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精品】民族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精品】民族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族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民族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民族傳統作文 篇1

中華民族有着注重團結的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間相互融洽、和睦相處……形成了一種崇高的民族意識。正是這種民族團結意識,始終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活着一直的慶祝》是首屆“中國達人秀”總冠軍劉偉的首部個人傳,這也是一本動人心靈成長史!一個“忘年交”點燃了他的夢想,在衝擊20xx殘奧會的最後時刻,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疾,他不得不放棄了比賽,告別了泳池,他坐在鋼琴旁,從第一次嘗試有腳扯鋼琴,到登上維也納大廳,十年追夢路,他終於可以讓含辛茹苦的母親感到欣慰,讓母親既微笑又流淚!

他為什麼會如此的成功!因為他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對一個人成長和成功有着巨大作用。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熔鑄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在無數優秀的炎黃子孫的人生軌跡中,都鮮明的可這矢志不渝、拼搏向上,自強自立的人精神品質。

民族傳統作文 篇2

我們中國擁有56個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共同享受着燦爛的陽光、藍藍的天空、伸手幾乎摸得到的白雲,祖國的大好山河傳給一代一代又一代,我們中國被國外稱為“禮儀之邦”,那我們有哪些傳統美德呢?那當然有尊老愛幼、謙虛好學、刻苦節約、愛國愛民、拾金不昧、見義勇為、捨己為人……一些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讓這些傳統美德世世代代永遠相傳,讓我來為大家舉一個例子,是關於“拾金不昧”。

在 20xx年某月的一天,星期一上午,原本以為是升旗儀式,但是我們去了大操場上,一到操場上,一條鮮豔的橫幅,上面寫着“章偉同學拾金不昧表揚大會”,我説怎麼不做升旗儀式的,原來我們學校又出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的事件。王校長出來了,他一出來,整個會場立即安靜下來,沒有一個同學吵鬧,王校長宣佈了大會開始,章偉同學出來,他站在他爸和王校長中間,王校長講了幾句話,又讓章偉同學講,章偉同學説:“這是我應該做的,不需要表楊。”剛説完下面迎來了幾千位同學的熱烈掌聲,王校長給章偉同學頒發了一張“拾金不昧”獎狀,我們再次鼓起熱烈的掌聲。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我們是中國人,應該具有傳統美德!

民族傳統作文 篇3

中國,是歷史上的文明古國,自古流傳下數不盡的文明禮儀和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流淌,可現在,傳統卻被人們踢在牆角,低聲抽泣。

傳統在數千年的優勝劣汰中留下,是有原因的。茶葉的幽香和那高山流水般的茶藝遠超於那杯苦澀的紅酒,那回味無窮的中式羹湯遠勝於那茹毛飲血的牛排,那古香古色的漢服使人婀娜多姿,而T恤卻不可以。

就在上週,家裏來了兩位奇怪的客人,一位又矮又胖,卻穿着古樸的緊身青褂,另一個則又高又瘦,鼻尖頂着對小眼鏡,頗有番古時秀才的風度。“快來,喝杯咖啡吧!”媽媽走出來招呼道,説着要打開咖啡袋,“不用不用,”高瘦的叔叔卻擺手,從包裏掏出了袋茶葉。我躡手躡腳地走到門口,只見他提起水壺,輕輕一衝,一拉,茶葉就慢慢地舒張開了身子,由深綠轉為淡綠,一提蓋,一股沁人的香氣衝入鼻腔……

太陽漸漸西沉了,爸爸招呼着他們出去吃飯,走在路上,媽媽突然説:“去吃牛排吧,我卡都帶了。”聽了這話,我們自豪地走進了牛排店。

一進店門,只見那昏暗而又穢濁的燈光打在臉上,讓人昏昏欲睡,端上來的'牛排夾雜着血絲,讓人食慾大減。“算了,算了,還是去吃麪吧!”爸爸一開口,便得到了我們的全票通過,看着桌子上那白淨的麪條和翠綠的葱花兒,我如餓鬼一般捧着碗,三下兩下便吃得一乾二淨,暢快淋漓。

傳統,這被沿襲了數千年的東西,如今卻被追求時尚的人們踢在灰濛濛的牆角,那被矇住的美好,正在悄悄地低聲哭泣,在吶喊,人們在追求新奇事物時不要忘了它們,也去聽聽傳統的心聲。(指導老師/老山羊)

民族傳統作文 篇4

濟寧,孔孟桑梓之鄉,文化禮儀之邦,有豐富的人文古蹟,位於曲阜的“三孔”已成為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當然,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計其數。孔孟儒道繼世長,運河文化貫古今。身邊的傳統文化,讓我們感受到濟寧的人文地理和悠久的歷史。

甏肉乾飯香氣四溢

米飯粒粒飽滿,甏肉質地柔嫩、肥而不膩、爛而不糜,海帶軟糯可口……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濟寧人,甏肉乾飯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鬆軟的米飯配上可口的海帶、甏肉、卷煎、肉丸子,真是錦上添花。生長在運河之濱,享受到這樣的美味,這就是我身邊的傳統文化。

巧手剪紙令人歎服

一雙巧手,一把剪刀,一張紅紙,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可這三者若是結合起來,人們還不得不歎服。/一隻纖細的手拿起剪刀,另一隻手輕輕掌着紅紙,剪刀在巧手的靈活操縱下在紅紙中不斷地穿梭,讓人眼花繚亂,地上不時落下幾片不規則的紙片……不一會,一張精美絕倫、巧奪天工的剪紙就出現了。徜徉在民間文化,欣賞到這樣的技巧,這就是我身邊的傳統文化。

儒雅之氣蔚然成風

彎下腰撿起一片廢紙,俯下身扶正一個歪斜的牌子,伸出手關閉一個流水的水龍頭;見面先説“您好”,要人幫忙先説“請”,與人告別説“再見”,文明用語常掛嘴邊……齊魯儒風,吹入了濟寧,吹入了濟寧的各個鄉鎮,吹入了濟寧的千家萬户。儒雅之氣,已經蔚然成風。沐浴着孔孟儒風,感受到這樣的風氣,這就是我身邊的傳統文化。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我身邊的傳統文化的儒雅樸實就會在濟寧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民族傳統作文 篇5

人間四月天。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的一場約會:4月13——農曆三月十八日,具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空氣中到處都瀰漫着節慶的氣息,威風鑼鼓,激揚茅山福地;龍騰獅舞,躍動古鎮春風。來自周邊城鎮的老百姓們彙集一堂爭相觀望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平民狂歡節”之感。

追溯茅山廟會,約始於清乾隆年間,已有二百餘年,今年是茅山有組織規劃的第二十二屆廟會,廟會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賈,交流物資,供應春耕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興經濟,搞活市場的作用,另有文藝青年,發揮特長,化裝表演,比賽娛樂,豐富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點,“哐哐哐”的鑼聲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威風凜凜的舞龍隊率先登場,在空中飛舞翻騰的舞龍引得眾人高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一般一個鄉出兩條龍,多則四條,舞龍由專門的船運送,到達茅山後被安置在當地的廟中,待到廟會正點,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舞龍從廟中請出來。龍身大多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動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穿過東嶽廟,東嶽廟會源於東嶽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創始人,每一條舞龍都在東嶽大帝像前三叩頭以示祈福,最終到達景德禪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點的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廟拜佛,寺廟裏摩肩接踵,人煙鼎沸,漫天的煙霧讓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剎之稱的景德禪寺更是香煙繚繞,梵鳴悠長,大雄寶殿也在今日舉行上樑儀式。寺內卧佛殿、藏經樓、方丈室上樑和山門殿已經重修完畢,對外開放,卧佛殿最為熱鬧,造價大約一億的卧佛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約6噸,他靜靜地接受來往香客的膜拜,聆聽他們的心聲,潛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滿眼的虔誠和期待,滿身的坦然和靈氣。

來自興化的淮劇團在景德禪寺裏搭台表演,老百姓們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條凳占上了地方,茅山號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節奏穿過天空,站在老遠就能聽見,柔軟纏綿的舞蹈,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同台演繹,給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

下午一點,舞龍匯合,組成一條百米龍隊,環繞茅山鎮遊行掃街。舞龍的用意,概括起來不外乎幾條:一為祈雨祈福,二為娛神娛己,三為彰顯力量,四為興旺人丁。龍隊前面有一人敲亂棒鑼,以示緊急,繼由馬皮清路。馬皮是當地人請來的巫師,在社祭前進行掃街,以驅除妖魔和邪氣,馬皮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巷的每一户人家,眾人夾道歡迎,十多面顏色異同的彩旗,迎風招展,以助陣威,家家户户,秉燭焚香,燃放煙花鞭炮,以保來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濃厚的鄉土風情讓人陶醉,古鎮老百姓在納新同時不忘傳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農具深受羣眾喜愛。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吸取新經驗,謀求新發展,文化溝通的背後是經濟的融合。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來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其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古蹟,開發旅遊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我們堅信福祉茅山!好運茅山!

民族傳統作文 篇6

這一天,我們一家又忙乎起來。瞧,爸爸、媽媽和我在房間裏整理舊衣服,給它們找“新主人”。

“這可是一件我非常中意的衣服,現在長胖了,穿不下了,哎!”媽媽拿着她那件綠色的運動衫在自己身上比量,非常惋惜。媽媽看了我一下,眼睛一亮,把運動衫套到我身上,拉着我前前後後地看了一通,興奮地大叫:“正好合適!”爸爸也在一旁連聲稱讚。

我們將一些舊衣服重新洗乾淨、曬乾,然後疊好、打包,送到小區樓下的“愛心捐助站”。而我那些比較小的衣服,則是送給五歲大的表妹穿。

還有一些衣服送到外婆家,他們家裏也挺熱鬧的,二舅媽也正忙着整理舊衣服。

我招呼表妹過來,給她套上一條我穿過的草綠色毛衣。表妹有一個圓嘟嘟的大肚子,所以衣身正好合適,只是袖子長了一大截。外婆剛好走過來,她邊幫表妹挽起過長的衣袖,邊説:“小孩子嘛,個子長得快,現在將袖子用線給縫起來,過兩年長高了,把線挑掉,這又可以穿兩年。”説完,立馬找來針線,親手將袖子縫起來。

二舅媽也整理出表妹一些週歲時穿的衣服,讓我搬到大舅房間。房間裏,才剛六個月大的二表妹小可可在搖籃裏睡得正香。衣服是大了些,但再過幾個月,基本上都可以穿了。小可可在睡夢中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好像在説:“這些衣服我真喜歡!”

就這樣,我們的舊衣服又找到了它們的“新主人”。“大手牽小手,節約我先行。”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民族傳統作文 篇7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裏,而陪伴我們的不只是美好的世界,還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中華歷史五千年,有人為它,寫出了名著。為什麼?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年,每一天,都有着特殊的意義;每一天都記載着中國的點點滴滴。

早在20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撫育後代。遠古人類的遺蹟佈滿大江南北。

經過多年的進化,遠古人類們學會了言語,製造工具,用火等,此外,他們還學會了——集體生活。

從三五成羣的狩獵小隊,到幾十人的洞居生活……最後,演變成了國家。在國家中更出現了首領,政權,官吏等機構。

此後的兩千年前,雖然政權有分有合,各族交替興衰,族羣時常遷移,但民族大融合還是歷史主流。

就是在民族的分裂,統一,戰爭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有首次統一中國的秦始皇,有雄偉大志的漢武帝,開創盛唐的唐高祖……無不都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過貢獻。

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我國獨創的藝術:詩文。當然最出名的是唐詩,宋詞,元曲。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王安石等。詩文更是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

除詩文之外,中國的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如戲曲,更是享譽全球。

為什麼中國的戲曲會這麼有名氣呢?主要有三點:

第一,歷史悠久。我國民間的講故事,笑話,宮廷中的歌舞,表演都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從唐代時開始,曲藝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

第二,藝術豐富。曲藝雖然種類繁多,但它們都有着類似的藝術特徵,各曲種主要採用的藝術手法有説,唱,演,評,噱,學。

第三,種類繁多。我國曲藝種類繁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曲藝藝術。據統計,至今活躍的曲藝還有400多種。

現如今,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各族人民互相聯繫,影響,形成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光輝歷史和文化。我們也要繼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堅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會滋養我們,讓我們受益終身。

民族傳統作文 篇8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經常可以從身邊的同學朋友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無論是書面知識還是優秀品質,都令我受益匪淺。

“發考卷咯!”老班在講台上大吼一聲,全班頓時蠢蠢欲動。望着同學們拿到卷子後“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情景,記憶的閘門一下子就被撞開了,我隨着記憶回到了一年前的一個午後……

同樣是一個酷熱的午後,同樣是老班在發考卷,我滿心歡喜地接過考卷,一個耀眼的“97”映入我的眼簾。我正盤算着晚上回去找媽媽要些什麼獎勵呢,抬眼不經意瞄過她——我的同桌的考卷,一個鮮紅的“98”躍居紙上,她的好朋友在一旁説:“麗,真厲害!考了第一名!”我心中一股無名妒火油然而生,怎麼輸給她了呢?

我心不在焉地坐在座位上看考卷,忽然發現“湊巧”的“湊”字我寫成了三點水,而這竟然逃過了老師的火眼金睛,成了漏網之魚。我有些不知所措,告訴老師無疑是誠信的好表現,可後座的小名考了96.5分,那我豈不是連第二名都保不住了嗎?不説的話又覺得良心上有些過不去。

我不自覺地看了一眼同桌,她正在專心地查看考卷,眉毛微皺。突然“倏“地站了起來,急衝衝地走出教室,我驚訝於她的異常,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過了一會兒,她回來了,身後居然還跟着老師。老師清了清嗓子,説道:“麗麗同學考了98分是我們班的第一名,她面對榮譽非常理智。有一處地方老師粗心改錯了,她很誠實地告訴老師。雖然扣掉了一份,但她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全班掌聲雷鳴,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而我卻羞得無地自容,自己怎麼就做不到她那麼豁達誠實呢?我忐忑不安了做了一個下午……

放學後,我飛奔着跑進教師辦公室……

我成為了第三名,可心裏卻舒坦多了。我想,我今天能邁出這勇敢的第一步,是因為我從麗麗身上學會了誠信的可貴。

這樣的學習令我不斷完善!

民族傳統作文 篇9

時間過的真快我回青島也好幾個星期了,不過這幾天我一直沒有出去玩,那是因為姥姥住院了,雖然我有點不高興可我看見爸爸媽媽還在我睡覺的時候就去醫院陪姥姥了,我也很想去醫院陪姥姥可是爸爸媽媽説我還太小,還叫我在家和哥哥學習。媽媽説:“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做一個很懂事的好孩子。要多一份愛心這樣世界才會充滿愛。”

在爸爸***身上我學到了一點就是孝順父母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要好好學習讓爸爸媽媽少操心。

姥姥住院的這件事情牽動着許多人,我真希望姥姥早點出院,能夠和我們一起去海琴廣場散散步、説説話笑一笑、看看唱歌跳舞的一起做運動等等等等。我還在電視上還看到了一些關於孝順老人的事情。有一位白髮蒼蒼的母親她老了有一隻腿也斷了他的子女把自己的腿奉賢給了他的母親,記者來採訪的時候他就説自己的生命本來就是父母給的,如果把自己的腿奉賢給了父母那算是什麼。這件事情包含着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快樂的童年生活都是姥姥和姥爺帶給我的,我好想快快的長大好來照顧姥姥姥爺和報答姥姥姥爺。孝順父母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好盼望着姥姥早點出院。爸爸媽媽説:“等姥姥出院後我們就帶着姥姥姥爺去青島的各個景點遊玩”並且也會把青島的各個景點告訴給大家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zwwx0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