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愛國作文 >

【精華】愛國作文4篇

【精華】愛國作文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國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愛國作文 篇1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山東濟南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成“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在完顏亮大舉南下的時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後方空虛,紛紛起義。濟南府有一個農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幾十個人舉行起義,先後攻佔了萊蕪、泰安兩座縣城。耿京的隊伍很快就發展到二十幾萬人,成為各地起義軍中最大的一支隊伍。

投奔耿京起義軍的人,大多是在金朝統治者殘酷壓迫下的貧苦農民,也有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就是辛棄疾。

二十二歲的辛棄疾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起義隊伍投奔耿京。在耿京的起義隊伍裏,像辛棄疾那樣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見他前來投奔,十分歡迎,派他負責起義軍的文書工作,掌管起義軍的大印。

辛棄疾告訴耿京在濟南附近有一支起義軍,首領是他熟悉的一個和尚,名叫義端,不料,義端來到起義軍後竟偷走了辛棄疾保管的起義軍大印,逃奔金軍。

耿京認為辛棄疾引進了奸細,大為發火,馬上要把辛棄疾處死。

但辛棄疾説要耿京給他三天時間讓他把義端抓回來,辛棄疾得到了耿京同意後快馬加鞭向金營追去,趕了一段路後,果然追上了義端,他當場砍了義端的頭,把他拴在馬背上,回到耿京營裏。

採石大戰之後,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講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撫和鎮壓兩種手段,企圖瓦解北方抗金的義軍。耿京的義軍受到了嚴重威脅。

辛棄疾跟耿京説:“為了抗金,咱們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聯繫,南北呼應;萬一咱們在這裏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馬拉到南邊去。”

耿京同意了他們的計劃,在計劃完成時,辛棄疾聽到了耿京已經被害後,他大發怒火,決定把殺耿京的人給抓回來,得知殺害耿京的人是個義軍的將領張安國後,他立馬組織了五十個人去把張安國抓回來辛棄疾的隊伍到了濟州官府,叛徒張安國正在裏面設宴請客,一聽是辛棄疾來了,有點心虛,但是一時還弄不清他們的來意,就吩咐兵士讓他們進來。

辛棄疾和同去的勇士闖進大廳,看見張安國跟一些叛將正在宴席上喝酒作樂,氣得眼都紅了。他們也不跟張安國説話,擁了上去,七手八腳把張安國捆綁起來,拉出衙門。等濟州兵士趕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把張安國縛在馬上。

濟州的兵士見了辛棄疾威嚴的神色,沒人敢動手。辛棄疾當場向兵士們宣佈説:“朝廷大軍馬上就要來了。大家誰願意抗金的,參加到我們隊伍裏來吧!”

濟州的兵士多數原來跟過耿京,聽到辛棄疾一號召,有上萬人願意跟他們走。辛棄疾立刻帶着義軍,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棄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營,南宋朝廷審清楚張安國的罪行,立刻把他砍頭示眾。

1181年春,辛棄疾來到上饒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他根據帶湖四周的地形地勢,親自設計了“高處建舍,低處闢田”的莊園格局,並對家人説:“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因此,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並以此自號“稼軒居士”。當年農曆十一月,由於受彈劾,官職被罷,帶湖新居正好落成,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閒居生活。

1188年秋天,陳亮寫信給辛棄疾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一大計。但後來,朱熹因故推辭了這次鉛山之會。這年冬,到了相約之期,辛棄疾正染病在牀,於瓢泉養息等待陳亮。傍晚,雪後初晴,夕照輝映白雪皚皚的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一眼看見期思村前驛道上騎着大紅馬而來的陳亮,大喜過望,病痛消散,下樓策馬相迎。兩人在村前石橋上久別重逢,感慨萬端;佇立石橋,沐浴着雪後初晴的夕陽,縱談國事,為金甌殘缺而痛心疾首,愛國之情洶湧澎湃於胸,拔劍斬坐騎,盟誓為統一祖國奮鬥不止。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後寫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發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正是這種豪情壯志的寫照。

辛棄疾和陳亮這次會晤,瓢泉共酌,鵝湖同遊,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成為文壇佳話。後人為了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將這次會晤稱為第二次“鵝湖之會”,將期思村前的石橋稱為“斬馬橋”,並在橋旁建了斬馬亭。至今,當地還流傳辛棄疾和陳亮“斬馬盟誓”的故事。斬馬亭還在,雖經歷風雨,仍有不少刻有“斬馬亭”字樣的釉瓦覆蓋其上。

1194年夏,辛棄疾又被罷官回上饒,住在瓢泉,動工建新居,經營瓢泉莊園,決意“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瓢泉園林式莊園建成。

1196年夏,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舉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棄疾生平所有的各種名銜全部被朝廷削奪得乾乾淨淨,在瓢泉過着遊山逛水、飲酒賦詩、閒雲野鶴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園的恬靜和期思村民的質樸使辛棄疾深為所動,靈感翻飛而歌之,寫下了大量描寫瓢泉四時風光、世情民俗和園林風物、遣興抒懷的詩詞。

1203年,辛棄疾先後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等職。1205年秋,又被罷官,辛棄疾懷着滿腔憂憤回瓢泉。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赴任。詔令到鉛山,辛棄疾已病重卧牀不起,只得上奏請辭。這年農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帶着憂憤的心情和沒有實現的遺願離開了人世。死後葬在瓢泉瓜山山後的陽原山。

每次想到辛棄疾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的一句詞: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愛國作文 篇2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小兵張嘎,這是部愛國主義電影,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就想看這本書了,於是媽媽就為我買了這本書,我拿着《小兵張嘎》愛不釋手地讀着。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叫鬼不靈的村子裏,有一位姓張的老奶奶,她為了保護村子裏的一個八路軍,被日本鬼子給殺了。老奶奶的孫子張嘎從小就沒有父親和母親,一直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死後,嘎子十分傷心,從此他就成了一個孤兒,他覺得這幫日本鬼子真是太殘忍了,就決定一定要為奶奶報仇。在路途中張嘎遇見了偵察員羅金保,羅叔叔就帶嘎子去見錢隊長,當上了部隊裏的小偵察員,他跟着部隊到許多地方打伏擊戰,也結識了許多的朋友,他們一路發生了許多好玩的事也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最後張嘎與夥伴們充滿着信心,殺了殺害張奶奶的日本人,為奶奶報了仇,又經過上級的批准,得到了一把真真的槍,這把槍代表這他的功績,使他一下子成了村子裏的小英雄。

看完了這本書我有很大的感受:我們有了現在美好的生活都要感謝那些英雄,如果沒有那些英雄我們現在可能還生活在黑暗中,沒有現在的光明。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報答那些英雄,我們也要永遠記住這些英雄。

愛國作文 篇3

一百六十多年前,你被那些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家門,從此陷入無休止的戰爭。

一百多年前,面對政府的無能,列強的入侵,武昌的一聲槍響,你頑強抗爭,抵禦外來列強侵略,用不屈的姿態奏響了一首首奮鬥者之歌。

六十多年前,伴隨着天安門前的一聲炮響,你驕傲的向世界宣告,中國從此站起來了。

現在你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用包容的姿態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卓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朝華易逝,塵煙滾滾,歲月的車輪,碾過歷史的足跡,譜寫一首華夏之歌。

歷史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呈現出一個多彩的世界,清麗的唐詩,工整的宋詞,婉約的元曲,鴻篇鉅作《清明上河圖》,興世罕見的秦兵馬俑……聽編鐘神曲、看諸候古墓、拜炎黃始祖、評三國風雲。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燦爛無比的文化,訴説着那些塵封的歷史,先哲的聰明智慧……這無不讓人嘖嘖稱奇,歎為觀止。

虎門銷煙,洋務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一件件事,似一個個跳躍的音符,共同譜寫了一首不朽的奮鬥者之歌。南昌起義的槍聲還在蒼穹中迴響,嘉興南湖上的遊船還在碧波上盪漾,繡着鐮刀斧頭的紅旗還在井岡山上飄蕩……頑強的抗爭,不屈的奮鬥。

1997年7月1日,你恢復行使香港主權。

1999年12月20日,你賦予了澳門以豐富的內涵。

一個本來平凡的日子,熠熠生輝永載史冊。

難忘多哈,伴隨着卡塔爾那一生清脆的錘響,昂首跨入wto的`大門。難忘酒泉,從“神七”到“神九”,你將足跡永留渺茫的天宇,實現百年的飛天夢想。

難忘北京,“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百年夢想——奧林匹克聖火在“鳥巢”上空熊熊燃燒。20xx年4月30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太平洋北岸的黃浦江畔——中國,上海,世博園。中國人民盼望百年的世博大幕正式拉開,全世界共同見證了人類的理想、中國的飛騰。

20xx年6月18日,“天宮一號”和“神九”自動交會對接,從蒼穹裏傳來成功的聲響,你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大跨越。

…………

從那個被稱做嘲笑的“東亞病夫”到如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你一步步走來,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你從《春天的故事》那優美的旋律中走來,託着希望。走進了新時代,依稀可見,淳樸中隱着聰慧,荒古中透着俊秀。

望着這些,我的愛國感油然而生。

愛國作文 篇4

愛國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為一個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認為愛國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較渺茫的事。最近,我讀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書,對愛國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對歷史知識稍有興趣的人都能真切地體會,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獨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他以堅冰可渡的非凡膽魄,率領大軍破釜沉舟東渡xx海峽,完成了驅逐荷夷、光復祖國寶島的壯舉。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譜寫了悲壯激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他用全部的忠誠和激情,為人間樹立了一股浩然正氣,他用自己成功和失敗的戰例,豐富了中

華軍事文化的寶庫,他的輝煌功業和人格魅力光彩奪目,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讀着鄭成功的事蹟,感受着他那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我突然感到原來愛國是一種多麼高尚而又平凡的情感,它可以在每個人、每一刻、每件事當中充分地體現。

愛國的前提來自於有超羣的本領和技術。鄭成功就是哪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經濟家由於他有着超強的能力,他才能在短短10個月裏,收復那被荷軍佔領38年之久的xx。

愛國的體現來自於必勝的決心和恆心。當年鄭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復xx,就不回來見父老鄉親。在攻打xx城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他憑着那種永不放棄、永不退縮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愛國的行動來自於情感的無私和無畏。為了反清復明鄭成功不惜殺父報國。為了早日把荷蘭軍隊趕出xx,他顧全大局毅然離開了妻子和兒子。為了讓xx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大公無私,拒收荷軍總督的賄賂,與荷軍鬥爭到底。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標籤: 愛國 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aiguozuowen/nqel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