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7篇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族傳統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7篇

民族傳統作文 篇1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中華禮儀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幫”的美譽著稱於世。文明美德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不可缺的少角色。

文明美德對於個人來説,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以前,我總是認為給別人讓座是傻子的行為,認為自己沒有義務給別人讓座。而有一次,我的想法被徹底改變了。“公交車來了!公交車來了!”隨着一陣陣的呼喊聲,我也飛快地擠上了公交車,坐到最後一個座位上。這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正拄着枴杖,行動艱難地爬上公交車,站在我的旁邊,那個老爺爺越站越累,汽車加速時他差點摔倒了。這時,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小妹妹説:“老爺爺,您座我這兒吧!”我感到非常羞愧地説説:“老爺爺,您還是坐我這兒吧!”全車人都望着我們,投來敬佩的目光。老爺爺點點頭,笑着説:“謝謝。”便坐在了我的位置上。我高興極了,比我自己坐在位置上還高興。看來,讓座並不是傻子,而是一種樂於助人的文明美德。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小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民族傳統作文 篇2

陰春三月,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個季節的我們,也特別活潑好動。然而,我們在活潑好動之餘,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的言談舉此, 文明瞭嗎?禮貌了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講文明, 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個校園裏,文明禮貌無處不在。同學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理解, 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文明之花常開放在我們美麗,温馨,綠色的校園裏。但是,在這美好的校園中還存在着 許多不文現象,需要我們改進和昇華 的。

作為一名小學生, 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神聖的使命。如果我們每個人之間都那 和睦相處,事事講文明, 時時 講禮貌,那我們便 能生活在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中, 別人也會因為我們的處處文明禮儀而感到幸福!

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 為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共創一片美好藍天!

民族傳統作文 篇3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稱呼長輩,不可直呼其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聯繫這個社會,可以理解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為人定要懂得明珠暗藏、韜光養晦。簡單的'來説就是做事做人要低調謙虛,尊重別人,不可班門弄斧。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要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地向物主提出請求;假如你不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拿,那便是偷竊了。“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讀着這些朗朗上口再也熟悉不過的《弟子規》,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泱泱中國,這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往今來以“禮儀之邦”聞名的國度,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然而,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生活在快餐文化中的人們也開始漸趨浮躁。傳統美德在逐漸淪喪、人性冷漠在滋生蔓延、禮儀之邦漸行漸遠。中華的傳統美德,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變得一錢不值,道德的淪喪讓人心寒。

20xx春晚中,庾澄慶53歲,李敏鎬27歲,有人説庾澄慶在他面前又矮又醜,是的,但是請不要忘了他們合唱的是庾澄慶的經典《情非得已》。黃渤穿着一身愛馬仕連體褲,沒有穿出模特的味道,被吐槽,但是請不要忘了:他是一個一步步從草根憑實力成就的影帝。Yif的魔術有幾處穿幫,被黑到爆,但是你可否知道,他的旁邊沒有董卿。你們只看到小彩旗的美麗,卻沒看到她4小時背後的付出。你們只看到相聲的無趣,卻沒看到兩位演員在舞台上的堅守。春晚是中國人的晚會,中國人卻不願接受,我們花了大把大把的時間用來各種吐槽,各種尋找穿幫,各種黑,然後洋洋得意,也許等到所有的演員都因為輿論的壓力再也不會參加春晚的時候,我們才會停止。我想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春晚舞台上的任何一位演員,當我們吃着團圓飯,喝着酒,對着電視指指點點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他們沒有和家人團聚,沒有吃上年夜飯,而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個快樂的晚上。尤其是《扶不扶》這個小品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短小的節目,這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號召與呼籲!郝建扮演者結束時的那句“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還扶的起來嗎?”我想着就是最好地對社會不良現象的譴責,這就是最真切地對道德良心的質問!

古代的孝心感天、黃香温席、孔融讓梨,無一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例子。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那麼為什麼就不能做21世紀的“活雷鋒“呢?我們為什麼不繼續傳承這些中國文化,讓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在世界獨霸一方呢?

當良心、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在我們的心靈中永遠紮下根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形成一種有道德的個性。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去繼承、去發揚。這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花齊放吧!

民族傳統作文 篇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經常可以從身邊的同學朋友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無論是書面知識還是優秀品質,都令我受益匪淺。

“發考卷咯!”老班在講台上大吼一聲,全班頓時蠢蠢欲動。望着同學們拿到卷子後“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情景,記憶的閘門一下子就被撞開了,我隨着記憶回到了一年前的一個午後……

同樣是一個酷熱的午後,同樣是老班在發考卷,我滿心歡喜地接過考卷,一個耀眼的“97”映入我的眼簾。我正盤算着晚上回去找媽媽要些什麼獎勵呢,抬眼不經意瞄過她——我的同桌的考卷,一個鮮紅的“98”躍居紙上,她的好朋友在一旁説:“麗,真厲害!考了第一名!”我心中一股無名妒火油然而生,怎麼輸給她了呢?

我心不在焉地坐在座位上看考卷,忽然發現“湊巧”的“湊”字我寫成了三點水,而這竟然逃過了老師的火眼金睛,成了漏網之魚。我有些不知所措,告訴老師無疑是誠信的好表現,可後座的小名考了96.5分,那我豈不是連第二名都保不住了嗎?不説的話又覺得良心上有些過不去。

我不自覺地看了一眼同桌,她正在專心地查看考卷,眉毛微皺。突然“倏“地站了起來,急衝衝地走出教室,我驚訝於她的異常,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過了一會兒,她回來了,身後居然還跟着老師。老師清了清嗓子,説道:“麗麗同學考了98分是我們班的第一名,她面對榮譽非常理智。有一處地方老師粗心改錯了,她很誠實地告訴老師。雖然扣掉了一份,但她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全班掌聲雷鳴,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而我卻羞得無地自容,自己怎麼就做不到她那麼豁達誠實呢?我忐忑不安了做了一個下午……

放學後,我飛奔着跑進教師辦公室……

我成為了第三名,可心裏卻舒坦多了。我想,我今天能邁出這勇敢的第一步,是因為我從麗麗身上學會了誠信的可貴。

這樣的學習令我不斷完善!

民族傳統作文 篇5

寬容是一種雅量,寬容是一種風度,寬容也是一種美德。人間需要寬容,阿薩吉奧利曾説過“若無寬怨,生命將永遠被永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控制”。因此,寬容對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人都應寬容別人,人人也都需要別人的寬容,人世間的事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人都有不足,正如孔子所説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但並不是所有事都可寬容,觸犯了法律,有違原則的事絕對不能寬容,應是當寬則寬,當嚴則嚴。

小忍則成大器。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齊襄公被人殺死,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護衞下,從莒國趕回齊國爭做國君,路上遭到管仲的攔截。管仲一箭射在小白的帶鈎上,小白裝作中箭,悄悄進入齊都,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管仲當時投在公子糾門下,幫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鮑叔牙是管仲的摯友,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久聞管仲的才能超人,竟不顧“一箭之仇”,誠心誠意地委任管仲為相,尊稱他為仲父,放手讓他治理齊國。管仲在齊國實行了許多改革,鼓勵開墾土地,煮鹽,冶鐵,調劑物價,並九合諸候,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面對勝利者,我們要寬容其成功;面對發財者,我們要寬容其富有;面對與自己志趣不同者,我們寬容其差異,我們要寬容別人的才華、能力、機遇和志趣,甚至還要寬容別人的疏狂、偏激、冷漠和孤僻。

我們的世界是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每個人的個性不盡相同,任何人都無法強行將自己的思想觀念、行為規範強加於人,而我們又必須共同在一起生活、學習、交住,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雅量,寬容是一種風度,寬容也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努力去寬容別人吧。

民族傳統作文 篇6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着其最獨特的傳説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説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裏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温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説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午的傳統文化節,所以源遠流長,就説明我例舉的僅僅是個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們才會多姿多彩,這傳統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結晶。

就是靠的這些傳統文化,而就是這些傳統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它們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是智慧,是結晶,是成果,所以它們會源遠流長。

民族傳統作文 篇7

我們的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我就給你們講一講吃粽子,賽龍舟吧!

屈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上了楚王最喜歡的大臣,幾個奸臣看到楚王這麼喜歡他想出一個計策。他們天天都圍在楚王的身邊,説了幾句甜言蜜語就把楚王“迷”得昏天地轉。

楚王聽了奸臣的勸説下,把屈原放回他自己的家鄉。在回鄉的途中,屈原聽説家鄉被敵人滅掉了,百姓生不如死,於是就跳進了汩羅江裏面。

百姓們聽到屈原死了後,急忙划船到汩羅江撈屈原的屍體,百姓們把粽子包好扔進汩羅江裏面,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

屈原跳進汩羅江裏的日子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就傳下來了。一直傳到了現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kzmd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