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彙編5篇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彙編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彙編5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人人都要有一顆文明心,一顆愛心,一顆公德心……。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 ——題記

我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有兩個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瑞士有一個人上廁所,他聽到隔壁衞生間“砰砰”地響,有點納悶。出來後一位女士很着急地問他有沒有看到她的孩子,於是那個人響起了隔壁衞生間的響聲,出於友善,他打開了隔壁衞生間的門,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馬桶,怎麼弄都抽不出水來,急得滿頭大汗,小孩認為上廁所要衝水,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社會公共道德規則。一個孩子都能自覺地按照規則去做,由此可見,瑞士國民的規則意識有多強啊!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我們南門菜市場那兒的一個廁所。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菜市場買一些水果,突然尿急,於是我就到那邊的公共廁所去。剛走到門口,一股臭氣熏天的氣味向我撲來,我真不想走進去上廁所,但我不得不去,因為那裏只有一個廁所,我鼓足勇氣,勇往直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嗖地一聲地跑進去。天哪,裏面簡直比豬圈還要髒一千倍,這哪裏是人上廁所的地方呢?我都不敢呼吸了,哎,還是趕緊上廁所,最後飛一樣地跑了出來,我重重地吸了一口氣,哎,都快把我憋死了,中國人為什麼就不能自願地修抽水馬桶呢?我要告訴市場管理人員,一定要按時修抽水馬桶!二:一個關於英國曆任首相的事情,據説他是農民的兒子,他在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高雅的風度和高尚的品格,比如平時用車的時候,他總是自己開車門,再隨手關上車門,從不擺架子,在與朋友散步的時候,他會隨手關上身後的每一道門,當朋友不解地問他是否有這個必要的時候,他説當然有必要了,你知道嗎,我幾乎一生都在關身後的那扇門,他時刻在為別人着想,人們也將 “一生中都在關身後的那扇門”當成了至理名言!開門關門是我們在幼兒園裏就學會的詞彙,平時在家裏我們習慣了隨手關門,但到了公共場合事不關己的態度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我經常看到有人在餐館吃過飯之後,大搖大擺,頂着個大腹便便的樣子走出來,好像全世界就他最大似的,他不管後面的人,冬天一股寒風吹過來,吹得我瑟瑟發抖,這個人實在是太不象樣了。還有人關門的方式不對,關門時聲音太大,砰的一聲,關上門走了,這聲音實在是太大了,都快把耳膜震破,真可謂震耳欲聾啊!不關餐館的門,這樣的話就會使涼風吹到餐館裏面,使餐館裏面的人受涼生病。

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做小事就是為別人着想,有一顆為別人着想的心,讓我們一起去做好小事吧!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從小事做起,讓美德得以傳承,發揚光大!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中國,一個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神聖土地;中華民族,一個生息繁衍在這神聖的土地上的偉大民族;中華美德,一個偉大民族源遠流長的不朽瑰寶!

這瑰寶,在華夏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沉澱,最終凝結成了今天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

在四大文明古國古老而神祕的文化中,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被中斷的存在,終於匯成了中華傳統美德這一灣淨水。

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行,樹立以德為重的人生觀,繼承先祖們的優良傳統,珍惜祖先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明遺產。

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熱愛這片土地,也傳承和弘揚這片土地上的文明。在生活中,我們誠實守信,樂於助人,積極進取,努力做到自立自強;在家庭中,我們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在學校裏,我們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尊重老師,努力的學習;在社會上,我們愛護環境,遵守秩序,努力建設祖國。我們熱愛我們的民族,也熱愛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要把它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形”與“魂”。我們要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團結奮進,嚴謹求實,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為此,我們就要努力學習,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花盛開得更加豔麗,讓世界為中國驕傲!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前年過年,外公家裏人大團聚,那時我才4年級。我們一家子到了,16歲的小表姨立刻走出來迎接我們:“外甥女好,表姨父表姨母好,表姐表姐夫好!好久不見,好想你們啊。”她過來抱抱我,把我牽了進去。吃飯時間差不多到了,菜其實早已上齊,但小表姨説菜剛剛上完。媽媽對我微微笑了一下,我讀懂了,想:她人真好,為了不讓我們覺得內疚,説了善意的謊言。我為了調整一下氣氛,回了一句:“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趕緊進去吃吧,別耽誤大家時間啊。”

我剛坐下就抓起筷子去夾菜,大家也開吃了。可小表姨還坐在那,我問她為什麼不吃,她説年齡最大的人還沒動筷子,她也不可以動。過了一會兒,年齡最大的人也開吃了,可她的碗裏依然沒有菜。我又問她為什麼,小表姨説,在別人夾菜時,是不能轉轉盤的,要看過了所有人,有沒有夾菜,再判斷該不該夾。“這麼多人,你看過以後,即使開始沒人夾,你看人會耗掉一些時間,不就又有人夾了嗎?這樣很難吃到菜,你不餓嗎?”我對她説。小表姨搖了搖頭:“聽過‘集體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這句話嗎?”我很感動,頓時覺得小表姨多麼值得我學習。

對呀,“集體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我覺得這句話頗有道理。舉個例子來説吧。清朝皇帝腐敗無能的統治,讓老百姓沒得過好日子。清朝時代的全體中國人是集體,老百姓們就是個人。如果集體不好,個人也不會好;如果集體沒有利益,個人也不會有利益。家就是個集體,想要維護家的利益,就要從最基本的開始做:做個有教養的人。

在家裏就該有個樣,素質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不學好,養成不良的習慣,長大怎麼能成為良好公民,更別説有教養的人了。當別人説你沒家教,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從你人品上,行為上思考有什麼不對。別人一旦這麼講,那你不管學習好,對集體多麼熱情,那都沒用了。做有教養的人,是人必須做到的事。如果沒有做到,好聽點講,你沒家教,難聽點講,你就不配做懂道理的中國人。中國人是有傳統美德的,不懂中華美德相當於不懂道理,因為中華美德是從生活中該怎麼做人的道理中提取精華,加深含義而產生的。在懂得中華美德的情況下,光懂得中華美德不夠,要把中華美德發揚光大,就像小表姨教我道理一樣。

有家教就是懂道理,懂道理就是懂美德。讓我們從小開始,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才能“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啊!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文明做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人對待別人不懂禮貌,髒話連篇,不注意個人形象,行為舉止隨心所欲,那麼這個人就不能繼承和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就是一個不講文明的人。

我們濮陽正在開展“弘揚傳統美德,爭做文明市民”活動,那麼怎樣樹立良好形象,爭做文明市民呢?作為濮陽市實驗小學的一名小學生,我嚴格按照“濮陽市民‘十要十不’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

要文明用語不粗俗喧譁

要講究衞生不隨地吐痰

要愛好環境不亂扔雜物

要文明出行不亂穿馬路

要遵章行車不亂闖紅燈

要遵守秩序不亂停亂放

要愛綠護綠不損害公物

要維護市容不亂貼亂畫

要謙和禮讓不擁擠爭搶

要和諧相處不噪音擾民

我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幫助身邊的同學和家長,讓他們也和我一樣當文明人,做文明事。就拿“教育”爸爸媽媽和舅舅文明行車來説吧,自從我在電腦上摘抄下“六大危險駕駛行為”,送給開車上下班的爸爸媽媽和舅舅,他們看後時刻敬醒自己,現在一次也沒有違章記錄,這不僅體現了文明駕駛,還保證了生命安全,真是一舉多得呀!

酒後駕駛

超速行駛

疲勞駕駛

闖紅燈

強行超車

超員/超載

以前走在路上,我經常看到一些不文明的人或行為,他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紙屑,破壞綠化,亂穿馬路、闖紅燈,説髒話、打架罵人等,這些行為如果被外地來我們濮陽出差或旅遊的人看到,對我們濮陽的'影響可想而知,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垃圾滿地、環境嚴重污染的家園裏,我們的心情又該如何?

我們濮陽自從開展“弘揚傳統美德,爭做文明市民”活動後,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正在減少,相反我們樂於助人和自覺維護交通秩序的好人好事越來越多。走在馬路上,你隨處都能看到手拿紅旗、戴着紅帽的“義務交通協查員”,他們正在不辭勞苦地為維護我們濮陽的良好形象、建設我們美麗的家園而奉獻着,服務着。

“文明無小事,關係你我他”。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走文明路、説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爭當一名合格的濮陽市民,為構建和諧、美麗新濮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我家家風中其中的一條——孝。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在我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爸媽就教我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因此,我很早就明白:“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那時候起,每當爸媽叫我掃地、收衣服、遞東西,我都立刻行動,從不拖延或偷懶;當爸媽教導我的時候,我都洗耳恭聽;當我做錯了事,爸媽批評我時,我都虛心接受,從不頂嘴,不讓他們傷心。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記得小時候的一個傍晚,全家人準備吃飯,爺爺還在門前的菜地澆菜,我和弟弟去叫了好幾次,爺爺總是叫我們先吃,別等他。半個小時後,爺爺回來看到家人們都沒吃,一下子愣住了,驚訝地説道:“不是讓你們先吃嗎?”我用稚嫩的聲音回答道:“爸爸媽媽説過,家人沒到齊,不能動筷。”爺爺笑着摸摸我的頭説:“我的大孫子真棒!”此時,全家人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雖然現在我們和爺爺奶奶是分開住的,但是隻要一有時間,爸媽就會帶着我和弟弟回去看爺爺奶奶。媽媽會給二老買菜、買水果和生活用品,給他們煮飯、打掃衞生,奶奶逢人就誇媽媽是個孝順的懂事的好兒媳。我和弟弟會陪着爺爺下棋,逗爺爺開心。而爸爸則陪爺爺拉家常,噓寒問暖。

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要把這優秀的傳統發揚光大。“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只要每個家庭都樹立良好的家風,就會有良好的國風,有了良好的國風,我們才能承載起歷史賦予的使命,逐夢前行,圓夢時代!

標籤: 弘揚 彙編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eyol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