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週記 >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在週記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假日,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作家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 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 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 和快樂 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 ,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 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 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 充滿希望,珍惜 生命 ,讓自己 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2

清明節那天晚上5:00就起牀了,那時我問爸爸怎麼了,爸爸説:”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得早早回老家上墳呀!我聽了後恍然大悟,非常開心。“我們就上路了,到了老家我看見了我的兩個哥哥,和弟弟浩傑,還有三爸等等,那裏有一個規定是女的不許去,所以我的姐姐們都沒有去,我們上了好多墳,到第二個墳時,我還拿着鏟子給墳上添新土。

回到家奶奶讓我去她的院子裏玩呢,那裏草特別的綠,好像綠地毯一樣,我們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覺的睡着了。

下午我們離開了老家又回西安了,下午爸爸和姐姐還有媽媽阿姨帶我們一起去水上樂園玩,到了那裏,人山人海,我們迫不及待的跳進水裏那裏太好玩了!有水上滑梯、水上翹翹板等等,我看的眼花繚亂,我們一直玩到第二天早晨,但我們還是捨不得離開,便又玩了一會水上滑梯,這個滑梯特別好玩比一般的滑梯好玩多了,這個滑梯,是衝下來的時候有水一直通向水裏,玩到中午,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水上樂園,我們又去了秦嶺山,一路上我們看見車非常的多就好像一條條巨龍緩慢地向前行駛,開往秦嶺山的路就好像迷宮一樣七拐八彎,最後終於到了目的地,這裏的山綠油油的而且高聳如雲,還聽見了小河潺潺流水的聲音,姐姐像小猴子一樣跳下去玩水,姐姐一會從刺刺球裏撿毛栗子、一會潑水玩,玩的可開心了。不一會爸爸媽媽叫我們吃飯,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們吃完蛋糕,天已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這裏。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3

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説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裏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裏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説:“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説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清明節的初中週記範文四篇4

每當清明節,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於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因為我從來沒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現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並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裏,洗乾淨,燒熟,切成小段。然後,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覆壓着,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麪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就好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到了,笑着説:“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就好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20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zhouji/wx8w2x.html
專題