踐的摩擦、結合於碰撞,才產生了靈感、思維的火花,走上一條創新之路。

襯着柔柔的白雲,湛湛的藍天,暖暖的陽光,八道亮麗的彩煙懸於天際。在8架銀灰的殲-7GB的護衞下,乳白的KJ-20xx這一明星武器呼嘯而至。這款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空地雙優預警機,其領先的技術、性能震驚了世界。我國科研人員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勇於實踐,在實踐中尋求創新,打破了預警機“顧天不顧地”的常規缺陷,領先於世界……知識與理論是在不斷地實踐之中得以延伸與發展,推陳出新,技術不斷髮展。

知識源於實踐,指導實踐。一個個物理定理,一個個化學規律,無不是源於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是實踐讓它們變得更加真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説的也是這個理兒。

培根説:“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實踐的力量,實踐讓知識得以昇華。同樣,沒有實踐就沒有知識,何談什麼昇華?

標籤: 實踐 伴着 騰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zhishizuowen/nyonx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