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端午節習俗 作文400字

端午節習俗 作文400字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習俗 作文400字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在過端午節。

據説,在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汩羅江身死。屈原死後,百姓很難過,湧到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着船,在江上打撈他的屍體。有一位漁夫拿出準備的飯糰,投到江中,説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傷害屈原了。從此,在五月五日,端午節就有了吃棕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掛鍾馗像,用以驅邪魔。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在明皇開元的一天晚上,明皇夢見二鬼,小鬼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自己的玉笛,跑走了。大鬼捉住小鬼,一口呑下,明皇喝問:"是誰?"。大鬼説:"我是鍾馗,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見到的鐘馗樣子畫畫像,並通令天下:在端午節時,一律張貼鍾馗畫像。從此,端午節就了懸掛鍾馗像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喝雄黃酒、佩香囊——等等。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2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説説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一着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一開蘆葉,只見米一團一里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一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一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一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3

端午節到了,學校要為我們舉行包粽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了快樂,也收穫了成功。

週四學校要舉行包粽子活動。我們一聽,興奮極了。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開始包粽子了。

我們班被分配到了東南角,桌子上有我們包粽子的材料,老師讓我們一組一組地老包粽子,只見一組同學興奮地跑到桌子面前,開始忙碌起來。有的同學在折粽葉、有的在錐形粽葉裏放糯米、有的在系線,不一會的功夫,一個個漂亮的粽子便出現在他們手中,我好羨慕啊!

終於輪到我們租了,我迫不及待的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葉,努力的把他折成圓錐形,小心的放一點糯米,在放一兩顆小小的棗,拇指與食指緊緊按住,小心翼翼地封上口,最後,小心地繫上,看着自己的粽子,雖然粽子的表面像一個正方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稜角,但是我的心也非常激動。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鍋裏的粽子形態各異,有圓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雖然都不夠標準,但我們依然喜歡,鍋裏放滿了我們親手包的粽子,在教室裏,煮上了粽子,不一會,粽子的香味瀰漫在教室裏,放學之前,我領到自己包的粽子,嚐了一口,又甜有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4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為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全家去看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瞭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隻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衝,每一隻龍舟下面都都綁着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斬下扔進水裏。每隻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領先,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划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隻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划船手頓時很有節奏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

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彷彿龍羣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成了領先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了!把後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後面,然後衝線了!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午或端陽,許多習俗也與“五”有關。那一天,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關於艾草還有個美麗的傳説呢。相傳太上老君有一次下凡,他變成一個乞丐的樣子到一個男人家請求住一晚,可男人卻不客氣地將他趕走了。太上老君回到天宮後,將此事告訴了天帝,天帝大怒,命火龍在五月五日火燒村子。人們耳聞後,紛紛躲進山裏避難,一個小孩子走得很慢,人們都很為他着急。太上老君見了,就告訴小孩插艾葉能保家。小孩聽了,就割了一些艾草,在每家每户門前都掛了一株,一場大火下來,沒有一個房子被燒燬。從此家家户户到了這天都在家裏插艾草來保佑自己的家。

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主要的活動。説起粽子,它的形狀跟口味各不相同:有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有鹹肉味的、香腸味的、紅豆味的……

在我國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鹹鴨蛋黃、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及雄黃酒。但無論南方北方,在這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並佩帶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6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温馨的哦!

記得本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着本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裏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説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着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為何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裏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感覺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着自己的成果,

本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7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潮汕大地,這是一個節味很濃的日子。在我們家,也一直保留着一些潮汕傳統的習俗。

吃粽

端午節這天,我們全家大小都會吃粽子。由於包粽子的工序比較多,所以我們一般都是到店裏買現成的潮汕本地的粽子。下面盤中的這兩個粽子就是我中午吃的。一個是鹹香的,一個清甜的。

除了吃粽子,潮汕端午節還有吃梔粽的習俗。梔粽是潮汕特有的,它是用梔子搗碎後浸泡去渣,將黃色液體滲入蒲姜鹼液,再滲入糯米粉漿中,攪勻後放入竹箕蒸熟而成的。蒸熟後呈黃色,吃時可紗線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濕之功效。下面盤中的就是梔粽。

插艾草,洗艾澡

在端午節這天,我媽會買來很多的艾草。一些用於掛在門的兩邊,一些則用於煮湯供全家人沐浴用。

有句民諺是這樣説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潮汕地區,很多家庭都還保留着在端午節掛艾葉辟邪的傳統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把買來的艾草切段洗淨後煮湯,由於我們家裏人多,媽媽都要煮上好幾鍋艾草湯。據説用艾草湯來沐浴,能驅邪祛病,對身體大有好處。每次沐浴之後,能感覺都通體舒暢,神清氣爽。所以,從小時候到現在,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洗“艾草澡”。呵呵!現在我就能聞到自己身上的艾草香氣呢!

除了吃粽子,插艾草,洗艾澡,潮汕還有一個主要習俗,那就是賽龍舟。不過由於賽龍舟的地方都是在農村,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我沒有去看。呵呵!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8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古代,可以算是最傳統的節日了。

我和媽媽準備包粽子時,忽然想起端午節的傳説——大詩人屈原的故事,我便跟媽媽滔滔不絕地説起來。

屈原,名平,與楚王同族姓。他知識淵博通曉國家興衰之道,楚王十分信任他。上官大夫與屈原同職,他也想得到懷王恩寵,於是在屈原擬定國法時,上官大夫試圖將其奪走,可屈原不給他。於是上官大夫就在懷王面前説屈原的壞話:“大王您讓屈原擬定國法,眾人無一不知,不過每頒佈一條法令,屈原誇耀其功説‘除了他,誰都定不出這些法令’。”懷王聽信了他的話,疏遠了屈原。不久後,屈原寫下巜懷沙》賦,懷着滿腔悲憤抱着石頭跳下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怨紛紛,怕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包的粽子投下江中,還有人划船下水去找屈原的屍體,不過沒能找到。

因此,端午節這天大家通常要划龍舟吃粽子,紀念大詩人屈原,這天還要在門上掛蒿草,取避邪之意;蒿草旁還要掛猴子,取看門猴子之意。

開始包粽子啦,先得準備一堆糯米許多粽葉。先把粽葉握成一個近似三角的渦,將糯米一把一把的裝進去,不過不能裝得太滿,不然蒸的時候就會漏掉。將長出來的粽葉捲過來封底,放進鍋中蒸幾十分鐘,美味的粽子就出鍋了。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的傳説還有很多,讓我們再去發現吧。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9

細心的同學一定不難發現,在市場上會經常見到一種發着陣陣清香的綠色長葉子,與這相配的還有雪白雪白的糯米和紅紅的大棗,聰明的同學們一定會猜到,這是為了包粽子呀,因為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等,其中為佩香囊和包粽子最為盛行。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這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眼見國家處於危難之中,卻無法挽救,他日夜憂愁,最終投汩羅江而亡。楚國民眾知道後十分憂傷 ,駕船奮力營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年年歲歲,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

每逢端午節,小孩子們都要佩戴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當然,除此之外,很多家庭還會在門口插艾葉、飲雄黃酒,有的地方還會舉辦龍舟賽,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0

端午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就把粽子投入道河裏不認讓魚吃到他的屍體,屈原投河自殺的那一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所以,人們就把那一天叫做“端午節。” 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我們的習俗分成四類,分別是賽龍舟、包粽子、搶鴨子、洗艾草澡。我先説賽龍舟,賽龍舟可比賽艇強多了,它油一個龍頭,一條尾巴,大大的尾巴上可坐十來個人。每當裁判吹響口哨,就像運動員聽到槍聲,特工聽見命令一般,一溜煙功夫地劃了過去。陸地上的人為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划龍舟的人也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一個個用盡全力往終點劃。

然後説包粽子,先找大片竹葉。糯米密封四十分鐘左右,然後在糯米里放進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接着放進鍋裏煮半小時,煮好後打開鍋蓋,嗯!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一看就很好吃。那時的你會迫不及待地想去吃,注意要先等它涼了才能吃,如果你想吃,不聽勸告,等着燙傷吧!

接着説搶鴨子,當裁判員吹響口哨,運動員紛紛劃到河中央,一手划槳一手搶鴨,折騰了一番河裏的鴨子通通跑到運動員的手裏。

最後説艾草澡,每年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在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端午節蟲子特別多,洗艾草澡是為了驅蟲,我們的習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端午節的習俗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呢? 端午節啊!端午節,我愛你!

四川省新津縣鄧雙學校三年級一班:楊樂添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讀起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時,就會想起端陽節的故事。

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因遭到貴族子蘭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懷沙》之後投江而死。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江邊 ,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照樣去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超市裏的粽子、艾葉、香囊、大蒜頭……都開始熱銷了,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所需要的東西。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2

“百里不同於風,千里不同於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説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些綠色衣服、香甜肉餡的小粽子。

我拿起一片又長又綠的竹葉,把它捲成一個三角形的“小碗”,把洗好的米飯放進去,再放幾片培根,最後用一條又厚又白的“被子”把培根蓋上,把竹葉折起來,用彩繩綁好,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做好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説:“小粽子,小粽子,你怎麼看起來這麼好看?我不想吃你。罪過是什麼?我把你放進蒸籠煮三個小時再出來。好吧,這就是決定。”我命令母親:“快,打開監獄的門,把小粽子扔進去,煮3個小時再放出來!”媽媽笑了,然後按照我的吩咐,把小粽子放進鍋裏。時間一天天過去,3個小時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面而來。我趕緊拿起粽子,打開粽葉,咬了一口。竹葉的香味和米飯的粘稠感瀰漫在我的嘴邊,我咬了一口。這一次,我吃了燻肉,這使我有很多回味。吃完粽子,我舔了舔手指,跑到媽媽身邊問:“媽媽,媽媽,粽子還在嗎?我完了“然後,”媽媽説,“桌子上有很多東西。”媽媽還沒吃完,我就衝到桌子邊開始吃

生活的每一點都體現着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始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歷史。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

説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説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説,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 五月初五 ,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麼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説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説:“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我們九江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端午節習俗_作文400字15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説説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高三:180689634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rz8p8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