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6篇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6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這些傳統文化中,我對剪紙情有獨鍾,因為我奶奶就是剪紙的高手。

記得小的時候,奶奶總是喜歡拿着一把剪刀在一張紅紙上剪來剪去,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你在幹什麼?”奶奶告訴我她在剪紙,我就會又問到:“什麼是剪紙?”這時,奶奶就會放下手中的剪刀,給我慢慢解釋。家裏的門上,玻璃窗上,也貼滿了奶奶的作品,有大大的福字,有朵朵盛開的梅花,還有兩個胖娃娃抬着一條大鯉魚等等。在我看來,這些都十分的神奇,看似普通的一張紅紙在剪刀的作用下,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暑假的時候,看見奶奶又在剪紙,我也想跟着奶奶學學,奶奶高興的答應了。奶奶先給我演示了一遍,她摺疊好紅紙,不用在紙上畫圖,她早已熟練到不用畫草稿就能剪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只見紅紙在她的剪刀下不停地轉動,幾分鐘之後,一副喜鵲報春圖就剪好了,真是太精美了。只見一隻喜鵲站立在梅花枝頭,一個大大的春字在整副圖的中央,佈局合理,有些線條只有頭髮絲那麼小,但是奶奶卻沒有剪斷,真是太奇妙了。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跟着奶奶學會剪紙,讓這項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去買東西,在一個茶館前面,奶奶停住了腳步,仔細的聽裏面傳出來的聲音,原來是唱川劇的聲音,奶奶明顯是被川劇聲吸引住了,於是我們就坐在旁邊的石梯上休息一會。

我聽了半天,一句也沒有聽懂裏面在唱什麼,可奶奶卻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跟着哼唱起來。我十分不解,奶奶一輩子沒有上過學,難道還比我這個學生聽得明白?也許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奶奶對我説到:“以前,根本就不像現在這樣每家都有電視看,我們那會兒有個收音機就不錯了,收音機裏面放的大部分就是川劇,這就是我們那時最大的娛樂,以前街上可以看見很多唱戲的,現在都幾乎沒有了,只有一些茶館裏面還有,以後就更難聽見了。”是啊,現代的社會,恐怕很多人寧願打一天的麻將也不願意坐下來聽一天的川劇了,這種民間流傳的傳統文化喜歡的人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各種娛樂活動。

想到這裏,我的心裏一陣的酸楚。既然今天遇上了,我就掏出自己的零花錢,拉着奶奶一起走進茶館,去感受這傳統文化的魅力,並且我打算回到學校後告訴更多的同學,叫他們也一起來看。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這種美德具體表現為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等等。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要繼續傳承這一優良傳統,立志報效祖國,爭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

同學們還記得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嗎?他在少年時,由於他的數學特別棒,父親説要給他找個老師,他覺得一定會給他找個數學家或物理學家,結果父親給他找了個國學老師。這位國學老師給他講了一個暑假,使他眼界大開。後來他多次回憶,説那一個暑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他的薰陶,影響了他的一生。而今天,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與中華傳統美德不和諧的一面。從一些資料上可以看到,在國外的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很多是中國人。東南亞很多地方用中文提示,不要大聲喧譁,不要隨地吐痰,只有中文,沒有英文和日文。這實在是一種恥辱。在國外,很少有人會闖紅燈,而在我國這種現象每天都會出現;在德國,連醉酒的人都會去找垃圾箱,而我們的大街小巷垃圾隨處可見。

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在校園裏,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裏,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文明的小學生。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回首歷史的滾滾長河,不能磨滅的,是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國學文化,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體味到一種寧靜和祥和。無論你是有雄心壯志,遠大理想,還是閒情雅緻,修身養性,都可以從這些國學文化中得到你要的東西。古人聖賢留下了很多的經典,它伴着我成長,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讓人感到了希望;也像嚴冬中的熱火,讓人感到温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涼水,沁人心脾……經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着我,滋潤着我。

先前我是個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業時不緊不慢的,甚至邊做邊玩,媽媽的嘮叨聲和爺爺的教誨聲不絕於耳,成為我學習、做作業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那時的我不但沒有改進,反而覺得非常反感。自從暑假媽媽陪我重温了《論語》、《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誦讀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錯得多麼的厲害。《論語》裏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的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現在我做作業時,剛想偷懶,就會想起《論語》的這句話,馬上收起了玩心,專心做作業,它為我敲響學習的警鐘,時刻縈繞在我耳邊伴我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儘可能的幫媽媽做點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放學後或週末,我主動打掃衞生、洗碗等家務……《三字經》裏不是説過“香九嶺,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嗎!何況媽媽每天晚上抽出時間給我輔導功課,並鼓勵我注意身體和學習兩不誤,媽媽還要上班,雖然累,卻沒有一絲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給予的,難道我不應該孝順他們嗎?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過年的時候貼春聯,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又到了過年的時候了,爸爸沒有像往年一年早早的買回來春聯,等着除夕的時候貼上,而是對我説今年要來個不一樣的春聯。

對此我十分好奇,經過爸爸的解釋我才弄明白,原來爸爸説到: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以前都是買已經寫好的,我們自己卻從來不會寫,要是哪天沒有賣的了,這項傳統文化豈不是要失傳了,於是今年想讓我也參與其中,全家人每人出一幅春聯,再由爺爺提筆寫在紅紙上,這就是今年我們的春聯了。聽了爸爸的話我十分興奮,但是又有點犯難,我出什麼春聯好呢。

我還在冥思苦想的時候,爸爸就已經率先想出了一副,爸爸是農民所以春聯的內容就是關於希望風調雨順的。看着爺爺已經開始寫爸爸的春聯了,我有點着急,這時,媽媽也想好了一副,內容就是希望全家健康幸福之類的。就剩下我了,我想:我是學生,那就出一副關於努力學習之類的吧。我的春聯就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橫批:博學多才,爸媽聽完都説好。

經過今年出春聯的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了春聯所包含的深刻意義,也讓我體會到了參與其中的快樂,為了把這一傳統文化弘揚下去,更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的親身參與。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我國曆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豐富多彩。我最熟悉的是書法。

書法分為正書、草書、隸書、篆書和行書五大類。

正書,也叫"楷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得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等。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像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末。

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不過,作為書法藝術,都保存下來並各自形成眾多的流派,出現了不少名家,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珍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7xwe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