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合集9篇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合集9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節與往年小有區別,因為緊挨着“父親節”——兩個節日,一個凸顯“忠”,一個凸顯“孝”,正是中華傳統美德中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在節日假期來臨之際,吐絲口小學金子中隊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提前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節日。

首先,在輔導員劉老師的主持下,全體中隊員開了一次“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隊會,通過“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意義”三個活動,隊員們增長了許多知識,明白了一些道理,懂得了這個節日的意義非同一般。

接下來,孩子們展示了自己繪製的“我眼中的端午”畫報,由他們自己進行評選,依次選出了前二十名優秀作品,供大家參觀學習,然後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氣氛活躍。

最後,在輔導老師的啟發下,隊員們又參與了一次“端午節前敬父親三個一”實踐活動——即每人給父親寫一封信、捶一次背、説一句知心話。要求一封信在學校裏完成,帶回家讓父親看;給父親捶一次背和説一句知心話利用週末時間在家完成。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三月份是學習雷鋒月。在這個月裏,老師為我們講了好多好多關於雷鋒叔叔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蹟,讓我深受感動。

作為一名小學生,雖然我們不能像雷鋒叔叔那樣成為全國人民的榜樣。但我們一定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追尋雷鋒的足跡。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的爸爸媽媽一大早就下地幹活了,只有我一的人在家裏,起牀後,我看到房間裏的被子沒有疊,飯碗也沒洗,地上的垃圾也沒有打掃,一片亂七八糟。

我剛想發脾氣抱怨幾句,突然雷鋒叔叔的事蹟精神閃現在我的面前,好像對我説:“趕快行動吧,多幫家長做一些家務,為家長分擔一點家庭負擔,讓他們回家後休息休息。”就在我把活快乾完時,父母回來了,一看我把家收拾的折磨乾淨,高興的説:“孩子,你長大了。”

我要努力做一名知恩、感恩、報恩的孩子,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努力學習、刻苦多練,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座椅的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的好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小時候,我每次看到別人家窗户上貼着窗花,我就特別喜歡。大一點我知道了那叫剪紙,屬於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在學校裏,老師也讓我們學習過剪紙,可是沒有多少人能剪得好,而我很喜歡剪,剪得都是些簡單的圖樣。

媽媽的好朋友家阿姨有一次在我家玩,看到我在剪紙畫,問我會翦喜字嗎?我説會,阿姨説,她家女兒結婚,讓我去她家剪幾個喜字。第二天阿姨家姐姐還親自跑到我家接我過去,我覺得自己剪得不好,可是姐姐説,沒事,你就當玩了。我去了,拿着紅紙真的剪了幾張,貼在新櫃子上,放在牀上的枕頭和被子上。我看到窗户上和門上都貼着特別好看的剪紙,都是龍鳳呈祥的圖案,真好看,也不知是誰給剪得。我看着漂亮的剪紙,真希望自己也能剪出這麼好的圖案。後來我還在書上電腦裏,自己也慢慢地學些,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每年過年家裏的窗花,我都自己剪。

剪紙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歷史悠久的鏤空藝術,每逢過節或者新婚喜慶,人們都喜歡將美麗的剪紙貼在窗户。門上,烘托節日的氣氛。作為後輩我們應該弘揚傳統文化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中國有五千年多年的文化個歷史,而我國文化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頁是傳統美德。這些美德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人才,還為五千年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正如孟子所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先從家庭説起,一個家庭要和諧美滿,最重要的是敬老愛幼。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在傳承這一精神。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字經》上有“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諺語吧,它講的是一位東漢人黃香,他的母親在他9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黃香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了父親的身上。冬天的寒夜非常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給父親把被窩用自己的身熱暖,才到自己的牀上睡覺。夏天的夜裏很熱,黃香就手持蒲扇給父親扇。黃香九歲便知道孝敬父親,足以證明敬老愛幼的精神作文從古代就開始了。

古人曰“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的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表現。但在近百年來,人們往往忽視這個不起眼的“傳統美德”,一些優秀的美德被遭到破壞。現在人們有了雄厚的經濟,往往以為得到了全部,但是他們錯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的慢慢的吞噬你的靈魂。”

傳統的美德是五千年來中國流動的血液,如果我們把這個主要的血液堵塞,那還談得上什麼“中國”!中國傳統美德的博大精神,它會使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它會使我們中國的力量凝聚起來,如果沒有了它,中國會逐步走向滅亡……傳承和發展中華的文化和美德是每個華夏兒女的義務,更是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的説出:“我是中國人!”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的歷史長河,閃耀着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的美譽着稱於世。我們做為21世紀的少先隊員,做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應珍惜祖先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繼承祖先們的優良傳統,讓禮儀洋溢在書聲琅琅的校園裏,讓禮儀永久地保存在中華大地。

現在,有許多同學追求名牌。高檔。華麗的衣着。在我的班級裏,就有許多同學穿著名牌的衣服向同學們炫耀,或對一些衣着不時尚的同學進行比較,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我認為小學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快樂學習,而不是與同學進行一些攀比。我們小學生只要着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就可以了,我們應用禮儀,知識來完善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用時尚,華麗的衣着來衡量自己的形象。

同學世朝夕相處的親密夥伴,更是攜手成長的友好同路人,我們對待同學,應該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同學之間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不要把錯誤推向別人。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跡。互相理解,寬容待人,才能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我們要對每一個同學都給予尊重,與周圍的同學和睦相處。( 天津管通建材 - 管通文學 )

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讓我們為這“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去追趕形象的春潮,沐浴禮儀的陽光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這些天,我懷着極其濃厚的興趣讀完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節日的起源和關於節日的文化。書中給我們介紹了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風俗,不難看出,貫穿着這些節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從傳統的節日中,我深刻地認識和領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我們先説春節吧,它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總要貼春聯、貼年畫和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我們倒貼“福”字,、拿壓歲錢、包餃子、吃年糕……在春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都“守歲”,除了吃年夜飯,人們還要進行各種遊戲,如下棋、玩紙牌、玩麻將、看春節晚會等等。在擺放的節日供品中,必備一大盤蘋果,這叫做“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在守歲時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口彩:吃棗表示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這一切是多麼有趣和富有意義,這些習俗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着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為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

再説中秋節吧。“中秋節”又名“祭月節”,農曆8月15日,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以有中秋一詞記載。到了春秋戰國,每逢中秋節,大家都要舉行賞月和祭月的儀式。中秋節在這個時期已經初見規模了。明、清時代的中秋節,賞月依舊,一輪圓月東昇時,幾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樓台,擺出月餅和各種水果,邊賞月,邊暢談。中秋賞月的習俗流傳至今。瞧,月光下,人們在自家小院品嚐月餅、欣賞月色。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在一旁拿月餅來照月亮,比較哪個更圓,還擔心着月餅會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樂融融。

中國的每一個節日,都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每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衝擊中,願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

弘揚傳統作文 篇7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着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着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

尊老愛幼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優良的傳統。為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揚傳統作文 篇9

“言必行,行必果”,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形象的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誠信是商業行間比遵守的諾言,如果商業行間沒有誠信就無合作之言,誠信是溝通商業行間重要的橋樑。我看多一篇短文説:湖北有位建築商孫水林要再過年前,趕回武漢給先期回武漢的民工發放工錢。當晚,他提取二十多萬元現金出發。次日臨晨,一路面結冰,20多輛車連環追尾,他一家五口遇難。他弟弟為了完成他的遺願,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工錢送給農民手中。他成為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他的演講詞: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一出現代傳奇,他們為遵守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血液裏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意打在地上堅將有利。從他詞中體現出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尊老愛幼是中國人崇高的家庭倫理推測。星期天,父母去地幹活。小弟吃完飯後人就不見蹤影,最後還是老爸把他從河邊拉了回來。來到家裏爸媽把他訓了一頓。第二天早上,媽媽叫小弟起牀,小弟説他頭痛,媽媽試了試原來是小弟發燒了,趕緊帶他去了醫院。小弟的屁股被針管無情的紮了一下,我在一旁扇風點火氣得小弟直流眼淚。午睡後,小弟醒來不見爸媽便問我。我説不知道我問他幹嘛,他的回答是我大驚,他居然説他想我媽了。媽媽回來後我告訴了媽媽我看見媽媽的眼裏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我知道那是感動。

誠信,孝順,尊老愛幼等是中國古老有序的品質。我們做新時代人接班人應傳承和弘揚這種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yxjn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