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熱門】家風作文7篇

【熱門】家風作文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作文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家風作文7篇

家風作文 篇1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孃會時常唸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聖詔”也可以説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於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説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於是博得了客人的誇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隻髮卡,再梳兩個標緻的小辮,於是老孃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台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説是二十一世紀了,但由於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於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遊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裏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説:“都二十一世紀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於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着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作文 篇2

起先,我不明白什麼叫家風,問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做人做事的風氣和道理。就好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一樣。媽媽告訴我,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沒有大學問,但説到家風,還是有一些傳承下來的,最重要的幾條是: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孝敬長輩。

誠實守信在我家就是言行一致,履行諾言,自己定的計劃或規矩一定要履行。比如説:不論什麼課都必須提前幾分鐘到場,家庭作業完成後才可以玩,答應別人的事必須要做到,不能為了逃避責任而撒謊等等。幼兒園時學到《狼來了》的故事,小男孩因為撒謊騙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最終導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劇。這個故事給我的影響很深,從那時開始我絕不會因為好玩或逃避責任而撒謊。

勤儉節約也是我們家的規矩,因為祖輩都是農民,深知糧食來之不易,財富是辛苦積累的。記得前幾年的一個夏天,我和媽媽回外婆家,正好是收割稻子的時候,看着烈日炎炎下的外公外婆,揮汗如雨。我才明白從一顆種子到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匯聚了多少的艱辛與汗水。現在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好了,隨處可見的剩食越來越多,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不僅要堅決抵制,還要從自身小事做起,不浪費糧食,不隨意買玩具,節約用水用電,在勤奮創造勞動成果的同時更要珍惜勞動成果。

孝敬長輩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家最基本的家風。爸爸媽媽常教導我,見到長輩要問好,要體貼,要幫助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我們現在不和爺爺奶奶住一起,但到週末或過節時肯定會回家看望他們,平時經常也會打電話問候,如果知道他們身體不舒服,就會第一時間帶他們去看醫生。有了爸爸媽媽的以身作則,我更明白孝敬長輩的道理。我會記得爸爸媽媽的生日,會在生日前做好禮物送他們祝福,我會在家庭作業完成後幫媽媽幹一些家務,我會在媽媽身體不舒服時幫她買晚飯。我相信只要堅持孝敬長輩,我們肯定是一個和諧的家庭。

家風是一種精神財富,是一種正能量,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的把我們家的家風傳承發揚下去。

家風作文 篇3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家風作文 篇4

家風像指南針,它指引人們走向正確的方向;家風像鑰匙,它打開人們美好的心靈;家風像彩虹,它展現出人們七彩的生活……

我家的家風就是樂觀和有骨氣。

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比賽跑步。我負責喊開始,當我準備好之後卻發現:朋友們有的在繫鞋帶,有的在做準備動作,還有的在那兒吹噓自己有多厲害。看他們漫不經心的樣子,我有些生氣,又有些暗自高興。生氣朋友們太不把比賽當一回事;高興自己贏定了!於是,我立刻喊“三、二、一,開始”!然後馬上箭一般地衝了出去。我跑了老遠朋友們才追上來,可他們畢竟離我還有一定距離,馬上要到終點了,勝券在握的我心裏樂開了花。可風水輪流轉,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我被一個石頭給絆倒了,眼看勝利在望的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終點漸漸地離我遠去,我傷心地哭了。回到家,媽媽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告訴我,人要有骨氣,骨氣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的桀驁不羈;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裏爬出”的凜然不懼。媽媽説,摔倒了沒什麼,跑不在前面也沒什麼,重要的是要能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聽了媽媽的話,我似有所悟。

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還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太理想,心情難免有點低落,回家之後就目不轉睛地盯着那張不給力的試卷,不由自主地,眼眶濕潤了。我默默擦去眼淚,回憶着那一幕幕傷心的場景,剛想去牀上進行深度悲傷時,姐姐叫住了我,説:“樂觀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樂觀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是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考差了算什麼?關鍵是能夠把失敗當做自己成功的.動力,以後考好。”

我陷入沉思,是的,成績不是靠悔恨難過就能提高的,需要樂觀積極地正視它,並努力提高它。

這兩件事像兩片貝殼,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讓我知道:擁有一個好的家風,就收穫了世上最有價值的東西。

家風作文 篇5

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勤儉節約,低碳環保,創造美好環境。説起來是很容易,但是實際做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啦!

不要看一粒米不值錢,但從種子到收穫,農民付出多少汗水,再從稻子變成米飯其中又經過多少過程,最終成為盤中餐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呀!不要看一張紙不值錢,但從樹到紙又需要多少道工序。

在我家裏,吃多少就盛多少飯,不準浪費,要吃乾淨碗裏的每一粒米。老太太就是這麼做的,哪怕米飯掉在地上,也會撿起來放進嘴裏。我的外公更是“節約標兵”,每次剩菜剩飯都會進他的肚子裏,我們家可是每天做到“光盤”哦!

假日裏,我們一家總喜歡種一些綠色植物,美化一下環境。媽媽為我在網上買來花種,我便每天看一看種子的生長情況,當我看見它們探出腦袋時,心裏快活極了,盼它們快快長大,好讓大家欣賞到我種的花兒。

我家還流行一句話:不求為下一代創造什麼,總要為下一代留點什麼。現代人只顧眼前的利益,無度的砍伐、開採,地球已經用霧霾來警告。哎,我們只能盡一家之力,每到春天,媽媽總帶全家植樹、護樹,雖微不足道,畢竟添一份綠都是好的。全家出行能以步代行的絕不坐車,能做公交的,絕不開私家車,儘量低碳生活,讓空氣多一份清新!

“勤儉之風”伴我成長,“節約之風”養我好習慣。

家風作文 篇6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

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文 篇7

俗話説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法律就會亂套;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家規就不會和諧。而鄭義門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廉名與世的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致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多年,因此,又被稱作“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整整聞名了900多年。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為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

同學們,你看過《鄭義門》的電視劇嗎?《鄭義門》電視劇一共有12集,每集長達十分鐘左右。每一集都講了不同的家規、家風。鄭義門一家歷已九世,子孫們都不得分家。在鄭義門的家規中主要有這幾樣:“孝、義、廉、恥、忠信、禮、悌、耕、讀。”其中以孝義為首。鄭義門是孝行世家、為官清廉。從不收國家的錢。

在鄭義門的家訓家規中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下之事不難於往之必行、言傳不如身教以責人之心責已以怨己之心怨也、勤為本,德為先,和為責,學社家、不做虧心事,不賺違心錢,心裏有盞燈,肚裏能撐船,吃不窮;穿不窮,八不讀書一世窮,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勤於習作,樂於奉獻,尊師愛幼,孝敬長輩,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些家規在鄭義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這一條條家規中最讓我感觸深刻的家規是:“吃不窮;穿不窮,人不讀書一世窮”。我是這樣理解的,讀書比吃、穿都要重要。只有讀書學好本領。才能對社會做出貢獻,才能世代不窮。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

正所謂,樹家風,講家規,講家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風乃是常行的規矩,規範。看了《鄭義門》電視劇,讓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做人的規矩。從小就要以禮相待,他人有錯,也要大膽地提出。還讓我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有文化,才能學到各種各樣的基本功。從小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致力為公,公則民不。要以誠待人,以孝為義,以忠為理。即使遇到事也不可後退,要勇於面對。人是有人的規矩,但是呢,家風也要正,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一個家長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鄭義門中有許多我們所做不到的,鄭氏子孫卻都做到了,並且在這之前,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讓我們傳承他們的美德。好好做人吧。

標籤: 家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z7o2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