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實用的國學作文彙總6篇

實用的國學作文彙總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國學作文彙總6篇

國學作文 篇1

一提到國學,你是不是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誦讀二字呢?誦讀經典固然是好的,但對於國學精粹而言,不僅要多讀,還得細“品”。

什麼是“品”呢?你先別急,聽了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之前老師讓我們背《笠翁對韻》,這裏面的很多字都不太好讀,死記硬背的話,記起來就好很難,但如果多讀多誦,掌握住音律韻味可就簡單了點兒,但也只是簡單點兒罷了,還是不太好背,我曾為此大發牢騷,很不想背。直到後來,我學會了“品”,才由衷愛上了國學。“品”呢?説難不難,説簡單也不簡單。“品”重在理解,體會。先説理解。《笠翁對韻》中一篇原文讀下來,先是難讀,接着感到不理解;就比如(十五·刪)中有一篇文章寫到“埋筆冢,爛柯山”。有的同學讀下來就會發問:“什麼是埋筆冢?什麼是爛柯山”?因為不理解,所以會有些迷茫,不解其義,又怎能熟練背下來呢?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查電腦找解義,如“埋筆冢”是指晉代書法家智永禪師學書三十多年用過的五筐筆頭埋成的墓,又稱“退筆冢”。理解了意思,加深了印象,以後背時絕不會出錯,讀起來也會更加熟練。再説體會;在“品”中,體會也很重要。《笠翁對韻》雖然只是啟蒙音律,但是要想記熟它,也需要體會。比如讀書時讀到“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這句話時,有沒有想到“蛟龍就算潛得再深也終有躍出水面的一天,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聯想呢?這樣多想想實在是好,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就是體會了,既能使我們加深印象,又能讓我們擁有自己的見解,多好哇!

理解與體會結合在一起就是“品”了,學會了“品”,學會國學內容就易如反掌了。

也正是“品”字使我愛上了國學。

國學作文 篇2

為了進一步弘揚名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着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説完了總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委敬禮,接着,我班便出場。緊接着,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囉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國學作文 篇3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衞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學作文 篇4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10月25日下午,從文正實驗學校小學部的教室裏傳來了朗朗的誦讀聲,學生們背誦的是《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篇。當日下午小學部正在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誦讀千古美文,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藴,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季霄凌校長的倡議下,文正實驗學校小學部將誦讀《弟子規》作為德育教育常抓不懈的項目之一。暑假期間,在邱加明主任的帶領下,組織編寫了校本國學經典誦讀教材。各年級必背《弟子規》外,一二年級誦讀《三字經》,三四年級誦讀《晨讀對韻》,五六年級誦讀《千字文》,此外,校本教材中還編入了各年級必背的古詩十五首,現代詩十五首。並組織編寫了教師讀本,在校本培訓期間組織教師印製、裝訂,確保在開學第一天學生能人手一冊校本教材,教師人手一冊國學經典教師讀本。

開學以來,各班利用早讀時間,課前候課時間,晚自習前晚讀時間以及品德與社會課上,採取多種形式誦讀《三字經》、《弟子規》、《晨讀對韻》、《千字文》,使孩子們暢遊經典詩文的海洋,把經典誦讀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檢驗誦讀成果,小學部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誦讀國學經典,傳承華夏文化”為主題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本次誦讀比賽分低、中、高三個年級組,以“班級和小組”為形式,在組織教師的認真組織下有序進行。比賽分“齊誦”與“抽測”兩塊進行,小學生們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吟誦,讓人領略經典、感悟文化、享樂其中。千年流傳的文化古韻,伴着稚嫩的聲音,為校園增添了濃厚的文化韻味。

季霄凌校長介紹説:“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聖人,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的一代代人。我們在上課前背誦孔子的《弟子規》就是讓孩子們從國學中學習優良品格。讓孩子們懷抱感恩的心,感恩國家,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據瞭解,此次誦讀比賽,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養成優良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浸潤在國學經典的濃濃韻味中。

小學部辦學六年來,一直將“中華經典誦讀”作為校本研究及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內容。六年來一直堅持開展實驗研究,並努力逐步將誦讀國學經典成為小學部辦學的特色

國學作文 篇5

涼風吹起書頁,在清風吹拂中我想起了高爾基的説過的一句話:“走正直誠信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句令人深省的名言,剛好與那一期《國學小名士》的考驗主題相吻合。

在“美德大考驗”的環節中,四位選手依次進入一個密閉的房間裏進行考試。在房間裏與欄目組提前準備好的“托兒”一起考試。在考試期間,監考老師在兩位考生不經意間離開房間,以此來考驗選手們的誠信度。第一位選手在“托兒”窺探答案時將試卷輕輕向“托兒”的方向挪了挪,“托兒”便輕而易舉地抄到了答案;第二位選手是我最欽佩的一個,不論那個“托兒”怎樣軟磨硬泡,他紋絲不動,依舊專心致志的答着題目,絲毫不受外界的干擾;第三位選手在“托兒”的“糖衣攻擊”下居然在考試前因為膽小而離開了考場,這樣無法做出評判;第四位選手是最值得批評的一位,在考試期間她不但沒有認真答題,還與那個“托兒”有説有笑的商量起了答案,完全忽略了考試期間應該遵守的規矩和紀律。這四位選手都是在普普通通的考場上做出了不經意的動作,他們之所以不經意,是因為早已形成了習慣,可是他們之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難道不是因為誠信的問題嗎?

説到了誠信,我不得不提起一件我不想面對的事情——那天我在翻閲小學時的作文集,偶然看見了我“寫”的那篇文章,這使我的思緒飄到了六年級的時候:臨近小學畢業前夕,大家都在緊張的準備畢業考試,我也是這樣。可是在這個時候,老師説讓我們每個人寫一篇自己最拿手的文章,選出好的來發表在作文集上面。當時我心想:學習時間這麼緊張,哪裏有空寫這麼一篇沒有太大作用的文章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抄一篇算了,這樣既節省了學習時間,又能夠在小學的歷史上留下光輝而有燦爛的一頁!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作文真的刊登在了作文集上面,我歡呼雀躍,身邊的同學們都在讚揚我的文采好,我心裏頓時洋溢着滿滿的幸福和滿足感,這就是我想要的啊!升入初中後的一天,有一個朋友突然對我説:“我好像在一本中考滿分作文上面看到了你作文集上的那一篇文章,你不會是抄的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怎麼會呢?”我當時好像真的把那篇文章當成了自己筆下的成果。可是過去了很久以後,我一想:這本來就不是我的啊!我為什麼要拿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得來的讚美而去滿足呢?這件事令我後悔了許久,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做過這種事情。

由《國學小名士》的考試中引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考試互相傳送XX在同學們看來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有一次考試,我的後桌與離他很遠的一個同學傳紙條,只見那個紙團在空中劃過了一個“優美”的拋物線到達了那個需求者的手中,當那個同學欣喜地抄着答案的時候,他是否還記的誠信是什麼呢?

因為誠信而鬧出的問題有很多:“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為了博取妃子褒姒的一笑而戲弄了諸侯,最後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小時候聽過的童話《狼來了》中的小孩因為撒謊而致使自己的小羊被吃掉了……

而講誠信的人也有很多:北京的一家彩票店中,有一位彩民中了533萬的大獎,店主在第一時間給這位彩民撥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親手交給了彩民;還有商鞅的“立木為信” ……這不都是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人嗎?

誠信,“言”和“成”組成了“誠”,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承諾的事情就得完成,這是一種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組成了“信”,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也是對他人、對自己、對社會的一種心靈依賴。誠信,是做人的一種閃光品質,它是做人的根本,能夠使你傲骨永存!誠信使人們升起心中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天使用誠信作為繃帶,醫好了飛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謊言如果被揭穿,他的魔杖會失靈。誠信不可拋,它是法寶!

身披一襲燦爛,心繫一份執着,帶着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風光!

國學作文 篇6

字典包含了所有的中華漢字與意思,是一本非常好的學習工具,而讓我知道字典的寶貴的正是謝老師。

最近,老師和我們共讀了《小海蒂》,並做了PPT來檢測我們看書的情況。看到了那些奇特的題目我們不禁提起了興趣:“咦?好詞袋袋庫。生字百寶箱這是什麼鬼啊?”點開生字百寶箱只看到幾個不知道讀什麼的詞語。老師指着屋椽(chuán)問:“這個字,你們誰知道這字怎麼念?”教室裏鴉雀無聲。“難道你們都不查字典的嗎?快查。”我們連忙手忙腳亂地翻起來,沒一會兒便有人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念(chuán)啊。”“好,繼續。”老師又指到下一個執拗(ni)上,“誰知道?”這次同學都爭先恐後地説“執(ào)!”“錯!”老師笑了一下。“啊?”我們都茫然地想着,“哦,違(ǎo)。”“還是錯。”老師還是笑着搖了搖頭。怎麼可能?我望向大家,大家表情也皆是不可思議。老師收回了笑容無奈的説:“字典,字典你們都不查的啊!”老師非常激動:“這念拗(ni),脾氣很拗都不知道嗎?”

自此以後我都會隨身帶着字典,因為一是我想不會的字查到,學習過會讀增加一分知識。二是因為從字典中我間接的感受到了老師對我們的關心與愛。

標籤: 彙總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8llx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