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精選民風作文300字集錦6篇

精選民風作文300字集錦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作文300字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民風作文300字集錦6篇

民風作文300字 篇1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諺語可謂是家喻户曉,眾人皆知。可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嗎?你又知道那些民俗民風?我們地處中原,只瞭解本地的民俗習慣,你們知道藏族節日嗎?如果不知道,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藏族是一個多節日的民族,按照他們的日曆——藏曆來算,月月有節日。藏曆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月份。新年是最主要的節日,人們從十二月初就開始準備過年,人們先用青稞苗供奉佛祖,然後各家就各自做。炒青稞,摘人蔘果等品。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們打掃房間,傍晚時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種叫古吐(一種麪疙瘩)。初一那天人們喝青稞酒,初二人們拜年。初四拉薩舉行大規模的傳召大會,此後一直活動直至二十六日。

此後的節目數不勝數,五月十五林卡節是世界焚香日,七月一日是雪頓節,意思是“吃酸奶的節日。“還演藏戲;望果節是豐收節,沒有固定的日子;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節;”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燈節。”

中原的節日豐富多彩,但西藏的節日更是多種多樣,願節日越來越多,人們越過越紅火,祝大家在這些節日裏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健健康康,日子越過越好!

民風作文300字 篇2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説,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與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媽媽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與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媽媽説:“媽媽,咱們先期買鞭炮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媽媽説:“媽媽,我要這些。”“沒問題。”媽媽爽快的説媽媽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媽媽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與牆上。

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與對聯堆在了門上與牆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與媽媽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麼樣?

民風作文300字 篇3

湯陰過去家家都要蒸月餅(白麪裏面放糖,蒸成圓餅狀,再用木梳、頂針一類的工具按上幾個圖案),中秋夜月上樹梢時,開始用月餅、水果之類供奉月亮。

在鞏義,節前人們向親友饋送月餅,全家團圓:殺雞為餚。有“男不願月”之俗。晚上在院內設案,擺月餅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許願,這叫“願月”。

在駐馬店地區,八月十五要吃餈粑和月餅的風俗。中秋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日, 因恰在三秋之正中,故名,也稱“仲秋”。河南民間多直呼為“八月十五”、“八月節”。

是從古人的祭月、迎寒發展而來,作為節日,在西漢時已具雛形,晉已有立秋賞月之舉,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間始定為中秋節,至今盛行不衰。河南民間,中秋節活動歷來圍繞着“圓月”(祭月)、賞月和慶豐收、樂團圓進行。

摸瓜送子。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婦女在圓月之後,多相互結伴,悄悄到瓜地裏摘冬瓜,然後送回家中牀上,意為娘娘送子,祈祝來年添生貴子,俗稱“摸瓜送子”。

民風作文300字 篇4

一是我們江西特色餃子,我們每一次過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樣的餃子,有綠豆餃子,有韭菜餃子,還有豆腐餃子,甚至還有辣椒餃子等讓人目不暇接。讓人吃了還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須要有魚,有魚了還不能吃。有人會問不吃幹嘛呢?因為我們江西人把魚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餘,要是把魚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沒餘了嗎?

二是抓週,抓週這個詞大家可能沒有聽説過。抓週的意思就是慢一週歲的人都要抓週。先拿一個大一點的盆子,讓那個小孩子坐上去,上面放上本子,玩具,計算機,一些東西。我們在門外打爆竹,那個小孩子開始抓,要是抓到本子那他長大以後肯定是一個學習非常好的人;要是抓到的是玩具他長大以後一定是非常貪玩的一個人;要是抓到計算機的話他長大的工作一定是計算機。讓後我們趁他在抓的時候扔錢給他們,要是小孩子不拿錢的話,我們大人都把錢放到他的手上。因為我們都想要他長大以後做個有錢的人。

民風作文300字 篇5

我的故鄉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們村的民風民俗卻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説説我們故鄉最大的節日,新年的風俗。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新年。新年還沒到,家家户户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裏,殺豬後會請村裏人大吃一頓。我的故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新年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麪裏裹着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裏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着“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故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故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我們故鄉的民風民俗除了體現在節日的氣氛裏,最大的體現還是在我們故鄉人的熱情好客。

民風作文300字 篇6

大家好,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可能瞭解不多的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的傳統房屋主要居住在我國台灣省的中部山區和東部山區的縱谷平原及蘭嶼島上。

高山族的傳統房屋一般用竹子和樹枝做房屋的圍牆,用木棍做主柱與橫樑,以茅草搭建房屋。高山族喜歡一個同宗同住在一處,每一個村莊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體宿舍——公廊。未婚男子在公廊接受生活、生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婚後才可以離開。公廊建在村寨中央。公廊廣場也是村裏人活動的中心。

高山族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譽為“歌舞繁榮的社會”。其杵舞和長髮舞有很高的藝術水平。杵舞源於舂穀勞動,參加者環繞大臼,邊唱邊杵擊臼而舞。長髮舞一般在月光下進行,跑跳到高潮時彎腰以發觸地,舞姿優美,氣氛激烈。

我也非常喜歡唱歌跳舞,有幾回夢裏到了高山族,和高山族的人們一起唱啊,跳啊,高興極了,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來到高山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djvgp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