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精華】國學作文4篇

【精華】國學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國學作文4篇

國學作文 篇1

眾所周知,我們學校設有“國學館”、“陶藝館”、“廚藝館”等八個學生實踐活動場館,其中三樓的“國學館”正是學校傳承傳統教育的主要體現。所謂國學,就是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學術,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樑老師經常會帶我們去那裏參觀、學習,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走進“國學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古色古香的方格天花板和讓人寧靜思學的滿地的蒲墊。

前方的黑板上寫着蒼勁有力的“學習經典、奠基人生”八個大字。講台旁邊是一尊儒家學派創始人、國學奠基人“孔子”的銅像。講台的中央是一張木質的長桌,上置古代的文房四寶,一切都那麼井然有序,令人肅然起敬。環顧四周,你會看到很多國學大師的畫像及其經典語錄,比如“老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國學館”內還收藏了很多古代名家的論著,在暖黃色的燈光下散發着幽幽墨香,吸引着我們對文學知識的渴望。我們在每週一的早讀課上都會朗讀一些經典詩文,可是這跟“國學館”的藏書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一定會加倍珍惜時間,認真學習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通過經典誦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養,讓自己變得更加善良聰慧、樂觀堅定!

國學作文 篇2

幾天前,我誦讀了《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它給我的感覺是: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這本書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又明白了許多道理。我被《誦讀》裏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讀完這本書,我從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糧,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和諧友善、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愛孝悌、勤儉樸實、互助互愛的傳統美德。

我知道了經典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著作。經典是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東西。經典書籍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讓您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誦讀國學經典真好!經典既有宇宙深層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歷史的教訓,還有審美的情趣。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卓越輝煌;它是整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血脈、是浸潤華夏兒女心靈的智慧食糧。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需要咱們誦讀中華文化中那些最優秀、最有價值的篇章!國學讓咱們在繼承中感悟,在創新中昇華。

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國學經典,您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積澱結晶,是曾經鮮活生命迸發出來的智慧之光。優秀詩詞歌賦還濃縮了漢語韻律、詞章之美,寄寓着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我在誦讀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浸染;我在誦讀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我在誦讀中理解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美德。

誦讀國學經典真好!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我享受到了誦讀的樂趣!

國學作文 篇3

文化的海洋,煙波浩渺,國學就是那一抹温柔月光下盪漾的波浪,在潮去汐來中明亮。

羅曼·羅蘭曾説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裏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

有一些事件屢現報端,電話詐騙案致三名大學生走投無路,最終青年命逝的事更是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生活中,亂佔車道,夜半擾民,口出髒話等不文明現象更是屢見不鮮。這一切都使我們深感憂慮,是否國學傳承的美德逐漸淡然?

《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書中有關於學習的,例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説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説的是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

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內心的安寧。

每一個人內心都需要一種傳統精神的堅守。中國航天科技高級技師徐立平自1987年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這是一種姿勢的堅守。

還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救援現場後,他第一個跳入水中,救出了緊張的老人。將自己的水下裝備分給他人。這是一種分享的精神。更有剛剛帶領中國女排披荊斬棘奪得奧運金牌的郎平教練,是對傳統精神合作的堅守。他們的湧現正是社會真、善、美的主流。在我們的校園中,隨處可見互相講題的同位,幫忙打水的同學,認真備課的老師,這都是國學的傳承與發展,是美德的體現。

國學,於無聲處繞樑,於無色處絢麗,於陋巷中金玉滿堂,於荒蕪中高朋滿座。我們應誦讀國學經典,傳承傳統美德。

國學作文 篇4

媽媽很早的時侯便幫我買了一套《國學小書院》,一直沒時間仔細讀完,這些天和媽媽一起閲讀讀出了許多不懂的道理。

我最先閲讀的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三字經·弟子規。許多的小朋友一定聽過或者讀過,其中幾句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告訴我們,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好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中的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和壞;如果從小麼有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戰國時,孟子的媽媽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子的媽媽就割斷了織機的布來教育孟子,正是因為如此,孟子從此發奮學習,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小孩子如果不好好學習,是 不應該的,不是有一句話: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以後什麼事都無法去做,怎麼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是不能成為美玉的.同樣,一個人如果不經過教育,是不會懂的知識和道理的.

三字經教我們要去努力學習,喜歡學習,弟子規教我們的便是做人的道理!最有代表意義的是這幾句,小朋友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它們的意思是,父母叫喚你的時侯,應該及時迴應,千萬不要拖拖拉拉.父母交待的事情,應該馬上去做,不要偷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侯,我們應該恭恭敬敬的聽父母對我們的責怪應該虛心接受,不應該頂撞父母;以前,我經常因為一些事情會和媽媽鬥嘴,現在我明白做為一個孩子首先要懂的愛父母,不讓父母難過傷心,還要做一個行為言語謙和,説話做事講究信用的人。

弟子規中有幾句也是我所喜歡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通過閲讀,我明白了很多生活學習的道理!通過閲讀,我懂的瞭如何成為一位好孩子.好學生!通過閲讀,我明白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通過閲讀,我愛上了讀書,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後,我會更加的多讀書,讀好書!成為真正的"讀書郎"!

標籤: 精華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gzm3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